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招募“童伴媽媽” 能否破解留守兒童之困? |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15-10-30 責任編輯: 李艷娜 |
|
“童伴媽媽”可及時發現問題 一名“童伴媽媽”能夠解決一個村的留守兒童的問題嗎?對此,問會芳解釋説,“童伴媽媽”主要不是根本解決留守兒童問題,一些留守兒童的問題涉及心理問題、自我保護意識缺乏和情感呵護缺位等複雜因素,“童伴媽媽”沒有能力解決這些問題,他們的職責是發現這些問題,向鄉鎮縣一級的管理部門彙報,尋求解決辦法,並以此希望對制定相關政策有推動作用。 問會芳説,“童伴媽媽”旨在彌補留守兒童的親情缺失。對一些生理和心理都在發育的留守兒童來説,“童伴媽媽”常去看看他們,陪他們聊聊天,能給他們一些情感上的呵護。 專家: 國家監護體系需完善 不管是兒童福利主任還是童伴媽媽,他們的出現能夠解決目前留守兒童的問題嗎?教育專家熊丙奇在接受北青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農村留守兒童的核心問題是監護人缺失的問題。 熊丙奇表示,一般父母出去打工了,孩子們通常會有三種委託監管方式:一是委託給爺爺奶奶照顧,老一輩照顧他們的生活可以,但兼顧不了孩子的學習和思想成長;二是交給孩子們的親戚,比如叔叔阿姨照顧,但這種情感會有一定的疏遠感,會讓孩子有“寄人籬下”的感覺;三是留守兒童入住寄宿制學校,自己照顧自己。“這些監管都有缺陷,極端情況下會使得孩子們的人格和身心發展不健全,由此帶來一些社會問題,”熊丙奇補充説。 熊丙奇告訴北青報記者,目前出現的兒童福利主任或是童伴媽媽,主要是依託基層社區組織和志願者的力量進行監管,對孩子們的情感呵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但這種一對多和父母與孩子之間那種一對一的監護是有區別的。” 熊丙奇表示,要解決留守兒童的問題,從根本上來説,需要國家完善監護體系,讓父母外出後能夠將孩子委託給符合法律要求的監護人。 對話 留守兒童“媽媽”:常走訪能讓孩子知道有人關心 北青報:目前村裏大約有多少留守兒童? 鄭榮(山西留守兒童媽媽):我是山西省聞喜縣裴社鄉大澤村的兒童福利主任,我本人也是大澤小學的教導主任,教小學六年級的數學。接手工作後,我摸底發現村裏有300多個孩子,其中有90多名是留守兒童。 北青報:您什麼時候開始成為留守兒童的監管負責人? 鄭榮:2014年暑假,在我們村開始試點這個監管項目,我們學校的校長找到我,希望我能擔任我們村的兒童福利主任。因為考慮到自己的本職工作也會接觸到這些孩子,所以我就接下了這項工作。 北青報:您如何開展監管孩子們的工作? 鄭榮:最基本的是了解這些兒童的家庭情況,對於一些情況特殊的留守兒童家庭,比如貧困的、有疾病的,我會幫助他們申請一些救助。而對於那些因為父母不在身邊,性格有些內向的,我會不定期的去走訪他們的家庭,跟孩子多溝通,陪陪他們。 北青報:這些留守兒童身上是否有一些普遍的問題? 鄭榮:在一些留守兒童家庭裏,父母出去打工了,由爺爺奶奶帶孩子,他們只能説照顧孩子的生活,對於孩子學習輔導不了。寒暑假裏,我都會給本村的留守兒童們開補習班,輔導他們寫作業。今年暑假,我給村裏30多個要上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們開設了拼音補習班,希望他們上小學的時候不比城鎮裏的孩子落後太多。 還有一些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們,不願意聽爺爺奶奶的話,甚至有些叛逆,基本上我都會幫著家長們勸勸孩子們,我教書12年了,這些孩子大多都是我教過的,我的話,他們還是能聽進去一些的。 北青報:寒暑假除了給留守兒童輔導作業還會開展哪些活動,這些活動對留守兒童們有什麼幫助? 鄭榮:留守兒童事件發生在寒暑假裏的比較多,因為這一期間學校管理不到這些孩子,所以寒暑假裏通過我們當地誌願者的一些幫助,我們會給孩子們開展畫畫、唱歌和舞蹈的一些教學,既豐富他們的生活,也能一定程度上降低他們的發生問題的幾率。 北青報:您覺得自己的監管能夠彌補父母親的情感缺位嗎? 鄭榮:對於外地的留守兒童的父母親,我們之間都建立微信群保持聯繫,這樣孩子們想父母親的時候,我可以讓孩子們通過我的手機和他們的父母視頻聊天。 但父母的情感一定是別人替代不了的,不過我常去走訪這些家庭,能讓他們知道有人在關心他們,有了生活上的問題我能幫著他們解決,這也能對他們心理上有一些鼓勵作用。 北青報:您覺得這項工作對您産生了什麼影響? 鄭榮:我是小學老師,本來工作的內容裏就會涉及到了解孩子們的家庭情況,而家庭環境會影響孩子們的成績,有的時候我通過孩子們的成績變化也能夠察覺到他們家裏的變化情況,所以對我來説這項兼職工作和我的教學工作是相輔相成的。 北青報:這個工作對您的家庭生活有什麼影響? 鄭榮:這個工作讓我覺得充實,家人也很支援我,我自己的兒子10歲,他經常陪我走訪這些留守兒童家庭,那些孩子很多是他的同學,一些細節情況我甚至都要從他那裏了解。 來源:北京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