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 > 要聞

廣州南沙區召開《試點措施》宣講會

發佈時間:2022-01-18 13:33:29  |  來源:中國網粵港澳大灣區頻道  |  作者:李莉  |  責任編輯:

中國網廣州1月17日訊  1月17日,廣州南沙區召開《南沙自貿片區對標RCEP CPTPP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試點措施》(以下稱《試點措施》)宣講會。商務部駐廣州特派員辦事處副特派員謝瑩、南沙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謝偉及南沙區創新工作局、商務局、市場監督管理局、口岸工作辦公室、工信局、農業農村局、南沙海關、南沙區貿促會等有關部門負責人出席了宣講會,向到場的企業、智庫代表和媒體介紹和解讀了《試點措施》相關情況。

搶抓RCEP協定生效機遇,加大自貿區壓力測試力度

2022年1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即RCEP已正式生效。在此之前,2021年9月中國正式申請加入CPTPP協定,11月又正式提出申請加入《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協定》(DEPA),向世界傳遞了我國積極參與構建國際貿易新規則的和擴大開放的強烈信號。廣州南沙區承載了國家級新區、自貿試驗區、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等多重國家戰略功能,近年來産業發展步入快車道,制度創新成效卓著,充分具備率先對標國際經貿規則開展壓力測試的工作基礎和優勢條件。《試點措施》的制定發佈,是南沙自貿片區響應國家戰略,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要在更高水準上擴大開放,高標準建設廣東省自由貿易試驗區,打造高水準對外開放門戶樞紐”的指示精神,為國家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探索突破口和新路徑的積極行動。

廣州南沙承載了國家級新區、自貿試驗區、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等多重國家戰略功能

全國首個對標RCEP、CPTPP雙協定的自貿區整合性創新舉措

南沙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謝偉現場發佈了《試點措施》他表示,《試點措施》是全國首個以RCEP、CPTPP雙協定為對標標的制定的自貿試驗區整合性創新舉措,體現了南沙自貿片區在對標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上的先行一步,將是南沙區率先實施更高水準制度型開放的綱領性文件。南沙自貿片區管委會高度重視措施制定工作,堅持以遵循戰略安排、聚焦國家關切、務求精準對標、服務企業需求、凸顯南沙特色為指導思想,組建了包括區內22個部門,3家智庫機構和若干區內企業在內的工作專班,並得到了商務部自貿港司和廣東省自貿辦的大力指導支援,集聚了各方智慧,回應了各方需求。《試點措施》的出臺,是南沙區探索走出的一條整合性改革新路,有力彰顯了南沙區新時代改革開放試驗田作用。

聚焦國家關切的六大領域,精準對標出臺17條措施

謝偉介紹,《試點措施》聚焦國家高度關切的貿易自由便利、投資自由便利、要素流動便利、金融服務、競爭政策和綠色發展6大領域,精準對標RCEP CPTPP條款,提出17條先行先試措施。

創新海關監管模式,用好原産地政策。在貿易自由便利領域,RCEP、CPTPP協定除約定成員國之間的關稅減讓政策外,對各國貨物貿易口岸效能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並制定了新的原産地規則。對此,南沙區採取4項措施:“探索簡化海關程式,提升港口、口岸資訊化、自動化水準”,“深化綜保區監管方式創新,試點更加開放的一線監管政策”,“加強與各國港口、海關對接合作,加快資訊互認、互聯進程”,“依託全球溯源中心,用活用好原産地累積原則,探索企業原産地自主聲明新模式”。

廣州南沙精準對標RCEP CPTPP條款,提出17條先行先試措施,探索簡化海關程式,提升港口、口岸資訊化、自動化水準

探索外資服務業準入,強化負面清單模式配套改革。

在投資自由便利領域,對標協定在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智慧財産權保護、商事爭端等方面約定的更高標準,南沙區將“探索放寬服務業外資市場準入限制”、“進一步完善商事制度,深化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的配套改革”、“創新貿易智慧財産權保護方式,打造智慧財産權侵權預警機制”、“引領全球網際網路仲裁領域國際技術標準制定,打造國際商事爭端機制灣區品牌”,推動打造更加公平、透明、穩定的國際化營商環境,為境外投資者提供從準入到經營、從知識創新到法律服務的全面保障。

推動數據安全有序流動,優化人才集聚輻射環境

在要素流動領域,南沙區對標協定數據流動、資訊傳輸和人員流動條款,採取“建設離岸數據中心、爭取國家支援開展數據跨境傳輸安全管理試點”及“先行先試更加便利的自然人跨境流動機制”等措施,率先探索打造數字貿易發展新模式和國際數據合作治理新規則,同時依託南沙國際人才特區積累人才集聚新經驗。

發展離岸貿易,提升跨境投融資便利。

在金融服務領域,南沙區對標協定“金融服務”和“跨境服務貿易”等條款,以離岸貿易和跨境投融資為兩大抓手,“以離岸貿易帶動離岸金融發展,探索打造南沙離岸貿易試驗區”,“促進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提升本外幣兌換和跨境流通使用便利度”,推動打造離岸貿易産業集群,助力我國掌握商品全球定價權,同時深入探索自貿區金融監管創新,推動區域金融合作。

廣州南沙探索發展離岸貿易,提升跨境投融資便利

推動競爭中立,探索國企改革。在競爭政策領域,南沙區對標協定“競爭政策”相關條款,秉承競爭中立原則和精神,“推動確立競爭政策基礎性地位,探索以競爭中立為核心打造公平的外部市場競爭環境”,“探索國有企業分類管理與改革,提升國有企業在國際經貿往來中的競爭力”,為我國進一步強化公平競爭的國際形象開展路徑探索。

探索低碳經濟,發展綠色農業。在綠色發展領域,響應當前全球節能減排的大背景和國家低碳經濟戰略,加強與RCEP成員國在農業領域的合作,南沙區對標協定環境條款,採取“發展低碳經濟、綠色經濟,探索打造綠色自貿區”和“加強現代農業國際交流合作和規則對接,探索打造綠色農業自貿區”兩條措施,為打造低碳經濟下的新發展模式,培育農業國際競爭合作新優勢探路先行。

隨後,南沙海關、南沙開發區商務局、市場監督管理局、口岸工作辦公室的主要負責人分別就海關監管改革、外商投資負面清單、智慧財産權保護、公平競爭、離岸貿易等媒體關注的領域和措施進行了詳細解讀。

南沙企業:對用足用好協定紅利充滿期待

在場的沙多瑪(廣州)化學有限公司的企業代表表示,RCEP在2022年1月1日生效後,公司在廣州市貿促會及南沙區的大力協助下獲簽了RCEP項下全國首批廣東省首份原産地證,並在廣州海關及南沙海關的指導下成為廣州首批通過經核準出口商的認定企業之一。《試點措施》裏關於貿易和投資自由便利方面的條款對公司十分重要,也熱切希望未來能加入新型離岸貿易白名單中,在南沙區各項創新舉措中率先嘗試。。

2022年1月1日,南沙自貿區企業沙多瑪(廣州)化學有限公司獲簽RCEP項下全國首批廣東省首份原産地證。通訊員供圖

廣東卓志跨境電商供應鏈服務有限公司認為RCEP生效和《試點措施》將促進進口業務的多元化,特別是資源型品類會迎來爆髮式增長,南沙區作為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將迎來又一發展良機。另一方面,卓志在南沙區的優品分撥中心,依託南沙區首創的全球溯源中心數字經濟公共基礎設施優勢,實現了立足南沙,服務全球國際貿易的內聯外通和業務承載。留意到《試點措施》中全球溯源中心在原産地規則等領域的新應用,也對下一步繼續推動貿易模式從傳統供應鏈服務向全球貿易配給服務的轉變充滿信心。

廣州海關所屬南沙海關關員在南沙保稅港區的跨境電商倉庫巡倉監管 (葉兆權 攝)

專家視角:國家格局,南沙特色

商務部研究院外貿所所長梁明表示,近年來南沙自貿片區3項創新成果入選商務部最佳案例,積極實踐跨境電商、飛機融資租賃、藝術品保稅進口等外貿新業態新模式,以創新帶動産業高品質發展的示範引領作用逐步顯現。《試點措施》有利於南沙自貿片區充分利用協定簽署機遇,將改革開放推向縱深,在我國加快打造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貿區網路過程中發揮更大的改革開放試驗田作用。

天津財經大學教授、天津市自貿區研究院執行院長劉恩專認為,《試點措施》具備三大特色,一是精準對標;二是具有國家格局;三是獨具南沙特色;如南沙全球溯源體系的共建共用機制就帶有顯著功能性,能夠成為落實RCEP貿易便利化和自由化的一體化共用平臺。

中山大學自貿區研究院院長符正平認為,南沙《試點措施》符合中央對自貿試驗區建設提出的“更大力度”與“高品質發展”新要求,在加快制度型開放方面明確了創新探索方向,聚焦對標RCEP和CPTPP的突出難題,著眼貿易和投資便利化“雙輪驅動”,把握數字經濟、貿易智慧財産權保護等新趨勢新熱點,力圖用繡花功夫建設更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營商環境,推動南沙自貿片區以更高水準開放助力新發展格局。

搭乘原産地規則和農業領域開放東風,推動跨境數據流動

南沙農業農村局表示,南沙區正在加快打造現代特色農業産業集群,南沙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申報工作也在積極推進。隨著RCEP協議的生效,成員國之間農業領域進一步開放,南沙現代農業、食品産業發展迎來東風。南沙區將充分利用好自貿區、綜合保稅區的政策優勢和大灣區糧食分撥中心、種業博覽會、漁業峰會等涉農對外開放平臺,打造農産品國際貿易樞紐,構建農業科技國際合作平臺,建設國際種業的新基因(種質)創新高地,為國家推動涉農經濟高水準開放、高品質發展及國際合作提供示範。

南沙區貿促會介紹了下一步推動RCEP落地實施的各項工作,其中原産地政策相關服務成為工作重點。一是將面向自貿區內企業全面開展RCEP政策宣介。二是創新南沙商事認證服務新模式,優化RCEP優惠原産地證簽證服務,在區內各市場主體商協會設立服務工作站,為企業申請辦理RCEP優惠原産地證提供保姆式服務,提升原産地證利用率,降低企業出口成本。三是積極組織企業參加與RCEP成員國相關的經貿活動。四是充分利用RCEP關稅優惠政策以及原産地規則,推動南沙區與RCEP成員國之間雙向投資和貿易便利化。

關於跨境數據流動的進展和計劃,南沙區工信局表示南沙區編制了數據服務試驗區的建設規劃方案,謀劃建設促進數據要素跨境流通的數據服務試驗區,“南沙國際數據自貿港”項目已簽約落戶南沙區,目標建成國內首個跨境數據試驗性項目,澳科大科研專網項目的研究工作也已經啟動。

南沙:充分利用對外貿易窗口天然優勢,深耕改革創新土壤

廣州南沙區承載了多重國家戰略功能,並作為廣州的城市副中心,擁有與RCEP CPTPP成員國經貿往來密切,産業鏈、供應鏈緊密關聯、匹配互補的天然優勢。近年來,南沙區對外貿易、港航物流、金融服務和跨境服務貿易等産業發展步入快車道。2021年1-11月,南沙自貿片區外貿進出口總值2360.5億元,同比增長15.9%,佔同期廣州市外貿總值的近四分之一。制度創新成效卓著,南沙自貿片區掛牌以來,已累計形成762項制度創新成果,在國家、省、市分別複製推廣43項、119項、218項制度創新經驗,政務服務管理體系不斷優化,數字貿易服務平臺建設提速增效,金融服務體系逐步完善,國際化法律服務體系不斷升級,港澳合作持續深化,營商環境排名居全國前列,突破性成果成效明顯,為對標更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奠定了紮實基礎。

下一步,南沙區將以紮實推進《試點措施》落地落實為抓手,充分發揮自貿試驗區作為制度創新高地的突破和先導作用,持續做強創新、人才、交通、航運、貿易、金融綜合服務樞紐,帶動相關産業高品質發展,增強高端資源要素配置能力,為全國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創造實踐樣本,輸出創新經驗。(通訊員/ 李莉 攝影/葉兆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