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公益慈善家
“土豪”關掉工廠做慈善 變賣家産為工人買房安家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16-06-29  責任編輯: 李艷娜

“土豪”關掉工廠做慈善變賣家産為工人買房安家

  李志龍(左)參加慈善活動。

  如今李志龍醉心慈善。

  在深圳市商業界,李志龍是個“莫名其妙的怪人”,做了件讓大家都大跌眼鏡的事兒——他關掉了自己一手建立的服裝王國,變賣家産為工人買房安家並從此熱衷公益慈善活動和文化事業。他短時間內超過千萬元的慈善捐資,也引起了不少人的質疑。對此,李志龍坦言,“金錢不在於多,只有到了最需要的人手上,才最有價值。”

  從建築工人逆襲為成功商人

  和絕大多數出身寒微,白手起家的溫州企業家一樣,李志龍也是赤手空拳闖天下。小時候由於家裏窮,他初中沒有念完就去工地當學徒工,做了很長時間的建築工人。

  直到1997年,已過而立之年的李志龍覺得自己該幹點有意義的事情了。拿著一筆工地賺來的血汗錢,他去學習髮型設計,很快開了一家髮廊。經過幾年的拼搏,他積攢了人生的第一筆創業本金。2001年,拿著辛苦積攢的5萬元他在溫州開了一個8平方米的服裝零售店,在這裡他賺取人生的第一桶金20萬元。帶著這筆來之不易的創業資金他去了深圳,創建一個後來讓他打開財富之門的時裝品牌。

  熟悉李志龍為人處事的朋友周先生説,他的商業才能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他做服裝品牌直接先去義大利註冊一個品牌女裝,再回深圳生産和行銷,這種模式很快獲得了高消費人士的認同。短時間內,李志龍成為一名成功商人。

  從李志龍旗下DGVI這個已經停止運作的時裝品牌可以看出,李志龍身上烙有典型的溫州商人的印記。這個登記在義大利並由深圳工廠生産,向世界各地的時尚賣場行銷的女裝品牌,給人一種大氣成熟的形象。“將品牌註冊在歐洲,這是市場行銷一種非常有效果的做法。”時裝界的人士説,早年間,只有浙江商人才有這種意識。

  設計、生産、營運、物流整個流程都由李志龍帶領的團隊一手完成。在企業進入良性迴圈的時候,年生産能力達50多萬件/套,公司旗下員工過千人,工廠一直維持20條左右的生産線,旗下品牌加盟店遍佈全國以及國外市場。

  然而,與眾多民營企業家有所不同,李志龍獲得財富之後,並沒有一門心思賺大錢。相反,他常在私下對朋友透露,小時候那麼窮,一路走來都是依託很多人的幫助才有了今天。他常説,錢財不是萬能的,只有到了最需要的人手中,才是最有用的。人生應不斷迎接全新的挑戰,而不是在一個固定的模式中乾著自己並不太喜歡的工作,無論這個工作有多賺錢。否則短暫的人生就失去了意義。

  朋友們一開始並沒將李志龍的話放在心上,直到去年夏天,李志龍開始動起了真格,他將自己打拼十餘年、具備一定規模的服裝公司徹底關閉,同時聲稱要投身公益慈善事業。大家才發現李志龍真的要和以往的生活模式徹底告別。

  關閉工廠後他為工人出資買房

  將經營得有聲有色的服裝公司徹底關停,在李志龍的朋友圈引起了極大震動,幾乎沒有人贊同。他的公司發展健康、盈利能力很強,為何突然關閉?有人甚至認為他遭遇了很大的人生挫折,而更為震驚的是公司的員工,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公司會在這個時候停業。當得知老闆決定中止公司運作時,很多老工人都流下了淚水,其中有不少一開始就追隨他的忠誠者。

  李志龍説,工作太繁雜,嚴重影響了自己的興趣愛好。影響了什麼興趣愛好?李志龍的朋友、在羅湖區政府部門工作的一位人士説,關掉服裝公司既不是經營不善,也不是訂單問題。他説,李志龍這次是要徹底轉型做公益慈善事業了。

  對此,李志龍告訴本報記者,自己雖然是個商人,但最感興趣的還是文化和公益事業,這個與小時候家庭貧困,見多了父老鄉親的艱苦生活有一定的關係。在外面打拼這麼多年,心裏一直在想一個問題“究竟做什麼事情才有意義”,去年,他終於下定決心停下來思考再重新上路。

  對於李志龍公司的員工來説,他們還是難過的。李志龍儘量在經濟方面給予他們補償,資歷較淺的年輕工人,除工資外每個人都領到了一筆滿意的補償金,而部分跟隨他時間長的員工,李志龍都給他們出資買房,有些是按揭,有些是全額購買,具體情況視工齡而定。

  “雖然是我個人的獨資企業,但是公司並沒有幾個我的親戚或者家屬,公司骨幹都是外省員工,他們都是憑藉自己的努力成為我的左膀右臂,因此我對他們儘自己所能給予補償。”李志龍説,工廠關閉後,那些當初跟著一同創業的工人們依然和自己保持著聯繫。

  捐資超過千萬元 他開始與公益慈善組織合作

  關閉公司後,李志龍頻頻出現在各種慈善活動中。朋友周先生回憶,他把興趣放在了深圳外來工子弟學校的免費午餐、偏遠山區貧困兒童的生活費和午餐以及老家孤殘人士的資助等。

  “現在的我,朋友請吃飯和喝酒一般都不去,但有慈善捐助活動,我一定準時赴約。”去年10月份,公益慈善組織“大愛羅湖”推出結對幫扶慈善項目時,之前已經捐出上百萬元善款的李志龍再次認捐幫扶結對。

  “慈善幫扶也不是現在才開始的。實際上,事業有點起色後,我就在量力而行。”李志龍回憶,早年他偶然得知陜西寶雞市一些地方有不少貧困家庭在為孩子們的入學、生活費用而發愁,於是籌集了一筆資金進行直接一對一的幫扶。這項工作持續多年,直到那些貧困家庭條件大幅度改善。後來,得知自己家鄉浙江溫州的一些老人生活困難,行動不便,他立即籌集資金購買了數百台輪椅送到他們的手中。“看著這些有實際需求的困難人士因自己的行動生活得到改善,一種不一樣的成就感在心中油然而生。”李志龍説,正是在前期一點一滴的慈善活動中,激發了他在慈善公益活動中盡力而為的想法。

  不過,李志龍在實際慈善行為中發現,無論自己如何努力,僅靠一己之力始終是杯水車薪,慈善救濟行為最終還是要發揮團隊、組織和大眾的力量。因此,在有關人士的建議下,他開始改變戰略,加強與公益慈善組織合作。

  至於在慈善方面一共付出了多少愛心,在記者再三詢問下,他透露金額大約有過千萬元。不過他認為,自己付出多少並不是非常重要,關鍵是要發揮企業家的影響力。

  公益慈善他有新思路

  不過,李志龍也坦言,自己的精力和財力總是有限度的,他逐漸感受到,僅憑一己之力,有很多想法都難以實現,有很多項目也無法持續。這種情形讓他不得不開始思考,公益慈善的走向應該變換模式才行。

  一些友人的建議讓他逐漸開朗,公益慈善的最好模式還是要建立長期有資源輸送的管道效應,而不能夠僅僅憑藉一腔熱情和單打獨鬥,“一個人的精力總是有限,資産也總有用完的一天。”

  去年下半年,深圳當地大力推進舊城改造,政府大力發動企業進行舊廠房、舊市場等落後場所的功能升級,以此提升産業轉型的進程。而李志龍自從去年關閉公司之後,原有的廠房、辦公樓一直閒置,由於招工困難,想要轉租給別人開工廠並不容易。

  於是,根據友人和自己的思路,他將工廠大樓改建為一個具備公益慈善、文化活動條件的綜合性場所,以象徵性的低價出租模式吸引那些文化機構、非營利性機構進來創業、辦公、從事文化活動,動員更多企業加入慈善。

  “工廠不做了,我一想到如果轉租出去也收不了幾個錢,乾脆自己將其改造之後,通過一定的商業模式,將其打造為具有公益性質的文化場所,這樣不就解決了我勢單力薄、無場地、無人手單打獨鬥的問題?”説幹就幹,他請來設計師重新定位和規劃,將自己原有的工廠廠房和辦公樓改造為一個集文化創業、影視創意、公益創投等綜合性基地。“來這裡的機構只需承擔基本物業管理費和水電費,每平方米30元。這在羅湖區,就相當於免費提供,我看中的是以後能夠在文化、公益、慈善方面的號召力、活動空間。”他認為,有了這個基地,自己就有了更多推廣公益事業的舞臺。

  就像當初關閉公司,自然有很多人不理解李志龍的行為和理念,甚至有些人質疑他利用文化概念炒作自己知名度。對此,李志龍表示自己心中有數。“不怕別人不理解,就怕自己堅持不下去”,李志龍透露説,2008年開始至今長期的扶貧、助學、救災,社會也給了他意想不到的榮譽,在他的辦公室放著長長的一排證書:深圳市最具影響力慈善公益企業家稱號、寶雞市“愛心助學,善行天下”稱號、羅湖區政府大愛羅湖慈善會結對幫扶愛心企業、深圳市羅湖區慈善會副會長單位……

  對話李志龍

  記者:原來的公司關了,也就意味著失去了資金來源,公益慈善也需要資金,你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李志龍:是的,缺少資金公益慈善就難以進行。但是與資金相比,更為重要的是吸引到足夠的群體、機構來參與、創建項目,這就是我從頭開始的原因。  

  記者:在這麼多年的公益慈善行動中,有沒有遭遇過挫折?畢竟從事公益和經商是兩回事。

  李志龍:如果説挫折,可能就是有些人會利用我們的慈善之心撈取好處,比如我改造這個舊工廠時,一些施工單位以次充好,拼命撈取金錢,還有我想請自己中意的著名導演來商談影視文化的項目時,遭到一些中間機構再三算計,一日之內三次變換計劃,讓我覺得頗為坎坷。 

  記者:不關閉工廠,直接一邊經商,一邊參與公益行善不是更簡便?

  李志龍:僅僅依靠自己一個人做慈善力量單薄,況且一個小企業能夠做到什麼程度?這麼多年,我覺得還是要打造一個更加強大的平臺,時間一長效果將會更好。所以我打造了一個文化基地,它作為一個公益文化項目,不但可以直接産出,也可以吸引製造業等企業的資金進來運作。  

  記者:現在看來,這個思路正確嗎?

  李志龍:思路毫無疑問是正確的。我現在是羅湖區慈善會副會長,有關領導也挺支援這個項目。

    來源:廣州日報

國家機關 | 駐外機構 | 社會團體 | 新聞網站 | 媒體網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網站 | 地方網盟 | 友情連結 | 黃金鏈 全部>>
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12321垃圾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