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美麗中國
貴州:打好脫貧攻堅戰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16-03-14  責任編輯: 李艷娜

  美麗多彩貴州,逐夢同步小康。“十二五”期間,貴州全省減少656萬貧困人口,農村貧困發生率預計從33.4%下降到14.3%,累計35個貧困縣744個貧困鄉(鎮)“減貧摘帽”……扶貧攻堅成效顯著、成績喜人。

  距離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還有近5年時間,貴州仍是全國扶貧的主戰場,脫貧任務艱巨而繁重,平均每年要減貧100萬人。時間緊迫,面對倒計時,貴州舉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堅決打贏科學治貧、精準扶貧、有效脫貧這場攻堅戰。

  瞄準靶心識真貧

  “過去扶貧,我們是‘撒胡椒面’,管不了大用,好歹能對付個‘公平’。”威寧縣迤那鎮幹部楊光明説,扶貧進入新階段,思路辦法都得變。

  迤那求變,“逼”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精準扶貧“四看”法。一看房,二看糧,三看勞動力強不強,四看家中有沒有讀書郎。“四看”,科學定位真正的貧困,直切扶貧工作的關鍵——幫,要幫到最需要的人;扶,要扶到最關鍵的點。通過此辦法,全鎮從9500戶農戶中精確識別出1610戶貧困戶共5533人。

  隨著“四看”法在全省全面推廣,脫貧攻堅戰從目標不準的“漫灌”扶貧,轉入更加有的放矢的“滴灌”階段。實施精準扶貧,首先要摸清貧困人口數量和情況。建檔立卡,被列為去年貴州扶貧工作的“一號工程”。目前為止,共識別出一、二、三類貧困村9000個。

  摸清底子是手段,在此基礎上確定幫扶措施、開對“藥方子”、引導農戶脫貧致富才是目的。

  “民情資訊管理”系統顯示,玉屏縣新店鄉老寨村貧困戶黃國遷一家5口人,每人平均年收入僅為2500元,而他本人發展願望是種植蔬菜。“鄉黨委政府利用國家扶貧政策給我貼息貸款3萬元並補貼6000元發展了3個蔬菜大棚,一年下來預計純收入就有3萬多元,今年能夠順利脫貧。”黃國遷説。

  産業聯結扶真貧

  精準扶貧的核心是産業扶貧,在脫貧攻堅工作中,貴州將産業發展與老百姓需求相結合,從“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

  2010年2月,還在深圳打工的劉祖瑞得知國家出臺大力鼓勵支援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的政策後,回到家鄉,立志帶領家鄉群眾走上致富路。通過實地考察和深入調研,結合當地的氣候、土壤、水源、交通等因素,劉祖瑞思考再三,決定種植大棚蔬菜。在當地黨委、政府的支援下,流轉土地50畝,積極申報大碑村“人口福利生育關懷基金”大棚蔬菜項目,投入資金40萬元,搭建了10個蔬菜大棚,成立了大碑村蔬菜種植基地。2013年3月,以“發展本地迴圈生態農業種植”為定位,貞豐縣眾好生態蔬菜農民專業合作社孕育而生。

  合作社固定長期就業人員43人(其中計生戶10人),惠及計生“兩戶”及計生困難家庭40戶。截至2015年底,通過劉祖瑞的輻射帶動作用,合作社社員由最初成立時的5人發展到現在的183人,帶動周邊100余戶村民種植蔬菜2000余畝,年每人平均收入都在8000元以上。同時,還出資為農戶修建機耕便道1500余米。

  易地搬遷真脫貧

  2015年2月16日,馬上就要到除夕,畢節市百里杜鵑管理區石牛村生態移民新村居民李澤文仍然忙著裝修新居。“離杜鵑花開時間不到一月了,得趕緊把房屋裝修出來迎客。”李澤文夫婦邊忙活邊與記者交談。

  李澤文一家是石牛村的生態移民安置戶,過去靠務農為生。搬進剛建好的生態移民安置點共280平方米的小洋房後,看著百里杜鵑管理區正在安置點前修大型停車場的商機,李澤文於是轉型搞旅遊服務業,將三四樓用於開旅館,一樓搞餐飲,只留二樓自家居住。

  這只是貴州60多萬已搬遷移民的一個縮影。為從根本上解決深山區、生態脆弱區的貧困問題,貴州省創新扶貧開發思路,從2012年5月起,擬籌資1600億元,用9年時間將200多萬貧困人口搬出大山,拔掉“窮根”。

  據貴州省水庫和生態移民局統計數據,截至“十二五”末,貴州省累計實施搬遷62萬人,共建設668個安置點。而根據規劃,未來五年,貴州將堅持以自然村整體搬遷為重點,以貧困程度最深的村寨為優先搬遷對象,依託中小城市、小城鎮、産業園區,進一步加大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實施力度,完善移民安置點配套設施和移民就業創業培訓等後續扶持政策,確保搬遷對象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貴州按照精準脫貧的要求,採取超常規舉措,確保完成今年搬遷任務,堅決打贏易地扶貧搬遷“第一仗”,並要求在精準上下足功夫,挂圖作戰、掛牌督辦、逐一銷號,堅決打贏易地扶貧搬遷關鍵一仗。

    來源:人民日報

國家機關 | 駐外機構 | 社會團體 | 新聞網站 | 媒體網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網站 | 地方網盟 | 友情連結 | 黃金鏈 全部>>
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12321垃圾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