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 > 要聞

將粵港澳建成世界一流美麗大灣區

發佈時間:2022-10-25 10:23:56  |  來源:經濟參考報  |  作者:董戰峰 樂小芳  |  責任編輯:李培剛

粵港澳大灣區在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戰略中承載著重要角色。近年來,粵港澳三地在生態環境品質改善和現代生態環境治理領域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有效促進了粵港澳三地的互利互補、協同發展,激發了區域經濟增長新動能。大灣區生態環境品質和綠色低碳發展處於全國領先水準,已基本具備建成生態環境高品質的世界級城市群、世界一流美麗灣區的基礎條件。同時,粵港澳大灣區生態環境保護還存在一些難點或短板亟待解決,需要進一步加大創新驅動與政策引導,加快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美麗大灣區。

一是需要突破生態環境碎片化治理局面。粵港澳大灣區同屬珠江河口地區,陸地、河流與海洋相連,是密不可分的生態體系。地理邊界的連接、生態系統的整體性和環境影響的關聯性決定了大灣區需要實施系統化和整體化治理。但是由於三地行政區域的條塊分割、市場割據、社會利益分化、法律制度體系差異、環境治理體系相互獨立,形成了目前的生態環境碎片化分割治理格局。

二是需要進一步健全生態環境治理機制。行政邊界分割導致大灣區內各城市的生態廊道、生態環境功能區規劃工作各自為政,生態環境基礎設施等缺乏有效銜接整合。目前,大灣區建成了統一的空氣品質監測網路,但跨界河流、近海海域水環境品質等由於污染物監測類型、監測方法和標準不一,尚未建成共用監測網路,無法實現生態環境品質資訊的對接與共用等。

三是需要強化産業發展的生態環境承載功能。經過長期快速工業化、城鎮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雖已初步形成規模較龐大、結構較完整的産業體系,但産業結構優化空間依然很大,主要表現為:産業結構尚處於全球價值鏈中低端,核心城市對周邊城市輻射帶動效應不明顯,生産服務業發展滯後,對産業轉型升級支撐不足,綠色低碳迴圈發展水準有待提升等,目前大部分地區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已接近或超過上限,綠色競爭力與國際一流灣區國家戰略定位還存在較大差距,産業發展與資源生態環境的協調性不足,這也造成大灣區內水、土等自然資源及能耗“雙控”指標持續緊張。

當前需要儘快研究明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美麗大灣區的戰略定位和目標,對標世界一流灣區和美麗中國建設要求,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綠色低碳發展示範區,建設引領全國、面向全球的生態環境與綠色低碳科技創新平臺。

一是合力打造區域生態文明建設命運共同體。加快推進實施大灣區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依託深圳生態文明示範市等基礎,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探索打造現代生態文明治理示範區。超越只依賴地方政府間合作模式的局限,加強企業、民間力量和非政府組織等多方合作,創新區域合作治理模式,運用“系統化”、“整體性”治理理念,推進開展“系統化”、“整體性”治理,構造區域整體性協作治理網路,推進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生態文明示範區。

二是推進形成區域生態環境共治共用新格局。創新粵港澳大灣區污染聯防聯治工作機制,完善大灣區環境品質預報預警合作機制、碳排放權交易機制、生態補償機制等,提升大灣區整體生態環境治理機制效能。充分發揮科技在粵港澳大灣區生態環境保護與生態系統修復中的重要支撐作用,建設引領全國、面向全球的生態環境創新服務平臺,進一步完善大灣區空氣、流域水質、海洋監測管理資訊共用平臺和預警應急網路體系,強化大灣區生態環境執法協作、資訊共用與應急聯動機制建設,推進形成粵港澳大灣區生態環境共治共用新格局。

三是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綠色低碳發展示範區。充分發揮粵港澳大灣區綠色發展基礎優勢和科技創新産業聚集優勢,加快綠色清潔低碳技術創新和推廣應用,全面提升大灣區企業綠色創新能力,增強産業體系的綠色低碳技術含量,帶動大灣區上下游産業向價值鏈的中高端攀升。發揮大灣區增長極輻射效應,促進城市間産業協同發展,推動中心城市和周邊城市的經濟聯動,加速構建優勢互補、産業協同的灣區經濟體。加大産業、能源結構調整力度,加快前海等近零碳排放示範區建設,推進建設應對氣候變化先鋒城市群。

(作者單位: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