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用好政策組合拳打贏精準扶貧攻堅戰 |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15-10-26 責任編輯: 李艷娜 |
|
2013年,廣東省新一輪扶貧“雙到”開發啟動。兩年多來,廣東省依託大數據系統實施精細管理、動態監測、精確瞄準、精準扶貧,同時注重用發展的辦法解決貧困問題,推動粵東西北地區加快發展。 如今,新一輪“雙到”扶貧即將接近尾聲,既定目標是否能夠實現,積累了哪些好經驗?下一步廣東省將如何推進精準扶貧攻堅? 近日,筆者採訪了廣東省扶貧辦副主任李冠強,佛山市委常委、佛山對口幫扶雲浮指揮部總指揮許國,中國扶貧發展中心專家、華中師範大學減貧與發展研究院院長陸漢文。 繼續推進精準扶貧,用發展解決貧困問題 筆者:目前廣東省三年扶貧既定目標完成情況如何? 李冠強:截至今年第三季度,針對被幫扶的2571個重點幫扶村、20.9萬戶相對貧困戶、90.6萬貧困人口,全省累計投入幫扶資金178.48億元。截至9月底,計劃“兩不具備”搬遷的9848戶中,已有5687戶完成建房,3830戶已開工建房,搬遷建房開工率達96.6%,預計在年前可完成搬遷安置任務。從整體情況來看,全省幫扶任務基本完成,目前正在全面查漏補缺,我們有決心、有信心圓滿完成各項幫扶任務。 筆者:在新一輪扶貧中,廣東省積累了哪些好的經驗? 李冠強:“雙到”扶貧是廣東省探索精準扶貧的實踐創新。在貫徹精準扶貧時,廣東省將扶貧開發與振興粵東西北戰略結合,推動貧困地區的協調發展。全省2571個相對貧困村,全部派駐了扶貧工作隊,7986名駐村幹部擔當扶貧開發“尖兵”,所有貧困戶落實責任人。 同時著力構建專項扶貧、行業扶貧和社會扶貧“三位一體”的大扶貧工作格局。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在全省開展全國扶貧日活動,開展扶貧創新大賽,開展“夢想知識包”、“思源反哺老區,助解醫療困境”書畫義賣、“貧困單親母親關愛工程”等社會扶貧公益活動。 廣東省還把貧困村治理作為扶貧工作的重要內容,注重改善村俗民風,樹立自強不息、自我脫貧的思想觀念,強化村莊內生發展動力。經過幫扶的2571個貧困村管理制度規範,村容村貌得到改善,夯實了農村穩定發展的基礎。 筆者:接下來廣東省將採取哪些措施繼續推進精準扶貧攻堅? 李冠強:廣東省將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採取超常舉措,拿出過硬辦法,按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要求,用一套政策組合拳,確保在既定時間節點打贏扶貧開發攻堅戰”的講話精神,以廣東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總體目標,堅持“黨委領導、政府統籌、社會參與、個人奮鬥”,繼續堅持用發展解決貧困問題,繼續推進省、市、縣、鎮(鄉)、村五級書記抓扶貧,創新扶貧機制,著力改善貧困地區發展環境,提高公共服務水準,發展社會民生事業。 下一步繼續推行精準識別建檔立卡,摸查識別後的貧困資訊,納入國家和省的扶貧資訊系統管理,實現數據庫實時聯網,動態監測。堅持將重點幫扶村的幫扶任務分配到省直和中直駐粵單位、珠三角對口幫扶市、重點幫扶村所在市的市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及全省國有企業、社會團體,派出駐村幹部,實行定點、定人、定責幫扶。把扶貧工作與廣東省“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以及振興粵東西北戰略部署、農村綜合改革、新農村建設、産業園區建設等結合。突出基本公共服務幫扶,在基礎設施建設、教育培訓、基本民生保障、公共衛生服務等方面,採取超常舉措,用政策組合拳,全面改善重點幫扶村生産生活條件。特別是將教育扶貧抓好抓實,使貧困家庭孩子能接受良好教育,有效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繼續開展結對幫扶,結合粵東西北振興發展戰略部署,珠三角六市及順德區與粵東西北欠發達市建立扶貧開發結對幫扶關係。 對口幫扶離不開機制創新,生態底線要堅守 筆者:近兩年來,佛山對口幫扶雲浮取得了哪些成果? 許國:近兩年來,佛山對口幫扶雲浮引進産業項目114個,投資總額405.4億元。在幫扶中我們特別注重項目平臺建設,如生態環保産業國際合作區、珠江三角洲(佛山雲浮)新幹線機場以及臨空經濟區等一批戰略性平臺規劃建設。在民生幫扶方面,兩市合作開展教育及衛生專業人才千人互派計劃、名優農産品博覽會、旅遊産品推介會等民生幫扶項目,使普通群眾分享到對口幫扶成果。 筆者:雲浮是廣東省生態環境最好的地區之一,是珠三角生態屏障和水源保護地。“生態環保”是必須堅守的底線,在這方面佛山是怎麼樣做的?有哪些創新? 許國:首先是在産業轉移模式上探索創新,本著對雲浮生態環境和長遠發展負責的態度,打破傳統産業轉移模式,探索在戰略性新興産業前沿領域加強合作,發展環保裝備製造、氫能源汽車、高端智慧製造和新型生物醫藥等生態友好型産業。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保護好雲浮的綠水青山。如我們制定出臺《佛山雲浮氫能源産業“1135”戰略部署方案》,引進佛山飛馳客車集團、加拿大巴拉德集團等行業領先企業,佈局氫能源整裝客車生産項目,氫燃料電池模組項目等,全部建成達産後,預計每年可配套生産3000輛氫能源客車,使雲浮成為全國乃至全球最大的氫能源汽車生産基地。 在項目落戶模式上我們探索將項目基建環節與生産環節分開的創新模式。根據企業需求先建標準廠房,再以出租形式提供給企業生産,待規模生産後,經市場評估公開出讓回收成本的輕資産開發模式。 筆者:對口幫扶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問題? 許國:我認為要注意三方面,首先是要注意生態環境保護,對口幫扶絕不能不顧環境承受能力發展産業,産業轉移不能轉移污染,要算好生態賬、長遠賬、整體賬,在推動産業經濟發展的同時,注重保護好綠水青山。其次要注重為被幫扶地區培育新興産業,增強被幫扶地區的發展後勁,不能急功近利。另外不能重産業輕民生,重園區開發而輕民生改善,要注重對口幫扶的系統性和全面性,加大民生幫扶投入,切實提高貧困群眾的生産生活水準。 建議明確三大片區定位,幫扶要互利共贏 筆者:廣東一直重視扶貧開發工作,並建立了“雙到”扶貧模式。您認為廣東“雙到”扶貧的成功關鍵在哪?其亮點有哪些? 陸漢文:在扶貧開發中,一些地方長期存在貧困人口漏出和扶貧項目針對性不強、扶貧效果不明顯等突出問題,面臨精準識別難、精準施策難、精準評估難等困難。作為改革開放前沿陣地,廣東率先認識到集中力量解決貧困問題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踐進程中的戰略意義,充分社會動員,以強有力的考核機制把任務和責任落實到具體單位和個人。 廣東“雙到”扶貧的一大亮點就是依託現代資訊技術,使用“大數據”落實精準識別、精準施策、精準評估,同時通過“雙到”克服科層制管理中“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缺陷。 筆者:為實現區域協調發展,2013年珠三角六市對口幫扶粵東西北八市。您怎麼評價廣東珠三角地區對口幫扶粵東西北的舉措?對口幫扶中應當注意哪些問題? 陸漢文:儘管廣東貧困人口的貧困程度輕於西部一些特困地區,但廣東省內區域發展差距在全國是最大的,比江浙等省要大。推進扶貧工作,應把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和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推動創新發展結合,抓好粵東西北振興發展的機遇。 在落實對口幫扶中,建議在粵東西北“十三五”扶貧開發與振興發展專項規劃中,劃分粵東、粵西、粵北三大貧困片區,因地制宜明確各片區戰略定位,制定系列組合政策,支援粵東西北基礎設施建設和推進現代生態農業、文化與生態旅遊業、戰略性新興産業等發展,創造轉移就業機會,強化産業扶貧功能,開闢珠三角資本、技術和産業轉移的廣闊空間。例如粵東、粵西可以發揮臨海優勢,重點發展新型海洋經濟和現代物流業、旅遊業,推進中心城區擴容提質,加快新型城鎮體系建設,以新型工業化、城鎮化帶動扶貧開發。粵北可以依託山區資源和生態優勢,重點發展生態農業、生態旅遊業、文化産業等低碳經濟,著力延伸産業鏈條,創新産業扶貧機制。 就我看來,互利共贏是對口幫扶的基本思路,珠三角資本和技術向粵東西北轉移,對雙方有利,可以通過土地、稅收分成、考核指標分解計算等措施強化互利共贏關係。對口幫扶過程應以企業參與為根本,政府主要發揮引導和搭建平臺的作用,應當嚴格遵循市場規律,避免把幫扶搞成不注重內在能力建設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 來源:南方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