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 > 要聞

廣州南沙:以“五項能力提升”打造中國社會治理“南沙樣本”

發佈時間:2021-12-29 10:39:23  |  來源:中國網粵港澳大灣區頻道  |  作者:陳寧寧  |  責任編輯:

中國網廣州12月28日訊 12月26日,浙江大學社會治理研究院舉行“2021中國社會治理百強縣(市、區)暨2021浙江省社會治理十佳縣(市、區)”的發佈會,廣州南沙從全國27個省、區(不含直轄市和港澳臺地區)2778個縣(市、區)脫穎而出,排名第一。

高品質建設法律服務集聚區

浙江大學社會治理研究院以縣域為單位,開發了中國縣域社會治理指數模型,包含社會管理、政社共治、社會自治、科技支撐四大維度,分設黨建引領、經濟活力、公共安全、法治保障、民生保障、政府支援、社會參與、村(居)民自治、社會組織治理、政務服務能力、智慧基礎設施建設11項一級指標,26項二級指標和78項三級指標。“中國縣域社會治理指數”既有重點關注社會治理成效的結果性指標,也有關注社會治理成效實現過程的過程性指標;既包含了反映縣域社會治理成效的客觀性指標,又包括了體現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主觀性指標,樹立中國縣域社會治理的標桿,引領中國基層社會治理的目標和方向。

高品質建設法律服務集聚區近年來,南沙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意見》,以及省委、市委關於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指引的總目標、重點任務和基本要求,堅持構建“黨建統領+基層社會治理”南沙治理格局,認真落實推進社會治理各項舉措,不斷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獲評首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區”,逐步完善構建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體系,積極打造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

提升黨建引領能力,積極構建共建共治共用新格局

南沙推動政治體檢常態化制度化。在農村、社區、機關、國企、兩新組織等領域分類制定負面清單,實施政治體檢工程,覆蓋全區25000多名黨員和近1000個基層黨組織,效果明顯。創新黨內學習平臺,全面打造“1+10+N”黨員學習教育平臺,建好用好1個區委黨校、9個鎮街黨校和1個功夫黨校、519個南沙“三新”講學所,實現全區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全覆蓋。

廣州南沙推動建立“黨支部+網格化+智慧化”工作機制

此外,南沙建立“政企”“企企”紅聯共建機制。結合南沙自貿區建設進駐企業多的實際,先後組織開展“項目建設黨旗紅、政企攜手築精品”黨組織雙共建系列活動10余場,推進“同心圓夢”工程共建美麗南沙。南沙還深化“時間銀行”志願服務平臺建設。充分發揮黨員模範先鋒作用,搭建黨員進社區服務新平臺,組織全區黨員註冊成為平臺會員,推動成為志願服務活動領頭人,並依託平臺組織每季度黨員進社區、駐點普遍聯繫群眾等活動,參與活動次數、內容和積累的時間幣作為優秀黨員幹部年底考核依據,切實不斷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落地落實落細。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區已有1117個黨組織、1.2萬名在職黨員註冊成為會員,開展志願活動3773場,服務群眾22.9萬餘人次,累積志願時11.36萬小時。

提升創新服務能力,不斷完善網格化服務管理體系

織密社會治理“一張網”。南沙自貿區建立“1+4”改革推進體系,組建1000余人的專職網格員隊伍,形成“1+9+158+N”網格體系。建設區、鎮(街)兩級網格化服務管理指揮中心,打造全區30多個部門數據共用新平臺。

廣州南沙織密社會治理“一張網”,建設區、鎮(街)兩級網格化服務管理指揮中心

實行“一支隊伍管執法”。堅持職能相對集中和政事分開原則,實施行政執法事項統一由“一支隊伍”負責,推動各類資源集約整合使用,實現鎮街集中力量辦大事。構建區域大黨建工作格局。推動建立“黨支部+網格化+智慧化”工作機制,在全區1292個網格中,按照“一網格一支部、特殊網格聯建”原則,建立網格黨支部1167個,網格黨小組1902個,100%覆蓋全區綜合網格;按專兼結合、功能多樣組建原則建起黨群服務隊伍1212支,100%覆蓋網格黨支部。不斷推動幹部下沉到網格開展駐點直聯,組建“網格黨員之家”56個,為轄區居民提供更直接、更專業和更有效的服務。

廣州南沙推動建立“黨支部+網格化+智慧化”工作機制

提升智治管理能力,高品質建設法律服務集聚區

南沙推動與港澳規則銜接。引入大灣區(廣州)海事法律、智慧財産權法律審判中心、公益訴訟協調指揮中心等6個中心,推動訴訟、仲裁、域外法律查明、司法鑒定、律所等高端法律服務資源融合,實現海商海事、智慧財産權、行政、網際網路等專業領域審判業務的系統整合。

2021年9月,全國首批港澳籍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員續聘頒證儀式在南沙舉行。

其次,南沙發揮“網際網路+”資訊技術優勢。在全國創建首個“雲仲裁”、建成全國人社系統首個自主版權“天枰一號”資訊化系統、開發應用“e仲裁”、“e裁審”兩個微信小程式,探索構建“快速、權威、便民”勞動仲裁南沙模式,逐步形成覆蓋線上線下的“仲裁便民服務圈”。南沙還搭建平等開放的勞動爭議仲裁區域合作平臺。加強調處規則互鑒、仲裁員資源調劑、案件審理互通、硬體設施共用、宣傳交流互動等合作。目前共揭牌成立首批5個區域合作仲裁庭,互聘首批19名仲裁員,開展跨區域勞動爭議仲裁案件“雲庭審”7件,涉及金額約103.5萬元,減少當事人4360多公里,推動構建粵港澳大灣區勞動爭議共商共治共用治理格局。    

提升共謀發展能力,整合凝聚港澳各界青年力量

出臺全方位支援港澳青年創新發展的扶持辦法。南沙為港澳青年量身定制《廣州南沙新區(自貿片區)鼓勵支援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實施辦法(試行)》,落實“港人港稅、澳人澳稅”、共有産權住房試點等扶持政策,為港澳青年紮根在南沙創造最好條件。

推動與港澳各界青年交心交融,為港澳青年紮根在南沙創造最好條件

以黨的創新理論推動與港澳各界青年交心交融。南沙建設“粵港澳青年三新講學所”,面向港澳青年宣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幫助港澳青年學習了解南沙國家新區自貿區規劃建設情況和開發建設成就,努力打造成為港澳乃至國際社會青年“一天即可全面了解南沙”的窗口和門。廣泛開展粵港澳人文交流活動。南沙建立粵港澳大灣區志願服務(義務工作)區域合作大平臺、創業服務平臺,以陣地建設、項目開發、供需對接為主要路徑,不斷增進港澳中學生、青年人才及社會企業對內地的認識和認同,推動三地人文交流常態化。

提升源頭防範能力,健全社會心理服務治理體系

南沙首先建立“區、鎮(街)、村(居)基層心理服務中心”三層次垂直管理系統。區負責對全域社會心理服務工作全局性、方向性、政策性重大問題作決策,在鎮(街)、村(居)依託鎮(街)綜治中心“粵心安”心理健康工作站和村(居)綜治工作站“粵心安”工作室,搭建心理諮詢場所170個、心理諮詢熱線1條,全部對外開放社會心理服務。其次,南沙構建“三系統”組織模組。組建專業化社會心理服務隊,直接下沉至綜治網格,參與管理和服務心理諮詢場所。全區已配備專業心理服務人員49名,社工、志願者等兼職人員840名。2021年以來全區共接訪733人次,其中,心理諮詢716人、危機干預17人。同時,在鎮(街)的心理健康服務中心設置“村居、學校、企事業”三大系統模組,進村(居)、進學校、進廠企開展心理健康宣傳活動51次、專題教育講座5場次,為全區不同年齡段的居民及外來人員提供專業心理服務支援與幫助。

搭建170個心理諮詢場所、1條心理諮詢熱線,全部對外開放社會心理服務

南沙還推動“兩通道”系統管理。建立對接“綜合治理系統(即綜治中心平臺)”與“精神衛生系統”的兩個通道,在對精神障礙人員進行持續跟進治療的同時,對發生或者可能會引發重大社會性安全的事件的重點人群採取危機干預,最大程度減少因心理疾病而引發人身財産損失等社會安全問題發生。(通訊單位/廣州南沙區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