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關注民生
無障礙設施建設亟待升級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16-05-04  責任編輯: 李艷娜

    據統計,在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數量已超過2億人,約佔全國總人口的15.5%,殘障者約有8500萬人。無障礙出行,是老年人和殘疾人最具體,也是最現實的訴求之一,是他們走出家門參與社會生活的必要條件,無障礙設施的建設已成為社會服務升級發展面臨的重要課題。

    感受美好生活

    以湖北省咸寧市為例,曾榮獲“全國無障礙建設市”稱號。全市17.1萬名殘疾人走出家門時,再也不用擔心:盲人出門,盲道是否能提供幫助?肢殘人去公共場所,輪椅能否暢行無阻?聽力障礙者過馬路,能否順利通過十字路口?

    對咸寧的盲人按摩師胡貞懿來説,雖然眼睛看不見,但從鹹安區高橋鎮來到城區幸福路,經營自己的按摩店,並沒有不方便的感覺。

    一大早,胡貞懿從高橋鎮家裏出發,上了6路公交車,坐在一個女孩讓給他的殘疾人座椅上。到站下車後,胡貞懿熟練地使用拐杖,沿著盲道走到按摩店,打開店舖門開始營業。“現在生活越來越方便了,非常開心。”一路上齊全的無障礙設施,好心人的幫助,讓胡貞懿感受著生活的美好。

    家住禦龍花園的李大爺有著同樣的感受,雖然兩年前中風下半身癱瘓坐上了輪椅,但生活品質卻並沒有下降多少。沿著十六潭公園綠道,李大爺由老伴推著,去十六潭公園賞花間春色。道路平坦,沒過多久,兩人來到公園,李大爺內急,老伴將他推到無障礙衛生間門口,李大爺很快就自己解決了。

    看著美景、聞著花香,李大爺笑著説:“剛開始坐輪椅時總覺得寸步難行,沒想到現在各種無障礙設施這麼齊全,出門很方便。”

    “‘十二五’期間,咸寧市新建盲道30公里,全市公交車每輛設置2個殘疾人座椅;全市無障礙設施的項目所佔比例達13.6%;各類醫院、居民小區、加油站等公共建築都建有無障礙設施,完好率達100%。”咸寧市殘聯宣文科科長柯玲玲在接受《慈善公益報》記者電話採訪時説。她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認為做好無障礙環境建設,更有利於殘疾人接受教育、實現就業,展示自身價值奉獻社會。

    “無障礙建設是完善城市功能不可或缺的一個基本元素,能夠提供行動方便和安全的空間,創造一個“平等、參與”的環境,保障殘疾人、老年人、傷病人及有特殊需求的人參與社會生活的權益。”湖北科技學院教授佘翠華認為。

    須有長遠眼光

    “我沒辦法坐公交車,因為我不知道來的是多少路,也不知道它具體停在什麼地方。”張冉是一位盲人門球運動員,同時也是北京市特殊教育學院的學生。

    提到無障礙設施建設,多年教授聾兒的北京市東城區特殊教育學校劉老師對《慈善公益報》記者説:“這幾年城市建設是改進了不少,地鐵、公交上都有明顯的報站提示,但是我們的學生有時也會遇到報站提示關閉的情況,學生坐過或坐錯了站就會很著急。如果有形象化的文字、圖片或動畫提示,他們就會更方便,也會更安全。”

    “我曾經去過北京地鐵北土城站體驗無障礙,結果,站內是很高的臺階,並沒有適合殘疾人通行的通道,我是被抬下去的。可以設想,如果殘疾人獨自出行,不可能進入地鐵站。我發現這種情況不是特例,現有地鐵無障礙通道的建設還是很滯後的。”作為中國殘聯主席,張海迪對無障礙設施極為關注。

    對此,住建部標準定額司司長劉燦向《慈善公益報》記者坦言,“我國無障礙設施建設雖取得一定成就,但還存在覆蓋面不全、功能不完善,已建成設施配套性、系統性不夠,管理維護不到位等問題。使用中損毀、擠佔無障礙設施等情況也不同程度存在。”

    無障礙設施“沒法用”,不僅是殘障人士也是2億多老年人的現實焦慮。家在北京朝陽區的市民霍先生説,我們可以用輪椅推媽媽玩遍新加坡,但在北京,很多步道根本用不了輪椅,因為推到頭就是馬路牙子,即使有個坡也是歪歪扭扭,輪椅推不動。

    中國殘聯主席張海迪指出:“無障礙環境建設是為包括殘疾人在內的一切需要它的社會成員平等參與社會、實現融合發展的重要舉措。無障礙不僅僅是一個臺階、一條盲道,而應該是一項充滿人性關懷的工作。無障礙設施一定要有長遠的目光,要有‘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情懷。發展無障礙實際上是消除歧視,是尊重生命、維護權利和擁有尊嚴的充分體現。”

    來源:慈善公益報

國家機關 | 駐外機構 | 社會團體 | 新聞網站 | 媒體網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網站 | 地方網盟 | 友情連結 | 黃金鏈 全部>>
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12321垃圾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