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關注民生
大病救助 拒絕因病致貧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16-03-17  責任編輯: 李艷娜

  北京市順義區馬坡鎮西豐樂村的張女士被確診患上腎惡性腫瘤,個人支付的醫療費已達20余萬元。去年11月,順義區民政局按照當地有關大病救助政策,經過入戶核實,將其納入大病救助範圍。

  近年來,北京市逐步建立起包括資助參保參合、醫藥費用減免、門診救助、住院救助和重大疾病救助等在內的全方位、多層次的醫療救助體系,並且取消醫療救助起付線,實現城鄉居民統一救助標準。在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同時,緩解了他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實際難題。不僅在北京,全國各地也在加大大病救助力度,為患有大病的家庭及時送去救命錢。

  “惠民大餐”覆蓋多廣?

  重大疾病威脅群眾正常生産生活,有時甚至病倒一人就塌下一家。

  去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民政部等五部門《關於進一步完善醫療救助制度全面開展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工作的意見》,部署全面開展大病救助工作。據民政部社會救助司有關負責同志介紹,為確保中央決策落實到貧困群眾身上,2015年6月,民政部配合財政部下達中央財政醫療救助補助資金141億元,並於10月下旬提前下達2016年第一批補助資金預算指標99.4億元,其中,92%的資金投向了中西部省份。民政部還會同十余個部門開展了社會救助專項治理。截至目前,我國已有25個省區市出臺了貫徹實施《意見》的配套文件。

  各地普遍合併實施城鄉分立的醫療救助制度,在政策目標、資源配置、對象範圍、救助標準、救助方式、救助程式等方面做到城鄉統一規範。低保對象和特困供養人員是醫療救助的重點對象,各地通過簡化救助程式,提高救助水準,給予重點保障。各地還通過向定點醫療機構預付救助資金、鼓勵減免住院押金等方式,為醫療救助對象及時得到醫治開闢“綠色通道”。

  “雪中送炭”如何“送”?

  在醫療救助政策設計和救助程式方面,各地也進行了規範和創新。

  “此前,我區民政局已制定了非低保低收入對象醫療救助政策,大病家庭醫療費在扣除醫保、新農合以及補充醫療保險等後,個人負擔部分按一定比例進行二次報銷。2012年,區民政局共救助948人,救助金額801.58萬元。”北京市房山區民政局副局長楊勇告訴記者,2015年,全區共救助1297人,救助金額1000萬元。

  廣東省清遠市清新區山塘鎮村民柳盛潮對此感受頗深,2014年他從家中樓頂跌落造成重傷,為治病耗盡了所有積蓄。他向“大病關愛基金”辦公室申請救助,收到了8萬多元的救助金。2014年,為更好解決廣大群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清新區成立了廣東省首個“大病關愛基金”,通過舉行募捐活動和區財政補貼部分的形式來籌集啟動資金。

  救助政策如何完善?

  從制度層面完善大病救助政策,切實發揮政府托底功能,已經迫在眉睫。

  “從總體上看,醫療救助效能還有待提高,特別是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水準與困難群眾的實際需求之間仍然存在著較大差距,托底保障能力明顯不足。”國家衛生計生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醫療保障研究室副主任顧雪非説。

  民政部社會救助司有關負責人表示,破解好困難群眾大病保障難題,防範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發生,一方面要準確把握醫療救助制度定位,積極拓展對象範圍,依據家庭困難程度、醫療費用支出等科學確定救助水準。

  另一方面,要加強相關制度有效銜接,配合有關部門研究制定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向困難群眾傾斜的政策措施,推進相關制度資訊管理平臺互聯互享,實現“一站式”資訊交換和即時結算。加強與城鄉低保、臨時救助等社會救助的制度轉介,綜合運用多項救助政策,提升對困難群眾的救助水準,保障困難群眾的基本醫療需求。同時,推動落實社會力量參與醫療救助應當享受的財政補貼、稅收優惠和費用減免等政策,鼓勵支援公益慈善組織通過設立專項基金等形式,開展針對特定重大疾病病種的專項救助。

    來源:人民網

國家機關 | 駐外機構 | 社會團體 | 新聞網站 | 媒體網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網站 | 地方網盟 | 友情連結 | 黃金鏈 全部>>
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12321垃圾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