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申論,給定材料一定繞不開它!

2024-01-31 12:41:18.0

來源:半月談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今年省考申論考什麼?

和國考申論材料的高屋建瓴的不同,預測2024年省考申論的材料和題目會給得相對更“接地氣”一些。隨手打開歷年的省考試卷,給定材料大都是村裏的事,小區裏的事,基層單位裏的事,基層工作者的事......它們都指向了一個大話題:基層治理。

為什麼基層治理如此重要?

省考的大部分崗位,選拔的就是基層單位的執行者,所以對於基層治理的理解,是省考申論的必考項目。

知道考什麼,就可以拿高分了?

當然不是,基層治理的內容涉及甚為廣泛,考察角度也較為多變。很多考生對於政策和材料的理解不夠深刻,導致總是答不到得分點上。


絕大多數考生,並沒有相關的實際工作經驗,本身理論素養也相對欠缺。這就導致“內功”不足,寫出來的東西,要麼“抄材料了事”,流於表面;要麼乾脆是“無病呻吟”,自由發揮過度。


01我國基層社會治理的實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基層社會治理實踐從依託單位家屬樓的企社不分的格局,到以居(村)委會為主體的粗放式管理格局,再到後來的以“網格化”為代表的技術治理格局,直到今天的多元共治的治理格局,經歷了三次較大的形態調整。

改革開放初期,城鄉人口對流平緩,城市基層社區基本上依託家屬樓等職工片區。左鄰右舍都是同事、工友,一些基本公共管理職能、公共服務職能,通過單位就可以實現,居民住宅區很大程度上可以視為單位的延伸。

從基層社會治理的視角出發,這其實是一種很穩定的治理形態,鄰里之間有什麼矛盾,都在單位的管制下內部消化了,一些通知的下發、集體事務的議事,在單位管理的框架下也很容易達成。但是這種企社不分的生産生活形態,因為太過低效註定被歷史淘汰。

進入90年代以後,城鄉對流開始明顯加速,以單位為依託的居民社區格局被打破,商品化住宅進入市場供給體系,這就使得小區的居民結構日益複雜多樣。

這種時代背景下,居委會開始承擔了重要的管理角色,在公共服務提供上、社區矛盾調解上、公共利益協調上等都或多或少出現了居委會的身影。

然而,居委會有兩個難以消解的問題,第一就是組織體系的“低效化”,第二就是人員結構的邊緣化。

北京東城區率先於2004年展開了“網格化”治理試點。網格化治理,主要以物理空間為依託,揉入資訊技術,強調對“人、物、事”的精準描述,明確負責單位和負責人,從而提升了處置的精準性和快速響應能力。

簡單來説,網格化採用了更專業的技術、聘用了更專業的人,更快速地解決基層社會治理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對基層社區群眾的響應更精準、更高效。再後來,網格化治理思維被引入城市社區治理,每個社區都有對應的網格管理員。

網格化治理只是一個重要的治理技術手段,其出臺的背景還是針對傳統居委會管理模式中,政府一元管理結構框架導致的效率低下問題。

網格化思維進入社區以後,一些志願者服務隊伍也參與到基層社會治理中來;同時,一些社區居民自發開展的自治活動也得到了鼓勵,公共服務的多元化供給,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不斷增長的需求。

然而,“多元共治”在關於參與治理的主體之間的邏輯關係方面,還存在著表述不清、定位不明的問題。所以這裡不得不插一句,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02從申論寫作的視角來進行簡要探討

以上簡要地梳理了我國具體的治理實踐。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目前已經開始考慮引入“多元共治”的思維,來豐富公共服務的供給層次,提升公共服務的供給水準。

了解到這個背景以後,再進行相關的寫作和闡釋就會輕鬆得多,下筆也會更有針對性,言之有物,而不是反覆的抄材料,更不會空喊口號空説套話。

回到主題上來。我們注意到申論真題資料,提及基層社區治理的許多先進經驗,通過對比的手法,展示新的治理思維在解決傳統問題上的開拓性思路。

那麼按照這個思路,我們在進行寫作佈局的時候,可以選取哪些較為貼切的角度呢?

角度一

將社區治理和“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建設”聯繫起來,凸顯社區治理的精細化和現代化,是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標誌;

角度二

可以通過具體的對比,來凸顯多元共治思維在解決公共服務供給不足上的優勢,並有針對性地指出多元主體之間的邏輯銜接關係;

角度三

可以對多元共治進行一個有效的反思,剖析可能存在的諸多問題和潛在的矛盾,有的放矢地提出一些具體的建議和策略;

角度四

從理想情懷的角度出發,探索基層社區治理的優化之路對於實現中國夢宏偉藍圖的現實意義。

當然這些角度只是一個參考,要寫好這個話題還有很多好的思路和角度,這裡只是為大家作一個説明,有了相應的內功以後,選題切入就會輕鬆許多。

切入角度確定以後,剩餘的就是寫作手法、寫作技巧的問題了。一般來説,首段作為破題段,還是儘量秉持“入題要委婉,破題要迅速”的思路,快速進入。之後的分論點的論證和結尾的昇華,就看各位肚子裏的積累。

文/ 特約撰稿:弦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