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廣州發佈《建設廣州國際航運樞紐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提出31項任務和4項保障措施,要求不斷增強航運樞紐配置力,提升鞏固廣州港在綜合運輸體系和航運服務功能中的核心地位;到2026年,廣州港貨物吞吐量將力爭達到7億噸,集裝箱吞吐量達到2700萬標箱,海鐵聯運量達到80萬標箱,商品汽車吞吐量達到160萬輛,港航固定資産投資超過150億元。
聚焦增強港口綜合服務能力,廣州將加快完成南沙港區五期工程、廣州港20萬噸級航道項目的前期工作,儘早開工建設;推進南沙港區國際通用碼頭、廣東智慧無人系統研究院總裝基地配套碼頭、南沙港區糧食及通用碼頭筒倉三期、南沙國際港航中心工程建設。遠期還將謀劃南沙港區六期、國際通用碼頭二期、南沙郵輪母港二期等項目。
構建現代臨港産業體系,南沙將優化臨港經濟區産業結構、交通運輸結構、用地結構和港口、臨港産業、城市服務的空間佈局,發揮南沙區和黃埔區臨港經濟區建設主體作用,通過編制年度工作計劃和項目導入清單,吸引國內外資本、人才、商品、技術、數據等資源和要素落戶。構建以“航運物流—臨港工業—現代服務—智慧科創”為核心的“港—産—城—智”臨港産業體系;以港口運營、物流倉儲為基礎支撐,臨港製造為主體,航運服務、貿易服務為配套的港航産業圈層。
增強鏈通全球新優勢,廣州將加大外貿集裝箱班輪航線拓展力度,擴大面向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市場佈局和覆蓋,鞏固非洲航線和東南亞航線國際集裝箱運輸樞紐地位,加大歐美、日韓、印巴等航線拓展力度。廣州還將攜手港澳共建大灣區航運聯合交易中心,加快拓展航運交易、航運指數研發等服務功能,增強航運要素資源配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