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社會責任
青少年挫折面前有顆玻璃心:女生因成績不理想自殺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15-06-30  責任編輯: 李艷娜

  開欄的話:青少年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他們的所思所想,折射著當下的社會現實,他們的權益,則理應受到保護。變革的時代裏,青少年心理問題、青少年違法犯罪、侵害青少年權益的各類事件,某種程度上,都是青春陽光下的“霧霾”。從今天起,本版開設“青春加油站”欄目,關注青少年成長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集全社會之合力,思考和研究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為青春加油。

  因為考試成績不理想,一名高中生喝下農藥;因為與母親發生爭執被罵了幾句,一名女學生選擇跳樓自殺……近年來,類似事件不時見諸報端。一些花季少年,因為個別“小事”而選擇以極端的方式“抗爭”,用最為悲劇的方式,與青春作別。

  據齊魯晚報報道,我國處於心理亞健康狀態的青少年有3000萬人。每年,至少有25萬人因心理問題而失去生命。另據中華網報道,在近年青少年死亡案例中,自殺甚至超過車禍、疾病等,成為青少年人群的頭號死因。

  這樣的結果不免讓人震驚,有網民用“玻璃心”、“孩脆脆”來形容當下一些青少年對挫折的低承受力。是什麼讓一些青少年成了“孩脆脆”?

  “被冤枉”是一些青少年不可承受之重

  挫折面前,一些青少年無法做到很好地面對和處理。其中最極端的方式,就是向世界“背過身去”,選擇結束生命。

  “很多時候,青少年選擇自殺,更多的是屬於衝動性自殺。他們往往不知道自殺行為會帶來什麼後果,會産生哪些負面影響。”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許燕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説,這在青少年自殺案例中非常普遍,“他們不會像成年人一樣,經過深思熟慮後作出決定。”

  許燕認為,由於對未來結果的危害性缺乏足夠的判斷力,一些青少年會輕易地做出一些衝動之舉。

  多年來,許燕一直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問題。研究中,她發現很多青少年對“死亡”的理解是不準確的,甚至有些人根本沒有“死亡”的概念。

  “問他們覺得‘死亡’是什麼?很多人回答,就像睡著了一樣。”許燕説,這些孩子根本沒有意識到,這種“睡著了”,是永遠也醒不過來了。“因為不知道,所以他們對死亡沒有足夠的恐懼感,就如同玩一場遊戲。”

  由於在認知上、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全面性上都有欠缺,許燕告訴記者,一些心理承受力較差的青少年,就會出現一些無法解釋的極端行為。

  “有的孩子自殺被救回來了,問及原因,你會發現,可能是沒有充分理由的。”曾經有個孩子告訴許燕,只是因為自己的好朋友要自殺,叫他一起,他就跟著一塊兒做了。

  另一個明顯的特點是模倣性。許燕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一些孩子因為看到動畫片、影視劇中,有的角色可以到處飛,以為自己也可以那樣,便去模倣,結果可能因此喪命。

  此外,許燕發現一些孩子和同學、老師産生衝突後自殺,不少是覺得自己 “被冤枉了”。

  她曾經接觸過這樣的案例:一個孩子生性淘氣,有一次,班裏發生了一件讓老師很生氣的事,因為這個小孩平時表現就不好,老師便認定是他幹的,狠狠地批評了他。但事實上,這件事並不是他做的,可無論孩子怎麼解釋,老師都不願相信,最後,這個孩子就以死去證明自己的清白。

  在許燕看來,很多孩子是把老師當做權威人物看待的,很注重老師對他們的評價。“一旦遭受批評、誤解,他們認為最有價值的東西喪失了,就有可能會選擇自殺。”

  初一、初二、高一是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多發期”

  許燕告訴記者,青少年産生心理問題會導致很多後果,自殺只是極端的一種,更多的則表現為焦慮、抑鬱、注意力缺損多動障礙等。

  2012年1月開始,許燕帶領團隊開展了一項有關我國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發展的課題。課題研究對象分兩部分,一部分是北京市21所幼兒園、中小學的學生7303人,另一部分是其中19所學校的教師和18所學校的家長共6073人。

  研究發現,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多發期”是初一、初二和高一。

  其中,初一、高一是青少年的兩個心理適應期。許燕説,這兩個階段分別是小學學段和初中學段、初中學段和高中學段間的“銜接點”,青少年要適應新的學習活動、人格與情緒等方面的變化,容易産生心理問題。

  在初二,多數青少年正經歷青春期,許燕將之稱為“初二現象”。“這個時候,大多數學生心理變化較為劇烈,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關鍵時期。”

  針對中小學生壓力的主要來源,課題組調查發現,負性事件發生率排在首位的就是“被人誤會或錯怪”,此後依次是“與同學或好友發生矛盾或打架”、“考試成績差或學習跟不上”。

  對於有過負性事件經歷的青少年,調查發現,影響率位於前三位的重大生活事件依次是:“父親/母親去世”、“與自己特別親近的親人(或朋友)死亡”、“父母離婚”。

  人格教育“先天不足”為青少年心理問題埋隱患

  在許燕看來,青少年産生心理問題的原因很複雜,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基礎教育中,人格教育的“先天不足”。

  “長期以來,我們的基礎教育是存在偏差的。”許燕説,過去,高考指揮棒下,應試教育讓孩子和家長、老師都只看重成績。後來雖然提倡素質教育,但也有“走偏”的跡象,以為讓孩子學鋼琴、學畫畫就是素質教育,最後卻是為了高考加分,成了“為考試服務”的工具,功利性明顯。

  “真正的素質教育,核心應該是對人格、對價值觀的教育,強調的是人的整體發展。”許燕説,幼兒和學齡初期是人格教育的關鍵時期。如果童年時孩子的人格發展不健全,往往會導致日後的問題行為。

  “很多成年人的問題,都可能從童年找到根源,不及時處理人格偏差,甚至會釀成人生悲劇。”許燕説。

  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副主任李獻雲認為,家庭教育方式的不當,也是導致青少年産生心理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

  比如,一些父母教育孩子,採用“一味表揚”的方式,可能使孩子在面對挫折時無所適從,甚至承受不了打擊。另一些父母則認為,自己是為了讓孩子更好,喜歡批評或毫不留情地指出他們的不足,可如果孩子們聽到的總是負面評價,很容易對自己形成這種“負面判斷”,難以建立起自信,甚至會認為父母不喜歡他,産生心理問題。

  李獻雲説,一些孩子還可能在潛移默化中,養成了追求完美的個性,凡事都要拿第一。“但生活是沒有完美的,總會出差錯。”她説,如果孩子形成這樣的觀念,一旦出現差錯,很容易全盤否定自己。

  李獻雲還告訴記者,孩子性格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會受到父母或其他養育者的影響。如果父母天生樂觀、自信,孩子也往往會變得自信;如果父母很悲觀,“常常把很小的問題看成大問題”,孩子也會不自覺地受到影響。

  李獻雲分析,隨著年齡的增長,青少年的學業壓力、人際交往壓力也會加大,如果應對不好,更容易産生心理問題。

  “比如近期多發的家庭暴力事件和校園暴力事件,如果一些青少年在家裏、學校遭到了父母或老師、同學的虐待和體罰,對他們造成的影響就更大。”她説,“他們會覺得是因為自己不好、自己軟弱可欺,才導致別人這麼做。或者據此認為這個社會就是冷漠的,在哪自己都會被人欺負,於是選擇回避人際交往或者在人際交往的時候過分敏感多疑,甚至採取過度的防範、攻擊態度,很難建立起人際交往的正常關係。”

    來源:中國青年報

國家機關 | 駐外機構 | 社會團體 | 新聞網站 | 媒體網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網站 | 地方網盟 | 友情連結 | 黃金鏈 全部>>
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12321垃圾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