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 > 要聞

零距離聆聽航太育種科普知識

發佈時間:2022-05-30 09:38:33  |  來源:中國網粵港澳大灣區頻道  |  作者:陳寧寧  |  責任編輯:

為進一步普及科學知識,開展群眾性科普活動,大力弘揚科學精神,推進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科普宣傳和科技創新惠及於民,27日,由廣州市文明辦指導,廣州市越秀區委宣傳部、廣州市越秀區文明辦、廣州市越秀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廣東省科學院智慧製造研究所、廣州市越秀區教育局、廣州市越秀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總隊聯合主辦的2022年廣州市(越秀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科普宣傳月主會場活動在廣州市越秀區舊部前小學開展。

全國率先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青少年實踐的課程化研究

科技是國之利器,教育是國之重器,少年是國之未來。青少年科普教育是提升科學素養和創新精神的打底工程,對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活動中,廣州市越秀區正式啟動新時代文明實踐青少年實踐的課程化研究課題。

近來年,廣州市越秀區持續發揮全省首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科學實踐基地陣地作用,聚焦新時代文明實踐科學實踐對中小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提升,以研學實踐課程作為科學普及與實踐體驗的支撐,率先提出新時代文明實踐青少年實踐的課程化研究課題。“我們邀請優秀科學家深入越秀地區的中小學校開展科普講座,讓青少年與科學家面對面交流,通過研學實踐讓青少年在收穫知識的同時感受科學家的人格魅力和不斷探索、勇於創新的科學精神。通過啟動新時代文明實踐青少年實踐的課程化研究課題,給同學們提供系列新時代文明實踐課程,激發青少年對航太科技等科學知識的興趣,在孩子們心中播下一顆渴望探索未知宇宙的科學種子,教育他們學習中國科學家不畏艱難險阻、攻堅克難的探索精神。”廣州市越秀區文明辦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據了解,課題組後續將整合各方資源,深入探索新時代文明實踐課程化的價值意蘊與實踐路徑,以此提升科學普及與實踐體驗結合教學的生動性和時效性。

科學大咖面對面,助力新時代文明實踐科技研學常態化

此次活動特邀廣東省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科普講師團成員、華南農業大學原副校長、國家植物航太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十二五”國家86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陳志強教授,對全區中小學生開展“我國植物航太育種的現狀及展望”專題授課。

“什麼叫航太育種”“種子在太空中如何生長”......在現場互動環節中,舊部前小學的同學們積極踴躍提問。陳教授除了一一耐心細緻的解答外,還寄語現場的同學們要敢於為自己的“科學夢”插上翅膀,將來要飛向太空,破解科技難題。

據了解,這樣的“與專家面對面”的交流,是越秀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科學實踐基地嘗試打破時空,依託專家院士、科普基地、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科研院所重點實驗室以及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等陣地,探索新時代家校社協同科普新路徑的創新實踐。後續,廣州市越秀區將以“先進人物進校園”“科普研學在身邊”等研學方式,進一步拉近同學們與科技前沿的距離。講好留學歸國青年學者故事,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

活動中,主辦方邀請了廣東省科學院智慧製造研究所歸國青年學者秦昊博士分享了他熱愛祖國,學成歸國投身祖國科研事業的歷程,給小學生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思政課,用科學家精神涵養新時代的青少年。

“歸國後,我一方面繼續開展在智慧設計方面的學術研究。另一方面,根據國家和廣東省的戰略需求,開展智慧製造方面的科研和産業化應用。”秦昊説道,“同時,我也積極開展各項科普活動,把我們的研究成果介紹給廣大市民和青少年,提高大家對科學技術的認識與興趣,鼓勵更多的人投身到祖國的科研事業當中。”

據了解,作為廣東省首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科學實踐基地,廣東省科學院智慧製造研究所將結合工作實際,持續發揮國家級實驗室的産教融合作用,用科學家精神涵養新時代青年學生,激發他們投身科研事業的熱情,為我國科技事業的發展和創新人才的培養提供豐沃土壤。

健全多層次科普體系,創新大科普生態

自2020年5月廣東省首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科學實踐基地落戶廣東省科學院智慧製造研究所以來。至今已面對廣大市民開展了形式豐富多樣的線上線下科普、研學活動及技術培訓近60場次,受眾人數超過500萬人次。

“後續,我們將充分配合越秀區,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科學實踐基地科普主陣地作用,利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創新構建多層次科普體系,撬動社會力量,加大科普投入,豐富科普形式,不斷激發全民創新創造熱情。注重面向青少年科普實踐教育,重視提升青少年科學素質,大力推動開展青少年科普工作,以‘大科學家攜手小科學家’的形式,點亮科創大夢想。”廣州市越秀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科學實踐基地相關負責人介紹道。(文/陳寧寧 供圖/胡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