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橋頭堡”融“灣”再提速
——黔東南“黎從榕”加快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
行廈蓉高速,乘貴廣高鐵,一路飛馳,都可速達黔東南州黎平、從江、榕江三地。
而數十年前,“黎從榕”曾是交通“死角”,既不通鐵路也不通高速公路,經濟發展長期受到制約。如今,這裡已經成為貴州南下粵港澳大灣區的前沿陣地,是大灣區沿貴廣高鐵、廈蓉高速進入貴州的第一站。
乘著黨和國家好政策的東風,黔東南州“黎從榕”找準切入點、找到突破口,大膽嘗試、大膽去闖,從偏居貴州一隅的“邊城”,一躍成為融灣入海的“橋頭堡”。一處處産業的落地、一個個項目的推進,見證了黔東南州推進“橋頭堡”建設的強勁勢頭。
從大山奔向大海,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援下,黔東南州正發揮區位、資源、政策等優勢,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快推動對外開放,加快推動項目落地,不斷拓展發展空間,奮力譜寫民族地區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打造開放高地拓展融“灣”通道
金秋時節,好消息傳來。8月20日,作為劍黎高速公路的關鍵控制性工程,南孟溪特大橋最後一個主塔順利封頂。這意味著大橋建設全面轉入主梁架設安裝階段,劍黎高速公路離全線建成通車又更進一步。
劍黎高速公路是連接劍河、黎平兩縣的快捷通道,同時也是黔東南州加強與大灣區交通樞紐互聯互通的重要通道。
暢通融灣通道,交通建設先行。
都勻至凱里鐵路建設穩步推進,助力貴廣高鐵、貴南高鐵和滬昆高鐵互聯互通,一條條高速公路為“黔貨出山”打開了新的戰略通道;
凱里黃平機場和黎平機場開通,至大灣區航班航線加密,一趟趟航班為“産業互聯”提供了新的路徑選擇;
黔東南陸港、銀田物流園、洛貫物流園等物流項目建成投運,一條條物流通道為“消費協作”注入新的發展活力。
不沿江、不瀕海的黔東南州躍出了大山,向南開放的時空距離大大縮短,南下通道更加暢通,對外開放通道不斷拓展。
黔東南州堅持把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作為“一號改革工程”,搶抓機遇、抓緊快辦,推動各項政策機制取得創新性突破。
推行“政策互聯互通、審批雙向服務”,開通“粵港澳服務專窗”,與佛山、肇慶、江門等地簽訂了“跨省通辦”合作協議,今年以來累計辦理大灣區跨省通辦業務1524件。
擦亮開放名片,高揚開放旗幟。找準“橋頭堡”的功能優勢,發展開放型經濟、深化綠色創新合作、推動金融業創新發展……黔東南州融灣通道加速拓展,高品質發展其時已至、其勢已成。
承接産業轉移推進融“灣”提速
日前,位於從江縣的佛山—黔東南東西部協作産業園,重點項目建設正酣,工人們幹勁滿格,為山海“約定”加足馬力。
根據規劃,該産業園將重點引入具有黔東南本地資源特色的民族醫藥、大健康生物、特色食品及上下游配套服務産業,成為從江高品質發展的新引擎。
“目前A區擬於今年9月竣工交付,B區力爭在8月底前開工建設。”黔東南州金銳産業開發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彭火輝介紹,産業園建成後將重點面向粵港澳大灣區招商,將成為從江縣承接産業轉移新窗口。
産業承接是“橋頭堡”建設中的重頭戲。這不僅是“橋頭堡”向粵港澳的對接融入,也是縣域生態經濟品牌輸出和大灣區新興産業轉移的機遇風口。
去年以來,黔東南州共引進重點産業項目930個、優強企業265家。其中,大灣區重點産業項目265個、優強企業138家,新增産業到位資金127億元。
對接供需再發力,投資興業再提升。在榕江,一個個農業生産基地獲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基地認證;佛黔家居産業園、居之谷健康家居産業園、全省木材交易中心等一批重大項目加快推進;粵黔輕工産業聚集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正在建設中,預計明年年底建成投入使用。
由“山區思維”向“灣區思維”的轉變,立足自身生態優勢和文化資源,“黎從榕”搶抓政策機遇,著力解決産業發展制約“瓶頸”。隨著一批帶動力大、示範作用強的項目迅速簽約落地,黔東南州産業發展後勁愈發充沛。
文旅融合發展 共建民族團結家園
“在這裡的民宿住一晚,清晨打開窗戶,仿佛身處世外桃源。”來自貴陽的遊客汪書涵帶著家人走過榕江縣小丹江苗寨的風雨橋,欣賞著緩緩轉動的水車,很是愜意。
秀美壯麗的山川景色、醇厚濃郁的鄉土氣息、熠熠生輝的民族文化……為黔東南這片熱土增添了無限魅力,也為當地文旅融合發展提供了豐富資源。
近年來,黔東南州充分發揮綠色生態、民族文化等獨特資源優勢和良好區位優勢,精準對接大灣區消費升級和遊客市場需求,豐富旅遊業態,提升服務功能,建設面向大灣區的山地民族文化旅遊和生態康養目的地。
看完“村超”“村BA”,再去逛逛肇興、西江、鎮遠,是很多遊客的選擇,搜索小眾傳統村落、打卡特色美食、體驗民族服飾也成為當地“熱搜”。
在黎平縣翹街,一家侗族繡品蠟染店單日最高銷售額達到了3萬元。店主陸永江説:“今年暑假期間,外省遊客絡繹不絕,這都是旅遊為我們帶來的紅利。”
截至今年7月底,全州共接待遊客4716.19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512.38億元,同比增長12.26%。其中,接待粵港澳大灣區遊客532.88萬人次。
風帆正揚,征程未已。可以預見,隨著綜合立體交通網越織越密,産業項目規劃愈加清晰,優勢資源利用愈加深入,黔東南“黎從榕”將在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東風中聚集更多人氣,煥發新的蓬勃生機。(記者劉藍嬰曾書慧權若青潘德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