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 > 要聞

關於社會治理,廣州南沙區這麼做

發佈時間:2022-01-07 15:38:13  |  來源:中國網粵港澳大灣區頻道  |  作者:陳寧寧  |  責任編輯:

中國網廣東1月6日訊  社會平安和諧,人民安居樂業,是老百姓們最樸實的期盼。近年來,廣州市南沙區不斷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積極在黨建引領、法治保障、全民參與、科技賦能等舉措上下功夫,社會治安大局持續向好,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為更好地展現南沙區近年來社會治理成果,1月6日南沙區委政法委員會舉行新聞發佈會向民眾詳細地介紹了相關情況。

以黨建引領為核心,推動“三區一中心”高品質發展

為構建“令行禁止、有呼必應”黨建引領體系,推動基層黨建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打造權責明晰、高效聯動、上下貫通的社會治理指揮體系,南沙區在農村、社區、機關、國企、兩新組織等領域分類制定負面清單,實施政治體檢工程,覆蓋全區25200多名黨員和近1368個基層黨組織,切實把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社會治理效能。同時結合自貿區建設進駐企業多的實際,踐行“政企”“企企”紅聯共建機制,組織開展“項目建設黨旗紅、政企攜手築精品”黨組織雙共建系列活動,推進“同心圓夢”工程共建美麗南沙。

南沙區按“一網格一支部,特殊網格聯建”的原則在全區建立網格黨支部1167個、網格黨小組1902個、黨群服務隊伍1212支,初步形成“鎮(街)黨(工)委—村(社區)黨組織—綜合網格黨支部—網格黨小組—黨員責任區”五級基層組織架構,推動轄內25000多名黨員100%下沉居住地報到,為轄區居民提供更直接、更專業和更有效的服務。2021年,組織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系列實踐活動,完成群眾微心願2123個,開展“黨員時間銀行”志願服務3773場次,捐贈時間幣超22萬枚。 

“到目前為止,網格黨支部通過做好“一群一碼一區一隊”的工作,已收集群眾訴求2753項,通過承辦“微心願”,開展黨群志願服務活動等形式,已解決群眾訴求2623條。”南沙區委組織部副部長、區委兩新工委書記葉毅介紹道。

以法治建設為保障,築牢基層平安建設根基

南沙區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持續深化南沙新警務改革,防範和依法打擊新型網路犯罪、走私、黃賭毒、盜搶等違法犯罪,常態化推進掃黑除惡工作,切實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

“為適應新形勢對公安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回應新時代人民群眾對安全的新期待,南沙警方自2019年開始了新警務改革。其中,于2020年6月正式推出“南沙警區羅盤”,可以讓市民群眾直觀了解所在警區的各項安全指標,感受“看得見、摸得著”的安全感。”廣州市公安局南沙區分局副分局長魏勇説道。

“警區羅盤”是展示區域治安狀況的公告欄。市民群眾可通過微信小程式“微警”進入“警區羅盤”應用界面。在該應用中,警方把南沙9個街鎮分為11個警區,從治安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警務效能4方面分12項成分指標全面展示警區平安指數。其中,治安安全下設4項指標,包含南沙區內警情突出、與百姓息息相關的“盜竊”和“電信詐騙”,以及老百姓反映最強烈、最深惡痛絕的“涉黃賭毒”和“涉黑惡”情況;交通安全和消防安全均下設1項指標;警務效能下設6項指標,分別從“警情防控”“案件查處”“出警速度”“接處警品質”“場所管理”“警民比例”等角度,側面反映警方的警務服務狀況與警區安全程度。

在法治政府建設方面,南沙區是廣東省唯一的首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區”,法治廣州考評連續三年全市第一。深入推行“一支隊伍管執法”南沙模式,整合市、區13個部門21個領域4507項執法事項統一行使,形成權責統一、權威高效的行政執法體系。

“‘一支隊伍管執法’改革的優勢和亮點主要體現在‘三升兩降’,即效能提升、服務提升、便民提升以及擾民降低、成本降低。”南沙區綜合行政執法局政委高洋説道。

南沙區還積極推進公共法律服務改革創新,率先開展公共法律服務一體化建設提質增效工作。南沙區司法局獲評全國“七五”普法工作先進單位、東涌鎮法律援助工作站獲評“全國法律援助工作先進集體”,省級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數量位居全市第一。南沙自貿區法院充分發揮專業審判優勢,全力支援兩個合作區建設,為自貿區、粵港澳大灣區提供有力司法保障,榮獲“全國優秀法院”稱號,並連續2年(2019、2020年)在“中國司法透明度指數報告”中位列全國各類專門性法院第一。自貿區檢察院在全省首創企業刑事風險防控機制,幫助企業預警刑事風險。以“海洋公益訴訟南沙模式”、“社會服務告知制度”、刑民行“三檢合一”辦案機制等為手段,構建公益訴訟環境資源多元修復機制,讓老百姓真切感受南沙區生態文明建設和治理成效。

此外,南沙區在廣東省率先建成並啟用粵港澳大灣區暨“一帶一路”(廣州·南沙)法律服務集聚區,逐步建成粵港澳商事糾紛解決中心。全國首家自貿區公證處率先開展“線上跨境遠端視頻公證服務”,在廣東省率先設立“粵港澳公證協作中心”和“港澳臺服務專窗”,提供多元化延伸代辦服務。廣州市首家域外法查明中心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高效便捷的專家智庫支援。

以協同共治為基礎,推動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

南沙區高標準打造綜治網格一體化服務管理指揮平臺,健全區、鎮(街)兩級綜治網格服務管理指揮中心,組建近1000人的專職網格員隊伍,整合打通公安、環保、水務、司法、教育等34個部門的業務數據,實現各級、各部門間治理資訊聯調聯動聯控。

其中,南沙區組建了基層社區法官組、社區法官助理、一村一法律顧問,參與社區糾紛調解,推動社區矛盾糾紛群眾自行化解。成立南沙公證處司法輔助中心、南沙自貿區貿促商事調解中心、律師調解中心等多個專業化服務組織,搭建協調勞動關係專家庫和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員庫,參與基層矛盾糾紛調處。並推進來穗人員“南心橋”“南飛雁”工程,在就業渠道、職業技能提升、勞動保障、法律援助、積分制入戶入學和融合關愛服務等方面全面發力,促進更多來穗人員紮根南沙。2021年,舉辦來穗融合公益活動200多場,服務來穗人員和家庭超過7萬人次。

“南沙區率先建立“1+1+9+N”行政復議與調解銜接機制,實現行政爭議快速化解。以群眾需求為導向,整合涉行政爭議主體業務部門,實現“一個窗口”管行政爭議。建立行政復議與調解有機銜接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構建行政爭議起源屬地矛盾排查、宣傳引導、多形式多輪次多主體調解的“一站式”銜接處理機制。在司法所設立行政復議與調解對接工作站,延伸化解行政爭議“神經末梢”,推動矛盾糾紛源頭化解。”南沙區司法局副局長鄧耀華介紹道。

南沙區還聯合華南師範大學心理應用研究中心等高校科研機構,共同搭建區社會心理服務指導中心,建立“前端早期預防、中端監測預警、末端精準干預”社會心理健康全程服務鏈模式,實現國家級優質社會心理服務全民共用。全區165個村(居)實現“粵心安”心理健康工作站(室)全覆蓋。2021年全年接訪人數達784人次,實施危機干預17人,實現基層社會治理從“心”開始、由“心”而治。

 “下一步,南沙區將進一步推進城鄉社區治理服務一體化機制創新,加快基層自治組織動員體系建設,促進社會組織全面融入社區治理服務格局,推動“社工+慈善+志願”融合發展和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社區志願者和社會慈善資源的多方聯動合作,逐步形成良性迴圈的城鄉社區服務生態鏈。”南沙區民政局副局長李穎介紹道。

以科技手段為支撐,助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南沙區通過開發南沙區綜治資訊系統疫情防控綜合指揮平臺,打通來穗人員進出南沙數據、公安實時視頻監控、衛健疫情實時動態等資訊資源,及時研判轄內疫情變化,提前部署重點區域疫情防控工作,能在3小時內快速完成對3萬餘名來自疫情高發地區人員電話摸查,為全區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贏得時間。開發出租屋“好管家”資訊採集系統“防疫巡查”功能模組,快速對重點區域來穗人員進行資訊篩查和比對,提升疫情防控精準化水準。

此外,“微警認證”服務平臺覆蓋廣東省內外“交通運輸、金融、通訊、教育、醫療、社保、市場監管、稅務”等眾多民生業務場景。平臺已累計註冊用戶近7.3億人,提供認證服務達超46億人次,日均超1000萬人次,為709家892個政務應用輸出身份認證能力,成為全國首個億量級政務數據應用平臺,榮獲全國公安基層技術革新獎。並自主研發商事多元調解平臺APP,推動人民調解由線下“單一渠道”向線上線下“多渠道”融合服務轉變。在全國創建首個“雲仲裁”,建成全國人社系統首個自主版權“天枰一號”資訊化系統,開發應用“e仲裁”“e裁審”微信小程式,構建“快速、權威、便民”勞動仲裁南沙模式。

南沙區還上線應用“城市大腦”,以海量城市運作數據匯聚為基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能力,挖掘社會治理大數據背後蘊藏的客觀規律,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社會運作態勢,實現對城市管理和社會治理的精準分析、整體研判、協同指揮。

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南沙區將繼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建設共建共治共用社會治理格局為目標,全力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不斷推動社會治理工作邁向更高水準,努力建設治理效能更強、安居穩定局面更鞏固、人民群眾更滿意的平安南沙。(文/陳寧寧 實習/張梓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