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愛心藝術家
江一燕:愛上農村孩子王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15-12-10  責任編輯: 李艷娜

江一燕和孩子們一起遊戲

    “做公益,可以發現江一燕更多的可能性”

    十四歲離家北上,江一燕在演藝圈一直是個獨特的存在。當其他演員忙著拍戲、參加商業活動時,她寫歌、演話劇、寫作、旅行、攝影。在澳大利亞遊學時,曾有一個很重要的角色機會,經紀人苦口婆心寫了一封長信勸她考慮,她也不為所動。

    她自詡“江小爬”,粉絲和志願者也被稱為“爬行團”,“就像我做的事情、走的路一樣,一點一滴,慢慢的,小小的,但它是可以深入人心的。”

    2015年9月11日,江一燕LOVE公益攝影展在北京798開幕,她的攝影作品以單幅最低5000元人民幣公開拍賣,最高一幅賣出20萬。圈中好友黃渤高價買下兩幅作品,爾冬升的妻子羅曉文也花3萬多買下一幅作品,這些收入將全部用於巴馬的支教。

    江一燕的鏡頭中,有火山,有極地,也有非洲大草原上的獅子、長頸鹿和斑馬。2011年,她結束肯亞納庫魯湖的拍攝返程時,在飛機上瞥見一大群火烈鳥飛成一個大大的心型,隨手拍下那一瞬,這幅作品後來入選了《美國國家地理》。

    江一燕認為攝影更多的是“表達自我”。每張照片表達的都是她當下的一種心境,“大部分時候我看到跟愛、跟美好有關的畫面,這是我心裏的一個憧憬和詮釋。”而做公益,則是一個“尋找自我的過程”,“可以發現江一燕更多的可能性,會知道愛的重要意義,會知道你的價值何在,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早年間山裏的孩子們並不知道江一燕是明星,他們連電影也沒看過。2011年11月,正值第六屆華語青年影像論壇舉行,江一燕被評為新銳女演員大獎。她沒有出現在領獎現場,而是想辦法從巴馬縣城弄來一台放映機,在露天給孩子和村民們放電影。

    相比于獎項,江一燕喜歡這個“可愛”的時刻,“孩子們神奇壞了,小江老師怎麼會在螢幕裏?怎麼可能,她怎麼會變成另外一個人?”

    江一燕熱愛演戲,卻不想當明星,不喜歡被裹挾在演戲以外複雜的人際關係裏。她曾動念離開娛樂圈。在德國柏林,她看到一個雕塑的小人要從高空墜落,但又不甘心。他的手抓著一根橫桿,做著最後的努力,就像自己內心的寫照。陳道明曾開導她,在這個圈子裏,平衡是一種能力,既然身處其中,就不能只有自我。

    在《我們無處安放的青春》一劇中,江一燕飾演陳道明的女兒“周蒙”,並憑藉此角色走紅。但此後她沒有再接同類角色,而是想嘗試更多可能,她願意是《南京!南京!》裏的妓女小江,是《四大名捕》裏的女俠姬瑤花,是《消失的兇手》裏的女殺人犯。經由打磨一個個角色,她慢慢把糾結放在一邊,只關注自己最在乎的部分,“通過角色,體驗了不同人生,也審視和改變著自己。”

    “從一個人做事,到不斷有專業的人加入”

    2013年,江一燕自掏腰包100萬,在巴馬設立了助學教育基金。基金的運作方式是,將100萬資金固定存入中國農業銀行巴馬支行,每年的利息加上通過江一燕個人官方網站義賣等方式籌措的資金,資助巴馬縣境內品學兼優、家庭困難的學子。

    江一燕的義賣網站上,出售她平時不穿的小禮服、物件,圈中好友也紛紛支援。攝影展現場,展示的明星義賣物品包括陳道明的高爾夫球帽、孫儷拍戲時戴的帽子、周迅的chanel墨鏡,還有胡彥斌的搖滾挂飾等。

    周迅常常寄給她滿滿一大箱物品,還問夠不夠。2014年冬天,周迅私人物品義賣所得,經她和江一燕商量,給長洞小學的全體學生做了一身夾棉的厚校服。

    很多朋友常表示希望跟江一燕一起去支教。實際上,從一開始自己帶著助理去廣西,到慢慢有了支教“爬行團”,江一燕對志願者的選擇非常嚴格,每一個支教老師的簡歷、郵件她都親自查看,有的還通過網路面試。

    很多志願者在當地堅守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爬行團”有著印有自己logo的T恤和背包,後來江一燕發現很多穿著“爬行者”T恤的志願者出現在四川、西藏等地,“有人會默默地買你的書包,到某一個地方去支教了,代表你,但不一定跟你講。”

    2015年,以志願者心態做公益的江一燕,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畢節留守兒童自殺事件發生後,尤為關注兒童心理成長的她,決定啟動“遠端支教計劃”。

    “學生也需要跟他們有心靈溝通的人,其實他們願意相信老師。”江一燕考慮建立遠端支教系統的初衷,是“讓孩子們想找到説話的人的時候,可以隨時找到這些老師。也許一句鼓勵,就能帶給孩子們改變。”

    為了這一計劃,她成立了一個小團隊,認真寫項目計劃書,考慮資金預算和操作細節,“先在一所學校建立一個示範,等建成之後,再推廣到其他學校。”

     1   2   3    


國家機關 | 駐外機構 | 社會團體 | 新聞網站 | 媒體網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網站 | 地方網盟 | 友情連結 | 黃金鏈 全部>>
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12321垃圾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