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之外,精神上不能貧瘠” 關祥祖的公益之路 |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16-06-08 責任編輯: 李艷娜 |
|
“有人説善的種子播下時,需要有源源不斷的能量去澆灌它才會讓這株幼苗長得枝肥葉茂。我做善事,不為名不為利,只是為了感恩社會。”68歲的關祥祖説:“我出生在雲南祿勸縣則黑鄉萬德村委會,那裏到現在都是國家級的貧困縣,我雖然離開家鄉已有五十餘年,但我懷念那裏的山,那裏的水,那裏的鄉親和質樸的鄉情。因為是那裏的土地養育了我。” “我要走出家鄉的溝溝坎坎” 6月初,全媒體記者團走進祿勸萬古莫村小組,一路上不知翻了多少山頭,開車經過在萬丈懸崖上修出的路時,大家都有點提心吊膽。 在這個距離祿勸縣城130多公里,連導航都定位不清的萬德村萬古莫村小組,關祥祖出資1210萬元,為則黑鄉萬德村委會萬古莫村42戶村民建蓋別墅。20棟40戶嶄新、洋氣的別墅落成。看著新房子,關祥祖感慨萬分:“我的家鄉很貧窮,但是這裡的一切都讓我成長。沒有家鄉的培養,我也不會有今天的成就。” 據了解,關祥祖第二批建蓋送給村民的44套別墅即將竣工,“村民滿意我才會付款。”關祥祖説。 “62年時我打著赤腳去縣城讀書,當時身無分文,只有脊背上的一袋炒麵,晚上就睡在馬槽裏。吃飯只能保證中午一頓,好心的食堂師傅經常會給我點米湯,就著米湯泡飯過一天。週末去背沙賺學費,12小時背得一立方沙,可以掙5塊錢,一週的生活費全靠這5塊錢。”關祥祖説:“但我必須走出大山,走出家鄉的溝溝坎坎。” 被村民稱為“扶貧英雄” “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就是善,就是孝。一個人好了不算好,大家共同富裕,那才是真的幸福。”兒時的苦難讓關祥祖學會堅強,發家致富後,1993年,關祥祖參與創辦雲南省新興職業學院並擔任院長。這些年來,關祥祖靠著一己之力,從1996年伊始,20餘年期間,他做了三件影響了家鄉萬德村的事:蓋別墅送村民、修繕學校、鋪路建橋。由於一直致力於改變家鄉的落後面貌,關祥祖被村民稱為“扶貧英雄”。 出資百萬資助小學 “教育改變了我的命運。”在關祥祖的心裏,能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對於培育下一代人才非常重要。每年,關祥祖都會回家鄉看看,1996年,他出資幫助萬德小學修建了一座水泥橋,用賣掉自己住房名額的8萬元修建萬德小學門口的籃球場、粉刷學校墻壁。2000年,將所獲“雲南省政府有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稱號的5000元獎金全數捐給萬德小學用於購置課桌椅等教學設備。 2016年3月,關祥祖對祿勸縣則黑中、小學教育調研後,出資100萬元,為則黑中心小學建設一個可容納1000多人的多功能報告廳,建成後可供則黑鄉中、小學生共用。 “在物質之外,精神上不能貧瘠” 2013年,關祥祖出資100余萬元擴路築橋,經過近一年的施工,連接到撒則公路的3.8公里水泥硬化路通車了。同時,出資打通萬德村委會17個村組的通村道路,修起5座村民橋梁。如今的萬德村,家家門前有公路、戶戶門前可乘車,已成為則黑鄉最為通達便利的村委會之一,2700多名村民因此受益。 “經濟扶貧是有限的,在物質之外,精神上不能貧瘠。”關祥祖介紹,他帶領村民進行技術扶貧,無償幫助村民培訓做腌菜、養雞的技術,讓村民有一技之長。並開設德育課,希望村民在安居樂業之外不忘中華傳統美德,其樂融融,親鄰和睦。 父親是兒子最好的榜樣,如今,關祥祖的兒子在緬甸收容了一批孤兒,教給他們生存技能技術,讓他們在社會上憑一己之力可以生活得很好。 父子倆繼續在公益之路上默默前行。 來源:雲南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