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 > 灣區文旅

灣區好故事 | 滑竹樑上煮茶論灣區

發佈時間:2021-12-29 10:39:23  |  來源:中國網粵港澳大灣區頻道  |  作者:徐婧  |  責任編輯:

從廣州飛到西雙版納嘎灑機場,開車四十分鐘到了中國普洱茶第一縣動海縣城,駕駛越野車前往動宋鄉,山風撲面而來,穿越在山嶺之間,直奔西雙版納最高的山——滑竹梁子,為的就是那一口茶。

動海,有著“中國普洱茶第一縣”之稱,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動海縣普洱茶資源豐富,種植面積達87.54萬畝,具有一山一韻、百山百味的獨特風韻。動海人民種茶、制茶、用茶、貿茶的歷史悠久,歷史的沉澱造就普洱茶歲月的芳香。

冬天的動海依舊溫暖,茶農們臉上洋溢著熱情的笑容,冬天來了,春天不遠了,採摘春茶,加工製作,是他們一年當中最重要的時刻之一。西雙版納以神奇的熱帶雨林自然景觀和少數民族風情聞名於世,也是大葉種茶樹的原生地,普洱茶的故鄉。動宋有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峰共10座,滑竹梁子以海拔2429米名列第一,地跨動宋鄉蚌岡、蚌龍、曼呂、大安、三邁五個村委會,山上住著拉枯族、哈尼、布朗等少數民族。動海位於納版河流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自然生態良好。古茶樹園分佈在海拔1650-2100米之間,連片的古茶樹高大,樹齡久遠。山路驅車前行,來到了有西雙版納之巔的滑竹梁子。

第一次接觸滑竹梁子也是在南糯山,這款茶花香撲鼻,入口爽甜,驚訝于“天賜幹露”,西雙版納巔峰的味道難忘,於是有了再去動海回味一番的想法。聽到筆者來自廣州,茶農饒洪款款而談,珠三角人對普洱茶的熱愛讓他們感動,粵港澳大灣區更是他們重要的銷售市場,“有了這個銷區,我們的茶葉可以跟全國消費者分享,滑竹梁子的名氣越來越大”。饒洪一家五口,有60多畝茶園,除了種茶還辦起了茶葉初制所,為茶企提供散茶原料,茶價穩步上漲,收入一年超過一年。

在動海縣,深入而廣泛的茶企合作使得整個縣城生産、製作、銷售茶葉的産業鏈更加完善,採摘、初制、精製工藝標準而明確,茶産業早已成為動海的支柱産業。滑竹梁子是動海産區為數不多的小眾茶,但粉絲不少,其香色味韻在動海茶中獨樹一幟,有著69年曆史的廣東茶葉進出口有限公司在雲南收購茶葉數十年,對滑竹梁子的茶葉特點也給予點讚。茶葉在春天早賣完了,古樹茶葉每公斤可以賣到2000多元,如果不是受疫情影響,往年上山來搶購的茶商更多。“有了大灣區穩固的客戶群體,微信溝通也可以做生意了”,饒洪説。

汽車停靠在海拔1785米的蚌岡,茶樹基地旁有一個可以眺望山下的茶室,主人是當地人。交談中發現一直被許多人誤認為是日本名字的滑竹梁子,原來與這座山盛産竹子有關,滑竹細而高,節長而滑,較集中連片的竹林有20多畝,連片的古茶樹林2000多畝。最高的山脈在當地被稱為“梁子”,於是有了四個字的名字。茶室對面,是一片栽培型茶樹,更讓人嚮往山頂直徑1.8米、30米高的野生高大古茶樹。每個上過滑竹梁子的人都知道山路難行,公路只到半山腰,再往上就要靠摩托車或者步行了,道路雖然艱辛,而站在滑竹梁子的最高峰,能夠看到動海的七座茶山。茶樹生長在海拔如此之高的地方,常年雲霧繚繞、加上雨水充沛,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的非常好。古樹茶園,林、草構成一個和諧的自然生態環境,古茶樹沒有病蟲災害,不需用藥防治,施肥等管理。具有代表性的保塘1號和2號古樹茶基圍達200釐米和190釐米。

鄉村振興,産業先行,動海縣就是因茶致富、因茶強縣的鄉村振興實踐。全縣34萬人,涉茶人口就有28萬,其中茶農25萬人。此外,動海縣茶企品牌融合度高,截至2020年,有16200多家茶企入駐,包括合作社、初制所等。老班章、布朗山、滑竹梁子這樣的名山名茶也為富民強縣注入“加速劑”,品種、品質、品牌,構建出茶産業的高品質發展。縣因茶而興,民因茶而富,地因茶而名。

世代守護茶山、茶樹的茶農們,靠著一片片綠葉擺脫了貧困。如今,這片葉子又寄託著更多茶農們實現鄉村振興的新希望。據了解,在動海,許多茶企在大葉種茶種質資源的推廣、利用和成果轉化,以及助力脫貧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據統計數據,全縣共有註冊的各類茶葉經營主體6206戶,這些茶企每年收購加工毛茶近3萬噸,惠及12個鄉鎮農場92個村(社區)的26萬名茶農,納稅額突破4.5億元。

微風拂面,雲淡風清,在幾杯滑竹梁子茶湯的滋潤下,精神抖擻。看著茶室主人茶桌上從廣州採購回來的精緻茶具,室外嶄新的越野車,繼續分享著他一片茶葉致富的故事,對粵港澳大灣區市場的嚮往,入口的茶分外香甜。品一道滑竹茶,呼吸一口梁子上的純凈鮮氣,聽聽老農家普洱茶的“灣區好故事”。(通訊員/徐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