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公益慈善家
海外打拼70年 散盡5億做公益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15-10-23  責任編輯: 李艷娜

呂嶺路22號必利達大廈門口,有一塊由福建省政府立下的石碑,碑文的主角是黃仲鹹。慈善家黃仲鹹被譽為“南安的陳嘉庚”,生前散盡億萬家財做公益。2008年,黃仲鹹去世,但他創建的福建省黃仲鹹教育基金會仍在發光發熱。

近日,2015中國消除貧困獎揭曉,福建省黃仲鹹教育基金會獲得捐贈獎。該評選由中國扶貧基金會聯合新聞媒體共同發起,全國共有10個單位和個人獲獎。

福建省黃仲鹹教育基金會理事長黃滌岩和理事長助理劉清影一起到北京人民大會堂領獎。劉清影説,“這個獎項是對黃老先生愛國愛鄉精神的莫大肯定!”

記者郭文娟

【熱心助學】

捐贈出畢生積攢資産有人不理解他一笑置之

黃仲鹹是旅居印尼的愛國華僑,祖籍福建省南安市碼頭鎮仙都村。少年時,黃仲鹹家貧,小學三年級輟學,15歲離鄉背井,南渡印尼謀生。從墾荒務農、築棚養豬到創辦工廠、開辦銀行,黃仲鹹曆盡艱難,終於事業有成。

身處異國他鄉的黃仲鹹情係故土。1959年,黃仲鹹回國參加新中國成立十週年國慶觀禮,回鄉探訪時,留下了第一筆捐贈──建設仙都小學。1990年,黃仲鹹創建“南安市黃仲鹹教育基金會”,開展獎教助學活動;2004年9月28日,創立福建省黃仲鹹教育基金會。這個獨資創建的非公募基金會,旨在資助教育、文化、衛生、扶貧救災等公益慈善事業。

最為人稱道的是,2005年2月3日,黃仲鹹和夫人戴子嬡女士在廈門市公證處立下遺囑,將其一生苦心經營積攢的資産──南安必利達大廈(建築面積11611平方米)、廈門必利達大廈(建築面積44896平方米)、香港中行寄存的11000兩黃金、廈門中行的800多萬元存款、南安市水頭鎮60畝土地的使用權等全部捐贈給福建省黃仲鹹教育基金會。

福建省黃仲鹹教育基金會秘書長林再發説,黃仲鹹在海外打拼70年積累下來的財富,都捐出來了,境界非常高。黃仲鹹不僅勇敢地打破了“父業子承”的傳統觀念,還抵擋住了身邊人的議論。當時,有些人不能理解,認為黃仲鹹是“六親不認”,不把財産留給子女。他回到南安老家時,也有人數落他,“不把錢留給家鄉”。但黃仲鹹都一笑置之,只是説,錢應該讓更多人分享。

【勤儉生活】

穿的鞋子才十幾元傢具買好一點被他痛罵

廈門必利達大廈32樓是黃仲鹹生前居住的地方,他在這裡度過了生命中最後的8年時光。至今,客廳裏仍然挂著黃仲鹹的座右銘:非親有義需當敬,是友無情莫與交。劉清影説,黃仲鹹生前仗義疏財,但他其實是非常節儉的人。他穿的鞋子,一雙也就十幾元。2000年,黃仲鹹搬入廈門必利達大廈,劉清影為他買了一套新床和衣櫃,花了8000元。劉清影説,當時想著老先生年紀大了,稍微買好一點,結果“被他罵得半死”。受到黃仲鹹的影響,基金會內部一直保持勤儉節約的習慣,如基金會12個人,一個月伙食費至今也只有4000元。

“黃仲鹹經常説,他做公益是心甘情願的,不需要回報。”林再發説,很多受到捐助的孩子給黃仲鹹寫信,信裏稱他“黃爺爺”,他看到了都非常高興,“我現在有這麼多孫子,這就是財富。”

【人物名片】

傾盡家財做公益

得嘉獎不計其數

黃仲鹹傾盡億萬家財做公益的善舉贏得社會各界的讚譽,被譽為“南安的陳嘉庚”、“中國慈善家第一人”。他一生所獲的嘉獎不計其數,福建省人民政府就多次授予他“樂育英才”金質獎章、榮譽證書和匾額,並於1995年和2010年兩次為其立碑嘉獎。國家教育部授予“尊師重教、振興中華”獎牌。1999年,應邀參加新中國成立50週年慶典,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基金會運作】

以“養金母雞下金蛋”模式來做公益

林再發説,黃老先生了不起的地方,還在於他以“養金母雞下金蛋”的模式,讓基金會良性運轉,持續造福更多需要的人。基金會利用黃仲鹹捐出的資産,從事物業租賃、理財投資等經營,每年的經營收入全部捐贈給教育、文化、衛生、扶貧救災等社會公益事業。

基金會在成立之初,就建立了規範的管理制度。除基金會章程以外,還建立嚴格財務逐級審批管理制度、理財安全管理制度、固定資産折舊管理辦法等,確保資金運作的安全有序。2008年黃仲鹹去世後,基金會理事會、監事會同仁一如既往,盡心盡力為社會公益事業而努力。近幾年來,基金會每年公益捐贈扶貧濟困金額均達1000多萬元。長期以來,黃仲鹹及其創立的基金會捐資教育、文化、衛生、扶貧救災等社會公益事業已累計達人民幣5億多元。

來源:廈門晚報

 

 

國家機關 | 駐外機構 | 社會團體 | 新聞網站 | 媒體網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網站 | 地方網盟 | 友情連結 | 黃金鏈 全部>>
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12321垃圾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