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社會責任
“垃圾圍村”治理難題急需解決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15-04-16  責任編輯: 李想

  “垃圾圍村”的問題已是老生常談了。《人民日報》近日連續推出多個版面關注這一問題,收到很多讀者反饋,也讓我們看到了農村“垃圾圍村”的現狀和治理困境。

  我的老家也在農村,長期以來大家都把垃圾倒在河裏,幾年前,鎮上給村裏購置了一批垃圾桶並立下規矩禁止往河裏倒垃圾。開始時村民的熱情還很高,但是垃圾桶裝滿了之後,卻沒有人管,只有在領導來檢查時才有人連夜把垃圾運走。久而久之,垃圾桶也就成了擺設,有些村民還把垃圾桶搬回家裏。之後,大家不再往河裏倒垃圾,卻改用焚燒的方式處理垃圾。而那條曾經清澈見底的小河,也因為養殖業的過度發展而魚蝦絕跡,惡臭熏人。我看到在其他一些農村,雖然建好了垃圾站,但因疏于管理,垃圾站也變成了“垃圾焚燒站”。

  農村本該是一塊凈土,是寄存美麗鄉愁的所在。平常大家或許不怎麼關注農村污染,但一旦關注起來,可能就會發現在某種程度上,農村的污染比城市更嚴重。農業部發佈的資訊證實,農村的污染總量已超過工業,到了觸目驚心、亟待解決的程度。而“垃圾圍村”只是農村環境污染的一個方面,其他諸如重金屬污染、農藥化肥污染等同樣嚴重。

  農村環境污染並不是今日才出現的,只是問題越來越嚴重,一方面是因為城市工業污染向農村轉移,另一方面是農村本身的污染加劇。我國的環境保護以城市為重點,對農村長期關注不夠,農村環境管理體系相當落後。而農村環境污染的主體分散、隱蔽性強、不易檢測等特點也增加了治理的難度。農民的環保意識也相對較弱,農村在更緊迫的發展壓力面前不堪一擊。忽視環境保護甚至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發展經濟的內驅力,也就更頑固。

  治理農村環境污染,從政府角度來看,需要加強農村污染防治的法律和法規建設,從源頭遏制污染;從農村自身角度來講,最重要的是要轉變農業發展模式,發展綠色、生態農業。提升農民的環保意識也應被擺在很重要的地位。

  環保是一個需要全民共治的問題。治理農村環境污染,需要一套與農村情況相適應的環境管理體系,這也要求農民更多地參與其中。但現在的農村,人才流失所造成的空心化問題嚴重,農民更廣泛、更深入的參與實際上面臨很大困難。

  拿農業的現代化轉型來説,發展綠色、生態農業,讓農業插上“網際網路+”的翅膀,是抵制和拒絕城市工業污染轉移、減少垃圾、治理污染的根本途徑。發展現代農業,需要以基礎設施的完善作為基礎,關鍵還是在人才。可如果不能吸引更多有知識、有技能的年輕人留在農村,依靠傳統農民,現代農業的轉型很難實現大範圍的推廣。但在農村醫療衛生、教育、社會保障等多方面的公共服務供給嚴重不足的情況下,要留下年輕人確實很困難。

  農村環境污染的治理是一個系統問題,需要系統解決,要站在城鄉差距拉大的大背景下,著眼于改變城鄉二元結構,從完善農村公共服務的角度出發留住人才。只有這樣,廣大農村才能青山綠水常在。

    來源:中國青年報

國家機關 | 駐外機構 | 社會團體 | 新聞網站 | 媒體網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網站 | 地方網盟 | 友情連結 | 黃金鏈 全部>>
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12321垃圾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