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自貿試驗區是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重大戰略平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廣東自貿試驗區建設,全力推進廣東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
8月18日,廣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廣東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階段性成果新聞發佈會,介紹有關情況。本場新聞發佈會由省政府新聞辦副主任鄧鴻主持。
203項改革創新經驗在全省複製推廣
“截至目前,我們累計在全省複製推廣了203項改革創新經驗,發佈了245個制度創新案例,評選了廣東自貿試驗區2021年15個最佳制度創新案例。”省商務廳廳長、自貿辦主任張勁松介紹。經第三方評估,2021年廣東自貿試驗區投資、貿易、跨境金融、航運等四個指數分別較2020年增長9.2%、10.38%、8.79%和22.4%。2021年,廣東自貿試驗區固定資産投資1375.99億元,增長6.5%,累計引進88家世界500強企業投資449個項目。廣東自貿試驗區進出口近4000億元,今年上半年進出口超過2000億元,增幅達到24.9%,遠遠超過全省2.8%的平均增速。
張勁松表示,廣東自貿試驗區建設呈現“六大”亮點。國際化營商環境不斷優化,自貿試驗區外商投資負面清單進一步縮減,限制性措施已減至27項,向各片區下放了第三批68項省級管理許可權,自貿試驗區內企業領取營業執照所需平均時間為0.5天,社會投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程式平均6.7個;國際貿易新業態創新發展,打造國際集拼分撥中心,南沙建設全球優品、華南醫藥、美食美酒、冷鏈物流等國際集拼分撥中心,打造飛機、汽車、糧食、藥品等百億級進口平臺;國際航運發展邁上新臺階,目前南沙和前海蛇口片區共擁有深水泊位144個,單個最大靠泊能力達到22萬噸,南沙港集聚了全球集裝箱班輪三大聯盟,成為非洲、東南亞集裝箱運輸樞紐港。
金融便利化水準進一步提升,南沙獲批跨境貿易投資高水準開放外匯管理改革試點,成為全國首批開展該項試點的四個自貿片區之一;與港澳合作更加緊密,2021年,廣東自貿試驗區實際吸引港澳投資額524億元,新設立港澳資企業2656家,佔全省吸引港澳資的33.8%;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提速,南沙戰略性新興産業蓬勃發展,汽車産業集群産值突破千億元,前海深港國際金融城入駐199家金融機構,持牌金融機構76家,橫琴已註冊科技型企業達1萬家,獨角獸培育入庫企業16家。
新一批15個最佳制度創新案例發佈
張勁松表示,省商務廳自貿辦今年新評選出的15個最佳制度創新案例呈現出以下特點。
聚焦企業實際需求,增強市場主體獲得感。前海推出“實施商事主體歇業登記制度”案例,企業在面臨天災、疫情等不可抗力的臨時困難而暫時無法開展經營活動時,允許企業向商事登記機關辦理歇業登記,保留主體資格,歇業期最長3年。
聚焦與港澳規則機制對接,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南沙推出“港澳工程專業人才職稱評價標準體系”案例,制定了內地首部關於港澳工程專業人才職稱評價標準體系文件,取得職稱證書的港澳人才享有與內地工程師相同的資質和待遇,目前首批16名港澳工程人才已在南沙獲得此項職稱證書。
聚焦數字化智慧化新技術運用,提升政務服務水準。橫琴推出“‘數字+規則’實現涉稅業務自動化審批”案例,橫琴稅務部門建立起了包含納稅信用等級、違章處罰、申報納稅等多重指標的審批規則數字化模型,實現常規高頻次涉稅業務自動化審批。
案例一:實施商事主體歇業登記制度
案例二:“信即辦”審批新模式
案例三:粵港澳大灣區組合港
案例四:跨境電商出口退貨“一站式”監管服務模式
案例五:“數字+規則”實現涉稅業務自動化審批
案例六:全流程整合式跨境稅費閉環服務新體系
案例七:深化資本項目、經常項目便利化改革
案例八:大宗商品交易“前海倉單”模式
案例九:基於區塊鏈的境外人士收入數字化核驗平臺
案例十:“工銀琴澳通”跨境金融服務
案例十一:“N+4+2”粵港澳司法規則銜接機制
案例十二:審查逮捕社會危險性量化評估機制
案例十三:國際化綜合式“智慧財産權+”服務
案例十四:港澳工程專業人才職稱評價標準體系
案例十五:構建港人港企黨群服務生態圈模式
13項外匯便利化改革措施在南沙自貿片區推出
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副行長蘇赟表示,2022年1月,經國家外匯管理局批准,人民銀行廣州分行率先在廣州南沙自貿區開展跨境貿易投資高水準開放試點,推出13項外匯便利化改革措施。截至2022年7月末,各類市場主體累計辦理試點業務2359筆,交易金額51億美元。
實施便利優質企業經常項目資金收付、支援銀行優化新型國際貿易結算、有序擴大貿易收支軋差凈額結算企業範圍、貨物貿易特殊退匯免於登記等4項經常項目便利化措施。截至7月末,南沙自貿片區辦理上述試點業務金額39.14億美元。
拓寬企業跨境投融資渠道,支援中小微高新技術企業一定額度內自主借用外債,開展合格境外有限合夥人(QFLP)和合格境內有限合夥人(QDLP)試點,穩慎開放跨境資産轉讓業務,開展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試點。截至7月末,南沙自貿片區已有3家企業取得QFLP試點資格,首批試點額度近38億元人民幣。
提升跨境投融資便利化水準,外商投資企業境內再投資免於登記,符合條件的非金融企業資本項目外匯登記直接由銀行辦理,擴大資本項目收入資金使用範圍,符合條件的企業自主選擇跨境投融資幣種,適度提高非金融企業境外放款規模上限。截至7月末,南沙自貿片區企業辦理上述業務金額11.88億美元。
2021年南沙分撥中心貨值超過400億元
海關總署廣東分署一級巡視員梁金成表示,海關積極推進廣東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創新監管模式,支援打造自貿區物流樞紐。以自貿試驗區蛇口港、南沙港為樞紐港,持續推進“大灣區組合港”“灣區一港通”模式試點,將樞紐港和珠江沿江及內河支線港視為同一港口,允許企業在支線港口直接辦理海關查驗、放行、交還箱等手續,提高碼頭場地和集裝箱轉運率。2022年上半年,該模式累計運輸超過12萬標箱。
實施措施疊加,支援打造綜保區物流中心。在南沙綜合保稅區創新實施“保稅貿易分撥中心倉”監管模式,允許企業將一般貿易、保稅物流、加工貿易等不同狀態貨物同倉存儲、自主分撥。2021年南沙分撥中心貨值超過400億元。
優化監管服務,促進新型貿易業態發展。實施跨境電商出口商品退貨監管新模式,允許跨境電商出口退貨商品進入綜保區分揀、儲存後再根據需要進行銷售,解決跨境電商零售出口商品退貨難的問題,每年為企業節省成本超過5000萬元。
南沙成功落地合格境外有限合夥人試點
廣州市南沙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魏敏表示,《南沙方案》的發佈,使南沙迎來又一重大戰略利好。南沙已在自貿片區內,率先出臺了對標RCEP/ CPTPP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試點。近年來,南沙加快創建國際化人才特區,獲批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今年以來南沙金融創新持續發力,獲批全國首批跨境貿易投資高水準開放試點、氣候投融資試點,成功落地合格境外有限合夥人(QFLP)試點。
持續推進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綜合保稅區建設,緊抓RCEP機遇,推動船公司在南沙新增航線和運力,提高外貿航線數量品質。目前,南沙港集裝箱碼頭、南沙港鐵路、大灣區機場共用貨運中心已與大灣區內相關設施實現全面功能銜接。南沙著力打造高水準對外開放門戶樞紐,連續多年高品質舉辦CNBC全球科技大會、國際金融論壇(IFF)全球年會等重要活動,為各行業企業提供交流平臺,共用大灣區優勢産能産業資源。
前海支援和便利港企港人聚集發展
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黨工委委員、前海管理局副局長王錦俠表示,前海支援和便利港企集聚發展,構建港企集聚發展政策體系,出臺金融、專業服務、商貿物流、産業集聚等産業政策;建設深港合作重大平臺,前海深港國際金融城簽約入駐199家金融機構,港資外資佔三成;前海註冊港資科技企業2555家,培育港資“專精特新”小巨人和中小企業7家;建設“前海港澳e站通”,推出“深港通註冊易”等一批跨境政務便利化舉措,在香港和澳門分別設立了“前海港澳e站通”服務網點,提供“註冊易”“辦稅易”“社保通”等223項服務。
支援和便利港人集聚發展,量身打造創業平臺,建成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北區,拓展香港青年創業空間至13.9萬㎡,累計孵化香港創業團隊335家;實施港澳青年招聘計劃,去年以來發動騰訊等355家企業,發佈4104個工作崗位,促成245名港澳青年簽訂就業協議;一站式提供451項人才服務,開展100項人才活動,發放港澳青年專項扶持資金,助力香港青年快速融入粵港澳大灣區。
橫琴全力推進“澳門新街坊”項目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委會副主任符永革表示,橫琴全力推進“澳門新街坊”項目,同步建設項目配套的學校、長者服務中心等民生設施,可為超萬名澳門居民服務。澳門居民可免費享受14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首創“連鎖便利店+藥店”模式,在橫琴便利店可購買乙類非處方藥。
搭建並試運作粵澳跨境數據驗證平臺,推動跨境數據有序流動。支援合作區企業、科研機構便捷訪問國際網際網路。聚焦四大産業,掛牌以來已有13個高新科技重大産業項目集中簽約。掛牌以來至今年6月底,共辦理跨境人民幣結算金額達2284.17億元。“跨境理財通”成功落地,橫琴跨境理財通跨境收支約3020萬元。
“一線”橫琴口岸二期工程建設全面展開,5個“二線”通道及7個海關監管作業場所建設全力推進,年底將具備封關運作條件。全面放開澳門非營運小客車入出配額,逐步推動澳門機動車便利入出橫琴。
(文/劉林明、圖/廣東省政府新聞辦、劉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