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 > 要聞

廣州市城市基礎設施發展“十四五”規劃新聞發佈會正式召開

發佈時間:2022-06-24 09:51:16  |  來源:中國網粵港澳大灣區頻道  |  作者:陳寧寧  |  責任編輯:

6月13日,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召開廣州市城市基礎設施發展“十四五”規劃新聞發佈會(2022年總第66場),請廣州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陳旭、廣州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林恩雪、廣州市工業和資訊化局副局長李明、廣州市水務局副局長鄒小江、廣州市交通運輸局總工程師馬從波、廣州市消防救援支隊副支隊長段宇飛出席發佈會,介紹廣州市城市基礎設施發展“十四五”規劃,並回答記者提問。

廣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陳旭:

大家好!

今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基礎設施建設,就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進行了全面系統部署。

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強調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要統籌發展和安全,優化基礎設施佈局、結構、功能和發展模式,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打下堅實基礎。會議要求,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立足長遠、適度超前、科學規劃、多輪驅動等原則,統籌推動基礎設施體系建設。

5月25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全國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要求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特別強調基礎設施等方面的有效投資空間還很大,對於論證多年、具備開工條件的項目要抓緊推進,更好地發揮有效投資的帶動作用。

作為國家中心城市,廣州始終堅決貫徹落實國家關於基礎設施高品質發展要求,高度重視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堅持系統謀劃、統籌推進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建設。結合市“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部署,市發展改革委牽頭組織編制了《廣州市城市基礎設施發展“十四五”規劃》,按照“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佈局、整體性推進”思路,系統謀劃基礎設施體系規劃和項目佈局,提出了廣州基礎設施近、中、遠期發展目標、戰略導向和規劃建設任務。《規劃》主要包含發展基礎、總體要求、主要任務、保障措施等四個部分。

發展基礎部分主要總結“十三五”工作成效,分析“十四五”時期我市基礎設施建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十三五”時期是廣州基礎設施穩步推進的重要時期,面對錯綜複雜的國內外形勢和發展方式根本轉變的要求,廣州抓住實施“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重大戰略機遇,努力推動交通樞紐功能全面增強,資源保障能力顯著提升,生態環境品質大幅改善,安全設施韌性不斷加強,現代化城市基礎設施開啟了邁向高品質發展的新階段,一系列指標在全國乃至世界領先:2020年白雲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首次居全球第一、廣州港貨物和集裝箱吞吐量穩居世界前列、地鐵通車總里程位居全國第三並實現“區區通地鐵”、高速公路密度全國領先、全面消除建成區147條黑臭水體、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但同時我們也清醒看到,基礎設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突出,綜合交通佈局尚存短板、資源保障能力有待提升、生態環境保護建設仍需完善、安全韌性城市建設有待加強,必須在“十四五”時期進一步加大創新力度,加強供給保障,進一步推動基礎設施高品質發展。

總體要求部分主要是明確“十四五”時期基礎設施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十四五”時期,是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鞏固城市發展位勢的關鍵階段。我市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廣州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按照立足長遠、適度超前、科學規劃、多輪驅動、注重效益的原則,推動基礎設施高品質發展,構建集約高效、經濟適用、智慧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發展目標是到2025年,傳統和新型、地上和地下基礎設施網路體系佈局更加完善,運作效率、整體效益和服務品質顯著提升,基本形成與國際大都市相適應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有力支撐城市空間拓展和功能提升;展望2035年,廣州將全面建成具有全球競爭優勢的高品質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為建成具有經典魅力和時代活力的國際大都市提供重要支撐。

主要任務部分是《規劃》最核心的內容,一共提出了四大方面的發展任務。一是建設更強輻射的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圍繞基本建成全球重要交通樞紐目標,加快實施白雲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南沙港區國際通用碼頭、“五主四輔”鐵路客運樞紐等重大項目,打造全球領先國際航空樞紐、高水準國際航運樞紐、世界級鐵路樞紐、華南公路主樞紐、現代化公交都市,基本實現“123齣行交通圈”(即: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 1小時直達、與廣東省其他城市 2小時通達、與全國主要城市 3小時覆蓋),構建“暢通全市、貫通全省、聯通全國、融通全球”的廣州綜合立體交通網。二是構建更為可靠的資源保障體系。加快佈局新型基礎設施,系統提升城市供水、供電、供氣的供給能力和服務品質,統籌地下綜合管廊等地下基礎設施建設管理,有力保障生産、生活資源供應。到2025年,將建成5G基站約8萬座,電力自給率達到50%以上,供水品質和服務邁入全國前列。三是營造更加優美的城市生態環境。加強水污染防治,強化垃圾處理,高水準推進園林城市建設,構建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廣州。到2025年,全市域生活污水收集全覆蓋,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危險廢物安全貯存、處置、綜合利用率達100%,醫療廢物集中處置率達100%,每人平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7.5平方米。四是構築更具韌性的安全防護設施。鞏固防洪排澇工程體系,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完善應急避護、公共消防設施,提高綜合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建設安全韌性城市。到 2025年,防洪(潮)排澇體系更加完善,消防站轄區消防救援力量全覆蓋,市每人平均應急避護面積達到1.5平方米,市、區、鎮街、村(居)室內外應急避護場所覆蓋率達100%。

為完成上述規劃任務,保障措施部分明確要完善規劃實施機制、狠抓項目落地實施、保障項目建設用地、推進投融資體制創新、健全建設運營管理機制。同時,按照工作任務清單化項目化的要求,梳理出“十四五”期間將全力推進的300項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總投資估算約20400億元,“十四五”時期計劃投資約9500億元,將為《規劃》的有效實施提供有力支撐。

本《規劃》的創新之處主要包括兩方面:

一是在規劃佈局上注重系統謀劃、深度融合。《規劃》充分銜接國家、省關於基礎設施高品質發展總體部署,結合我市實際,從綜合交通、資源保障、生態環境、安全防護四個方面對城市基礎設施進行了系統性規劃佈局,既統籌推動交通、能源、水務等傳統基礎設施,也部署了5G、工業網際網路等新型基礎設施;同時注重地上和地下基礎設施的有效銜接,切實發揮基礎設施的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作用。二是在規劃實施上注重落地生根、形成實效。按照“規劃引導重大項目建設,重大項目實施促進規劃落實”的思路,圍繞基礎設施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篩選出一批産業關聯度高、帶動能力強、社會經濟效益大的基礎設施領域重大項目,納入《規劃》全力推進實施。同時,為落實《廣州市關於支援社會力量參與重點領域建設的指導意見》精神,《規劃》提出要綜合運用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産投資信託基金(REITs)、特許經營,以及公共交通為導向(TOD)和生態環境為導向(EOD)綜合開發等多種方式,積極鼓勵和引導社會投資參與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運營,為各類市場主體依法平等參與基礎設施發展提供寶貴機遇。

各位朋友,推動城市基礎設施高品質發展是經濟社會邁向新時代高品質發展的戰略支撐和先行引領,也是城市高效運作和健康發展的物質基礎。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和全國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加快實施《規劃》,更好發揮基礎設施穩增長、促投資、優結構、惠民生的重要作用,為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打造國內大迴圈的中心節點城市和國內國際雙迴圈的戰略連結城市提供堅實支撐。相信在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未來廣州城市基礎設施一定會供給更優、品質更好、效率更高、韌性更強!

我就介紹這麼多,謝謝大家!

廣州市消防救援支隊副支隊長馬從波:

“十四五”期間,全市消防工作將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確保我市火災形勢持續穩定為目標,以推動消防工作高品質發展為主線,通過開展“九大任務”(健全消防安全責任體系、強化消防安全治理、完善消防基礎設施、加強基層消防安全管理、強化消防法制監督效能、鍛造新時期消防救援隊伍、提升災害事故處置能力、加強消防裝備和戰勤保障、建立消防文化體系),實施“七大工程”(消防站建設、綜合消防訓練與戰勤保障基地(學校)建設、消防力量建設、消防裝備建設、火災調查實驗室建設、“智慧消防”建設、消防安全文化體系建設),實現全市火災形勢持續穩定、消防治理體系更加牢固、城市火災風險明顯降低、消防基礎設施夯實完善、應急救援能力全面提升、消防安全素質明顯提高“六大目標”,為廣州加快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提供更加堅實有力的消防安全保障。消防基礎設施建設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內容:

一是織密消防執勤站點佈局,提升消防應急救援能力。

按照“全市綜合統籌、各區具體負責、相關部門聯動”的建設機制,在“十四五”期間推動78個城市消防站和3個綜合訓練與戰勤保障基地(學校)建設,達到十萬人口擁有消防救援站不少於1.7個的目標,逐步實現消防救援力量全覆蓋。在織密站點佈局的同時,結合廣州災害事故特點和“全災種、大應急”消防職能任務拓展需要,推動航空、海上、水上、軌道等特種專業消防站建設,完善專業功能配套,提升各類災害事故應急救援能力。

二是完善公共消防供水設施,加大消防水源管理力度。

完善市政消火栓建設機制,按照“四同步”原則,市政消火栓與新建道路同步可行性研究、同步立項投資、同步施工建設、同步投入使用。強化大數據、物聯網等高新科技在消防工作中的應用,推廣智慧消火栓建設,逐步實現消火栓定位、水量水壓數據遠傳、報警、後臺監控等功能全覆蓋,為滅火救援提供有力支撐。利用河流湖泊、水庫等多種水源,結合城市各項建設、水系整治設置吸水井、取水碼頭、蓄水池等消防取水設施,保障城市和森林火災撲救需要。

三是推動消防安全整治工程,夯實消防安全保障。持續推進打通消防“生命通道”行動,建立消防車通道聯合執法管理機制,開展安全疏散設施、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綜合治理,逐個社區、行政村、住宅區、“城中村”建設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場所。聚焦老舊小區、城鄉結合部、物流倉儲等突出風險地區以及鄉村火災防控,升級改造消防設施。推動建設基層消防網格資訊化管理平臺、火災監測預警預報平臺,建成消防物聯網監控系統、城市消防大數據庫、消防科普體驗中心及鎮(街)、社區、農村消防微體驗點。

記者:

請問目前我市在資訊基礎設施建設上情況如何?下一步將重點聚焦哪些方面的佈局?

廣州市工業和資訊化局副局長林恩雪:

謝謝你的提問。

近年來,廣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數字中國的重要講話精神,積極落實中央網路強國部署,緊抓國家5G等新型資訊基礎設施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全力發揮國內三大通信樞紐核心優勢,加快5G、千兆光纖等新技術佈局,在資訊基礎設施發展方面取得了較大領先優勢。一是雙千兆網路建設取得先發優勢。全市累計建成5G基站超6.7萬座,實現街鎮一級的5G網路全覆蓋,5G基站建設自2019年起持續保持全省第一。截至2022年一季度,全市共有固定寬頻接入端口1352萬個,其中光纖端口1301萬個,多個寬頻建設指標多年蟬聯全省第一,2021年底,廣州獲評全國首批“千兆城市”。二是匯聚交換能力國內領先。廣州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是國內5大頂級節點之一,接入二級節點達34個,接入二級節點的企業超5448家,標識註冊量超107億。中國廣電在穗落戶700兆 5G核心網華南節點。黃埔區建成省內唯一的IPv4域名根鏡像伺服器,南沙區部署了華南唯一的國際IPv6根伺服器,有力支撐了廣州乃至粵港澳大灣區的下一代網際網路規模部署。目前,廣州訪問國際網際網路的綜合性能位居全國最前列,其中時延指標全國第一。三是城市計算水準排名前列。數據中心機架規模全國第三,全市在用數據中心70個、設計機架規模約25.7萬個,在黃埔、天河、番禺、南沙等區形成集聚。廣州人工智慧融合賦能中心等新型算力設施相繼佈局,廣州超算中心加速升級,廣州城市綜合算力排名全國第三。

資訊基礎設施是數字經濟的關鍵和基礎,下一步,我們將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一是持續打造全國領先的雙千兆網路。重點推動市內700兆、900兆 5G基站建設,持續推進高價值、高流量區域的5G網路深度覆蓋,率先建成“高低頻結合”5G網路。有序推進10G-PON光線路終端設備部署,加快全光接入網向用戶端延伸。二是謀劃提升樞紐核心功能。加快中國廣電700兆5G核心網華南節點、南沙IPv6根伺服器等核心交換設施建設,推動廣州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擴能增效,提升廣州頂級節點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廣州對粵港澳大灣區及周邊的網路輻射能力。三是推動城市算力高品質發展。加快廣州人工智慧融合賦能中心等高性能算力設施建設,推動廣州超算中心升級,強化AI計算等新型算力供給,同步強化數據中心發展引導,有序推進數據中心綠色、高品質發展。

回答完畢,謝謝。

記者:

李局您好!近年來尤其是“十三五”期間,廣州市圍繞水污染治理集中發力,全市河湖水環境品質取得了較大改善,許多過去人們“避而遠之”的黑臭河涌現在變成了碧波盪漾的景觀帶,治水成效得到了市民群眾的高度認可。在此基礎上,廣州市在“十四五”及今後一段時期,對水務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方向及重點任務是如何謀劃的?

廣州市水務局副局長李明:

謝謝您的提問。在“十四五”及今後一段時期,我們將治水工作由水污染治理為主向水資源、水安全、水環境、水生態等流域要素協同治理、統籌推進來轉變,努力實現廣州市水務高品質發展。重點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水資源配置要優化。

進一步鞏固“西江、北江、東江、流溪河”的“四源共濟”水源格局,統籌實施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南沙段)、北江引水工程、西江引水中途泵站工程等跨市域引調水項目以及牛路水庫續建、沙逕水庫新建、南大水庫擴容以及大封門水庫擴容等本地水源項目,全面提高水資源配置能力。

進一步加強我市各供水系統間互聯互通,重點推進北部水廠擴容及“西水東調”輸水幹線建設,實現東部地區少水缺壓時可使用西江取水進行補給,提升供水網路整體韌性。到2025年,全市總供水能力達到955萬立方米/日以上。

進一步提升供水品質和服務,加快實施老舊及高風險供水公共管網更新,完成老舊小區二次供水設施和農村供水設施改造任務,全面整合全市現有供水單位,建立統一的供水服務標準和全流程網辦服務平臺。到2025年,市政供水水質綜合合格率持續保持在99.9%以上。

(二)水安全保障要強化。

進一步強化流域整體洪潮防禦能力,統籌實施全市江海堤防鞏固提標,南部推進大灣區(廣州市)堤防鞏固提升及生態海堤建設,北部推進流溪河及兩涌一河堤防系統完善工程及潖江蓄滯洪區工程建設,東部推進東江北幹流及增江堤防達標加固,中心城區做好城區堤防查缺補漏。

進一步加強片區排水防澇能力,以海綿城市理念為統領推進水安全韌性城市建設,打造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範城市。老城區結合更新改造,抓緊補齊防澇設施短板,對歷史易澇點開展針對性治理,力爭儘快清零;新城區強化規劃源頭管控,建設項目全生命週期落實海綿城市要求,科學佈置排水調蓄設施,加強豎向設計,剛性管控河湖空間。到2025年底,全市建成區40%以上的面積(以2019年為水準年)達到海綿城市建設要求。

(三)水環境治理要深化。

進一步深入推進源頭治污攻堅,繼續推進排水單元達標建設,落實單元內排水設施“四人到位”機制,有序實施排水監管“進小區”。繼續攻堅合流渠箱清污分流改造,實現“污水入網、清水入河”。至2025年,全市排水單元達標建設比例達90%以上,443條合流渠箱基本實現常態化開閘。

進一步提升污水收集處理能力,按照“集散結合、適度分散”的原則,中心城區謀劃新建海珠西部凈水廠,週邊城區結合人口和産業佈局,重點推進廣州南站商務區、知識城創新型中央商務區、明珠灣區起步區等重點區域污水處理廠新(擴)建工程,同步實施污水主幹管及配套公共排水管網建設。到2025年,全市污水處理能力達到865萬噸/日,“十四五”期間新增污水管網2700公里。

進一步加強排水精細化管理,“一廠一策”推進污水收集率和污水處理廠進水濃度“雙提升”,完善廠網河一體化運維機制,深入開展污水廠網聯調聯控,規範工業企業排水管理。到2025年,全市污水集中收集率達到85%以上並穩步提升。

我們將繼續深化河湖長制,緊緊圍繞水務高品質發展的要求,朝著建設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的目標踔厲奮進,謝謝大家!

記者:

路通人和百業興,如今的廣州有世界一流的空港、海港、四通八達的軌道交通和公路路網,生活在廣州的人們切身感受到便捷交通給出行帶來的新變化。請您談談“十四五”期間廣州在推進交通強市建設方面有哪些重點交通項目值得期待?

市交通運輸局總工程師鄒小江

謝謝這位媒體朋友的提問。

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市交通運輸局通過科學規劃、攻城拔寨、精細管理,在強化聯通世界、通達全球的國際綜合交通樞紐能級“硬連通”上持續發力,在加快引領大灣區交通互聯互通優化運輸服務保障“軟實力”上下功夫,為廣州打造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提供有力支撐。下面,我從四個方面介紹“十四五”期間推進更高水準交通強市建設的情況。

一是高水準推進不同層次軌道項目落地實施。加快推進在建的11號線等10條地鐵線路,新塘經白雲機場至廣州北站項目新塘至機場T2段、廣州東至花都天貴城際、芳村至白雲機場城際等8條城際鐵路,廣州鐵路樞紐新建廣州白雲站(棠溪站)、廣汕鐵路、廣湛鐵路等5個國鐵項目,白雲(棠溪)站綜合交通樞紐一體化工程、白雲機場T3交通樞紐軌道交通預留工程、鎮龍站綜合交通樞紐一體化工程等9個軌道綜合樞紐建設。積極推動廣州與灣區城市互聯互通,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

二是高起點推進大灣區高快速路網互聯互通。強化珠江口東西兩岸銜接,加快蓮花山通道、獅子洋通道、深中通道建設,謀劃海鷗通道。強化南沙自貿區對中心城區及粵西區域的聯繫,提升南沙港區輻射能力,加快南中高速、黃埔至南沙東部高速建設。增加廣佛骨架型通道容量,推進佛清從高速公路北段、清南高速、惠肇高速(白雲至三水段)、佛山一環南段東延線建設。強化廣州與珠江口東部城市銜接,加快增佛高速、惠肇高速(惠城至增城段)建設,謀劃廣深高速改擴建、增莞番高速。提高北向湘贛出省通道容量,加快廣連高速、G4京港澳高速粵境段改擴建、街北高速改擴建工程。

三是高標準推進市域高等級路網結構完善。一是完善市域骨架路網建設。推動車陂路北延線、車陂路過江隧道、火爐山隧道(一期、二期)、城市快捷路(東沙—石崗隧道)、如意坊隧道等項目,在環城高速與內環路之間打造新的快捷環路系統。二是加密城市道路過江通道。加快建設魚珠隧道、會展西路過江隧道、臨江大道—閱江路過江隧道、沙魚洲隧道、化龍—開發區西區過江通道,助力珠江沿岸高品質發展。三是推進跨市域的道路互聯互通建設。推進廣佛出口放射線(二期)、沉香大橋、廣佛大橋系統工程、玉蘭路—港口路過江通道等項目建設,支撐廣佛全域同城化發展。四是加快交通樞紐周邊道路建設。重點推進東曉南路-廣州南站連接線南段、海珠灣隧道等項目。

四是高品質推進公共交通服務體系升級。一是大力推進公共交通均等化。加快推進構建“中心區以地鐵為主、公交為輔,週邊區以公交地鐵接駁組團式出行”的公共交通體系,實現公交、地鐵兩網融合發展。積極探索拓展定制公交、便民服務車等多樣化、多層次的公共交通出行服務,更好地滿足市民出行需求。二是大力發展智慧交通。逐步推進公交、計程車領域的自動駕駛示範應用和商業化運營,探索出行服務的新模式,支援南沙、黃埔、花都等自動駕駛示範區建設,支援頭部企業聚集發展,進一步提升廣州自動駕駛産業競爭力。三是大力發展綠色交通。研究制定交通領域碳達峰碳中和實施路徑,統籌群眾出行、交通運輸、能源消費,推廣新能源、智慧化、數字化、輕量化交通裝備,鼓勵引導綠色出行,加快形成綠色低碳交通運輸方式。

下一步,市交通運輸局將堅持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運輸服務管理“雙輪驅動”,加快建設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打造人民滿意、保障有力、全國前列的交通強市!

我的回答就到這裡,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