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 > 要聞

深圳在爭創全國文明典範城市中傳遞榜樣力量

發佈時間:2021-12-29 10:39:23  |  來源:深圳特區報  |  作者:張銳  |  責任編輯:

原標題:最美的風景是深圳人 深圳在爭創全國文明典範城市中傳遞榜樣力量

勇立時代潮頭,引領風氣之先。深圳,在快速崛起的40余載風雨兼程中,不僅精彩演繹了經濟發展的“深圳奇跡”,也同樣講述著精神文明動人的“深圳故事”。

“最美的風景是深圳人”——一大批傳承中華美德、體現時代精神的先進典型,涵養著這座城市的精神土壤,引領、激勵著人們的文明言行,成為裝點社會、美化生活的動人風景。

崇德向善,成風化人。在榜樣力量的感召下,公民整體道德素質不斷提升,正在為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更加全面發展,傳遞著更多的社會正能量。

榜樣凝聚時代精神,凡人善舉成風化人

不久前公佈的2021年第三季度“廣東好人”評選活動中,深圳推舉的多名道模範代表榜上有名。他們來自各行各業、紮根基層,以凡人善舉成風化人。他們中,有默默奉獻、堅持無償獻血的馮海,24年來累計獻出11200ml全血、130個治療量的成分血;有從1985年參加工作後就熱心公益、捐資助學、開展各類扶助關懷活動的胡任重;有紮根社區、以豐富而專業的執業資質和耐心真心為民解憂、為民調解的潘明漢;也有在疫情防控期間,主動擔當作為,抓好全市物資供應保障,圓滿完成國家口罩、救治醫療設備調撥任務的譚茂芹……

榜樣的模範事跡背後,是凝聚的時代精神。改革開放的壯麗事業,塑造了深圳開放多元、相容並蓄的城市文化,與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幹的特區精神,成為深圳不斷開拓進取、創造奇跡的內在力量。

“上世紀80年代國貿大廈的建設創造出‘三天一層樓’的速度,我們是24小時加班加點地幹。幸福是奮鬥出來的,特區事業也是無數埋頭苦幹者幹出來的。”全國道德模範、中建鋼構華南大區總工程師陸建新説。

新時代,特區精神在深圳有著同樣精彩的詮釋。當前,深圳正大力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努力打造文明城市典範。而精神文明建設也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人文灣區”建設注入源源不竭的動力。

“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已根植入每一位特區人的血液中

深圳連續18年開展關愛行動,注重實踐養成,深入推進“關愛之城”建設,先後推出3萬餘項愛心活動,讓參與公益慈善成為現代時尚;全市註冊志願者達270萬,年均參與志願服務約960萬人次,“來了就是深圳人,來了就當志願者”的觀念深入人心,這座現代城市文明的典範之城,也在不斷將“志願者之城”的觀念深入人心。

禮遇模範,涵養城市精神文明

今年10月12日,深圳市鳳凰涅槃藝術團第二十二場大型公益演出《生命之歌》又一次在南山保利劇院帶來感動。成立9年來,這個全部由癌症康復者組成的民間藝術團,堅持將自己與命運抗爭的經歷融入演出,傳遞愛心,感恩社會。團長郭麗英更是以無私的奉獻當選“中國好人”,以實際行動鼓舞著許許多多的病友。

鳳凰涅槃藝術團演出照片

11月5日,第八屆全國道德模範座談會在北京舉行。深圳市推薦的張瑩瑩獲評第八屆全國道德模範,這是繼叢飛、孫影、陳如豪吳清琴夫婦、陸建新之後,深圳涌現出的又一名全國道德模範。投身助殘就業幫扶事業10年的深圳市雨燕殘疾人關愛事業發展中心主任張瑩瑩,幫助2700多位殘友上崗就業,探索出一條適合殘障者的“多元化就業”模式,幫助他們融入社會,實現人生價值。

第八屆全國道德模範張瑩瑩

這樣的人、這樣的故事在深圳有很多,他們各以其不同的事跡,感動了千千萬萬的國人,也不斷地豐富著人們對這座城市的認識,也成為這座城市精神文明建設的寶貴財富。厚植道德土壤,培育凡人善舉。深圳注重精神涵養,出臺《深圳市道德模範禮遇和幫扶制度》,從醫療服務、文化服務、基金幫扶、住房保障等方面,強化禮遇幫扶道德模範的保障制度。市委市政府還印發實施了《深圳市民文明素養提升行動綱要》,全面涵養市民文明素養,為選樹先進典型奠定了堅實的文明基礎。

讓榜樣精神在全社會形成一種善舉風尚,深圳是如何做到的?答案體現在扶持與幫扶,推崇與禮遇,創新與激勵的深圳做法之中。2017年,深圳出臺《道德模範禮遇和幫扶制度(試行)》,在入戶辦理、醫療服務、文化服務、基金幫扶、住房保障等方面,對各級道德模範給予幫扶;深圳在全媒體宣傳、市文明委名義表彰、印發學習決定、模範事跡專題展覽等傳統方式基礎上,通過多種鮮活形式講好榜樣故事;深圳組織道德模範巡演,以快板、評書、相聲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用藝術打動人心,潤物細無聲,舉辦各種形式的先進事跡報告會,傳遞直擊人心的道德力量。此外,無論是“百姓宣講團”“百課走訪基層”“文明學院”“深網課”,還是全國首創的深圳網際網路行業黨委講師團,都活躍著道德模範的身影。通過道德模範解讀文明、弘揚文明,帶頭實踐文明,發揮先進模範的引領示範效應,弘揚真善美、匯聚正能量。

當前,獲得六次全國文明城市稱號的深圳,正在全力創建第七屆全國文明城市。這意味著在物質文明大步躍升的同時,精神的力量將更為持久有力地支撐著這座城市的成長,一座人們理想中詩意棲居的精神家園,圖景越見明晰。(記者/張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