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 > 要聞

梁海明:大灣區建設,香港有一大新優勢

發佈時間:2023-02-03 13:33:22  |  來源:環球時報  |  作者:梁海明  |  責任編輯:李培剛

隨著通關恢復,很多香港中小企業已開始重視大灣區龐大商機。香港生産力促進局1月31日公佈的調查顯示,在822家受訪香港中小企業中,11%目前已經在大灣區內地城市有銷售業務,其中41%表示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的營業額佔其總營業額一半或以上。24%的中小企業因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而已經或考慮將業務進一步拓展至大灣區內地城市。那麼香港可以在大灣區發展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要讓更多香港中小企業和香港民眾投入大灣區發展,還需解決哪些問題?

今年1月19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特區立法會出席行政長官答問會時表示,隨著香港與內地及國際通關,預期旅客人數會顯著上升,貨物出口會回穩,經濟環境和氣氛的改善會令本地生産總值重拾升軌。李家超還表示,隨著與內地有序恢復正常往來,他和團隊會儘快到訪廣東,與廣東省和大灣區其他城市官員會面及交流,共同推動大灣區建設。這體現出港府對加快融入大灣區發展的重視。

要真正實現粵港澳大灣區的高效合作與發展,首先要明晰各自優勢,形成互補,不能每個城市都想踢“前鋒”,而不想守“球門”或者踢“後衛”。因此,找準各自在大灣區建設中的定位及角色是非常重要的。實際上,筆者通過大數據研究和調研發現,普通香港民眾對大灣區建設了解比較有限,不少人以為“大灣區”特指廣東九市,並不包括香港、澳門。調研還發現,不少民眾認為香港最能體現“灣區所需、香港所長”的十大領域中,前三位分別為金融業、交通運輸業和教育業。

如此來看,香港在大灣區建設中的角色定位除了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之外,似乎沒有太明顯可以發揮作用的新定位。然而,根據香港生産力促進局這次公佈的調查結果,香港中小企業有意在大灣區內地城市拓展業務佔比最高的行業為資訊及通訊業(56%)。這凸顯出香港最大的新優勢,也是最受外界忽略的新優勢,是香港擁有的資訊基建優勢。

在創新科技尤其是網際網路科技發展日益升溫、資料跨境傳輸要求也日益增多的今天,穩定、快速的資訊基建愈發重要,而資訊基建與內地近期火熱的“新基建”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繫。筆者之前通過調研了解到,許多海底光纜(包括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公司經營的)都在香港上岸。由於光纜之間存在重合,中國大陸與國際Internet的所有通道有4個入口11條光纜,但14條亞洲內部的海底光纜系統當中的11條實際上在香港著陸,意味著僅在香港就有11條光纜通向Internet世界,顯示香港的國際數據中心的“中心位”明顯。因此,香港資訊基建優勢可為粵港澳大灣區的資訊創新科技發展提供技術更先進、傳輸量更大、速度更快、品質更穩定、服務品質更好的網際網路和通信服務。

要發揮好香港的這一新優勢,就需要考慮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深化數據跨境流動及應用轉化,形成相關産業。需要在梳理國際國內數據跨境流動及應用實踐、困難問題及發展趨勢基礎上,深入分析粵港澳大灣區“一國兩制”、高度開放的特殊優勢和現實制約,提出大灣區率先開展深化數據跨境流動及應用轉化,以及形成相關産業的總體思路、重點任務和近期著力點。

任何發展都離不開企業和人,因為市場規模更大、成本較香港及其他地方低,有更多商業夥伴、供應商、外判商等原因,大灣區內地城市能夠吸引香港中小企業拓展業務。香港生産力促進局的調查也表明,香港中小企業自身對當地政策、措施及市場的判斷最能直接影響企業是否開發大灣區內地城市業務。但是目前,挑戰主要在於香港中小企業對大灣區不熟悉,包括內地的外匯管制、當地稅收制度以及客戶需求等等。此外,《星島日報》不久前報道稱,香港一項有關前往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及生活的調查發現,100名受訪者中,有超過六成表示願意到大灣區城市生活,但他們憂慮社會保障政策,包括醫療費用、醫療品質、退休保障等。

當然,隨著通關恢復,特區政府和香港民間機構今後會有更多機會積極為香港企業和民眾介紹大灣區內地城市的發展情況、行業商機和相關社會保障政策,幫助他們更好了解發展潛力與機遇。尤其是外界普遍預測內地今年國內生産總值會迅速增長,這將為香港中小企業拓展大灣區內地城市提供有利的營商環境及條件。(作者是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