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上午,廣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佈會,邀請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廣東省發展改革委以及珠海、湛江市政府相關負責同志介紹《廣東省海洋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的主要內容,並回答記者提問。本場新聞發佈會由廣東省委宣傳部對外宣傳與新聞發佈處副處長黃惟主持。
廣東省委宣傳部對外宣傳與新聞發佈處副處長黃惟
主持人黃惟:女士們、先生們,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廣東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佈會。2021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為廣泛深入宣傳廣東省“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方向、主要目標、重大舉措,廣東省新聞辦舉辦了“十四五”系列新聞發佈會。本場發佈會是該系列新聞發佈會的第九場。
《廣東省海洋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近日已正式印發實施。廣東作為海洋大省,加快培育壯大海洋經濟,拓展藍色發展空間,對服務海洋強國建設戰略,助推廣東實現自身經濟社會發展、打造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具有重要意義。為了便於社會各界深入了解《規劃》的具體內容,今天我們邀請到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廣東省發展改革委以及珠海、湛江市政府相關負責同志介紹《廣東省海洋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的主要內容,並回答記者提問。
首先,介紹出席今天發佈會的發佈人: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廣東省海洋局局長屈家樹先生,廣東省發展改革委二級巡視員蘇偉光先生,珠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胡新天先生,湛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陳峻華先生。
現在,有請屈家樹先生介紹《廣東省海洋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的總體情況。
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省海洋局局長屈家樹
屈家樹:各位媒體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我謹代表廣東省自然資源廳衷心感謝各位媒體朋友長期以來對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和廣東海洋事業發展的關心和支援!
海洋孕育了生命,聯通了世界,促進了發展。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海洋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圍繞海洋發展發表了系列重要論述,指出“海洋是高品質發展戰略要地”,強調“建設海洋強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2019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在深圳開幕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專門發來賀信,為我們在新時代發展海洋事業、建設海洋強國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瞭前進方向。
廣東是海洋大省,海域遼闊,岸線漫長,灘塗廣布,港灣優越,島嶼眾多。其中大陸海岸線居全國首位;海域面積是陸地面積的2.3倍,居全國第二。廣東省委、廣東省政府始終把海洋作為廣東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領域,堅定不移推進海洋強省建設。“十三五”時期,在各地、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廣東省圓滿完成了“十三五”海洋經濟發展既定任務,海洋強省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2020年,廣東省海洋生産總值1.72萬億元,佔全國海洋生産總值的21.6%,連續26年居全國首位。廣東省重點支援的海洋電子資訊、海上風電、海洋生物、海洋工程裝備、天然氣水合物和海洋公共服務等海洋六大産業加速發展,年均增速高於廣東省海洋經濟增速5個百分點。廣東省建成省級以上涉海平臺約150個,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以及天然氣水合物鑽採船(大洋鑽探船)、南海海底科學觀測網等一批海洋領域大科學裝置加快建設。海洋領域專利授權超1700項,在天然氣水合物勘探開採、海工裝備製造、海洋新能源開發等領域形成了一批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技術和裝備。連續舉辦5屆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成功打造“中國海洋經濟第一展”。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也是海洋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隨著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範區和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建設的全面提速,以及“一核一帶一區”建設的持續推進,沿海地區將吸引國內外更多的先進生産要素集聚,廣東省海洋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將持續增強。但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廣東省海洋經濟發展長期存在結構不平衡、區域發展不平衡、創新驅動不充分、綜合治理能力建設不充分等問題,推動海洋經濟高品質發展的任務仍然艱巨。
廣東省委、廣東省政府高度重視“十四五”海洋經濟工作,在《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專門設置了海洋專章,同時將《廣東省海洋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列為廣東省重點專項規劃之一,由我廳會同廣東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編制。《規劃》編制工作從2020年3月正式啟動,在全面總結“十三五”廣東海洋經濟發展成就、科學研判“十四五”海洋經濟發展形勢的基礎上,通過廣泛徵集各方意見建議,經過精心謀劃和科學論證形成。
《規劃》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海洋發展的系列重要論述和對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整、準確、全面地理解和落實新發展理念,充分發揮海洋作為高品質發展戰略要地和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突出作用,以高品質發展為主題,強化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明確了6大重點任務,提出5項重大改革和6項重大工程,全面推動海洋強省建設。接下來,我具體介紹一下《規劃》的主要內容。
一、關於《規劃》的發展目標。
錨定2035年全面建成海洋強省總目標,《規劃》提出到2025年實現海洋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海洋科技創新取得新突破、海洋生態文明建設達到新高度、海洋開放合作邁向新臺階和海洋治理效能獲得新提升等五個目標,並量化為16項具體指標。其中,到2025年實現海洋生産總值年均增長6.5%,海洋生産總值繼續保持全國首位。建成10個海洋經濟高品質發展示範區,打造5個千億級以上的海洋産業集群。
二、關於《規劃》的重點任務。聚焦海洋經濟高品質發展提出了六大重點任務。
一是推動形成陸海統籌內外聯動的海洋經濟空間佈局。
為貫徹落實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強化“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空間響應,“十四五”期間將構築陸海一體的“一核、兩極、三帶、四區”的海洋經濟空間佈局。“一核”指著力提升珠三角核心區發展能級;“兩極”即以汕頭、湛江為極點加快發展東西兩翼海洋經濟;“三帶”指統籌開發海岸帶、近海海域和深遠海海域三條海洋保護開發帶;“四區”是指聚力建設海洋高端産業集聚、海洋科技創新引領、粵港澳大灣區海洋經濟合作、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等四類海洋經濟高品質發展示範區。
今天,我們也特別邀請了珠海和湛江市政府的相關負責同志出席發佈會,其中珠海作為“珠三角核心區發展能級”代表,湛江作為“東西兩翼海洋經濟發展極”代表,待會記者朋友們也可以聽聽他們關於“十四五”期間發展海洋經濟,助力形成“一核”“兩極”海洋經濟空間佈局的想法。
二是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海洋産業體系。
廣東省海洋經濟總量大、海洋産業門類齊全,但海洋經濟的整體結構仍以傳統海洋産業為主。2020年,濱海旅遊、海洋交通運輸、海洋漁業3個傳統産業增加值佔廣東省12個主要海洋産業增加值的比例高達83%,海上風電、海洋工程裝備、海洋電子資訊、海洋生物醫藥等新興産業雖然發展迅速,但尚處於培育階段。基於廣東省海洋經濟發展基礎以及未來海洋産業發展趨勢,“十四五”期間廣東省將以打造海洋産業集群為抓手,重點推動海洋新興産業加速發展、海洋傳統優勢産業提質增效。培育壯大海上風電、海洋工程裝備、海洋生物醫藥、天然氣水合物等7大海洋新興産業,推動海洋油氣化工、海洋船舶、海洋交通運輸、海洋漁業等4大傳統優勢海洋産業轉型升級。充分發揮廣東省在現代服務業中的優勢,優化拓展海洋旅遊、藍色金融、航運服務等3大海洋服務業。推動海洋資訊産業發展,加快現代數字技術與海洋産業深度融合。同時,重點培育一批海洋領軍企業,打造海上風電、海洋油氣化工、海洋工程裝備、海洋旅遊以及現代海洋漁業等5個千億級以上海洋産業集群。
三是強化海洋科技自立自強戰略支撐。
“十四五”期間廣東省將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在海洋經濟高品質發展中的引領作用,持續優化海洋科技資源配置,組織實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重大海洋科技項目,以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為核心,構建高水準、多層次海洋實驗室體系,加快籌建國家深海科考中心、國家海洋綜合試驗場、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發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國字號海洋創新平臺。充分發揮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作用,支援以企業為主導、市場為導向,協同攻關海洋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和“卡脖子”技術,提升核心技術裝備國産化水準。強化海洋科技人才引育,為海洋經濟高品質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四是推動海洋經濟綠色高效發展。
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加快推進海洋生態環境的整體保護、系統修復和綜合治理,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加大對海洋生態修復的投入,實施一批重要生態系統重大修復工程。加強政策標準銜接,建立“流域+沿海+海域”協同的海洋環境綜合治理體系,重點加強陸源入海污染控制。推動海洋自然資源高水準保護與高效率利用,積極探索海洋生態資源價值實現機制,促進海洋經濟綠色高效轉型。
五是加強海洋經濟開放合作。
廣東省毗鄰港澳,面向南海,“十四五”期間將以橫琴和前海兩個合作區建設為契機,在涉海基礎設施、海洋科技、産業、生態保護等方面深化與港澳合作,共同推動粵港澳海洋經濟深度融合。加強與海南、廣西、福建等周邊省區海洋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進生産要素自由流動,促進泛珠三角區域海洋經濟協調聯動發展。積極打造南海開發保障基地,強化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合作,深度參與全球海洋治理。
六是提升海洋經濟綜合管理能力。
“十四五”期間將從提升管海、護海能力出發,聚焦基礎設施、基礎數據、公共服務,統籌安全與發展,著力推動海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完善海洋公共服務平臺,建立觀測監測、預警預報、風險防範、應急救援全流程的海洋災害防控安全體系,築牢海洋防災減災防線。大力弘揚特色鮮明的南海海洋文化,推動廣東水下文化遺産保護中心,以及一批海洋博物館、海洋歷史文化遺址公園等建設,為海洋經濟高品質發展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
三、關於《規劃》的重大改革和工程。
“十四五”期間將聚焦深化改革,加強重點攻堅,探索建立海域立體分層設權、海岸線佔補制度、海岸建築退縮線制度、市級海洋生産總值核算制度、藍碳標準體系等五項重點改革舉措。堅持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問題導向,部署開展藍色科技走廊建設、海洋産業集聚發展示範、粵港澳大灣區海洋經濟合作示範、海洋基礎設施、海洋生態保護、智慧海洋等六大工程建設,共包括30項重大工程項目包。
站在“十四五”的新起點上,廣東省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海洋發展的系列重要論述和對廣東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沿著“十四五”規劃路線,搶佔高地,走在前列,全面推動海洋經濟高品質發展,為廣東打造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貢獻藍色力量,為海洋強國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謝謝!
主持人黃惟:謝謝屈家樹先生。下面進入提問環節。按照慣例,提問前請通報所在的新聞機構。下面開始提問!
人民日報記者提問
人民日報記者:請問廣東省發改委,“十四五”期間,廣東將要怎麼樣加快沿海經濟帶的開發建設,推動構建“一核一帶一區”的區域發展格局?謝謝。
廣東省發展改革委二級巡視員蘇偉光
蘇偉光:“十四五”時期,廣東省將不斷強化沿海經濟帶産業支撐,提升沿海經濟帶與珠三角地區通達水準,著力打造東西兩翼新增長極,將沿海經濟帶建設成為新時代廣東發展主戰場。
一是加大沿海重大産業集群投資力度。進一步優化沿海經濟帶重大産業佈局,推進重大産業項目向東西兩翼佈局。加快傳統海洋産業轉型升級,培育壯大海洋新興産業,重點支援海洋電子資訊、海上風電、海洋生物、海洋工程裝備、天然氣水合物和海洋公共服務等海洋六大産業發展,逐步形成石化、鋼鐵等沿海重化産業帶和核電、海上風電等清潔能源産業集群。統籌部署産業鏈集群發展所需新型基礎設施,重點支援各類重大區域發展平臺開發建設。
二是加快建設貫通沿海經濟帶快速大通道。構建聯通東西、縱貫南北、溝通海陸的交通大通道,重點打造汕頭、湛江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拓展經濟發展空間和腹地。強化貫通沿海經濟帶的高速鐵路通道能力,優化完善沿海經濟帶高速公路通道,加強高速公路與沿海港口、重要城鎮、開發區、城市新區、物流站場的連接。加快建設以汕頭港、湛江港為核心的東西兩翼港口群,統籌推進疏港鐵路建設。
三是加快提升汕頭、湛江省域副中心發展能級。以省域副中心建設為引領,大力培育沿海經濟帶東西兩翼發展極。支援汕頭打造海上絲綢之路重要門戶和創建現代海洋城市。構建以汕頭高鐵站、汕頭港為樞紐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提升汕頭港航基礎設施和集疏運能力。打造汕頭海上風電創新産業園,建設粵東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支援湛江加快建設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和創建現代海洋城市,推動疏港鐵路和公路建設,發展海工裝備、鋼鐵等臨海工業。推動廣州、深圳與湛江、汕頭深度協作,構建“雙核+雙副中心”的動力機制。強化汕頭、湛江輻射帶動作用,規劃建設汕潮揭都市圈和湛茂都市圈,大力推進汕潮揭同城化和湛茂一體化發展。謝謝。
經濟日報記者提問
經濟日報記者:剛才屈廳提到了廣東海洋綜合治理能力建設不充分,請問“十四五”期間廣東將如何進一步提高海洋綜合管理能力,提升海洋公共服務水準?謝謝。
屈家樹:謝謝您的提問。下一步,我們將針對海洋治理能力建設不充分的問題,在幾個方面著力開展建設:
一是加強海洋資源要素保障,為海洋強省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作為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提升資源要素支撐保障能力和水準是我們的首要工作。2021年以來,廣東省共批復項目用海316宗,用海面積8000多公頃,有力保障了珠海高欄港綜合保稅區、汕尾至汕頭鐵路、大唐南澳勒門I海上風電等一批重大項目用海。
接下來,我廳將繼續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關於從嚴管控新增圍填海的政策精神,主動適應新形勢、新要求,構建重大用海項目事前、事中、事後綜合服務體系,紮實做好重大項目用海服務保障工作。在自然資源部的指導下,按照“科學規劃、保護優先、合理開發、永續利用”的原則,探索開展無居民海島歷史遺留問題處置及無居民海島使用權市場化出讓,保障合理的用島需求。繼續實施“海砂開採三年行動計劃”,加快推進海砂開採海域使用權和採礦權“兩權合一”市場化出讓工作,保障海砂市場供應。
二是加強海洋管理制度創新,提升海域海島精細化管理水準。
我們將持續推進海域海島監管體系建設,加快建立“目標清晰、手段合理、運作高效、監管有力”的監管體制,系統提升省、市、縣三級海洋監視監測能力。探索建立海洋協管員制度,健全違法用海用島巡查發現機制。探索開展海域立體分層設權試點,按照海域水面、水體、海床或者底土分別設立使用權,從立體空間層面提升海域資源利用效率。
2021年,廣東省在全國率先印發了《海岸線佔補實施辦法(試行)》,探索建立了海岸線佔補制度。接下來,我們將全面推行海岸線佔補制度,試點開展海岸線有償使用和指標交易,在確保廣東省大陸自然岸線保有率管控目標的同時,推動海岸線保護修復,促進珠三角與粵東西北區域平衡協調發展。
三是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不斷提升海洋公共服務水準。健全完善海域管理資訊系統,構建海洋大數據中心,推動海域使用“一網通辦”,通過讓“資訊多跑腿,讓群眾少跑路”,助力優化營商環境。組織開展“沙灘共用”專項清理行動,全面解決公共沙灘各種形式的“私有化”“私屬化”問題,推動公共沙灘空間貫通開放,實現“還灘於民”。加快修訂廣東省海域使用金分級徵收標準,重點簡化養殖用海海域使用金計徵方式、降低徵收標準,促進海水養殖業健康有序發展。省部合作共建國家海洋綜合試驗場(萬山),為智慧船(艇)、海洋電子資訊、波浪能、無人機和水下機器人等智慧裝備提供持續、長期的試驗測試服務,對海洋科技成果轉化各階段進行分析與評估,打造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公益、開放、權威的海洋科技創新和産業發展公共服務平臺。謝謝。
南方日報記者提問
南方日報記者:規劃提出要支援珠海立足本地特色跟資源去爭創各具特色的現代海洋城市,請問胡市長,珠海在“十四五”期間將如何利用區位優勢去創建現代海洋城市?謝謝。
珠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胡新天
胡新天:珠海因海而名、因海而興,海域面積9348平方公里,大小海島262個,素有"百島之市"的美譽,是珠三角海洋面積最大的海濱城市。近年來,珠海按照上級工作部署,認真落實“海洋強國”、“海洋強省”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重大戰略,搶抓機遇,加快發展海洋經濟,為建設海洋強省提供強大支撐。“十三五”期間,初步建立起以海洋旅遊業、海洋化工業、海洋油氣業、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為支柱的海洋産業體系,全市海洋生産總值從600多億元增加到了800多億元。目前,高欄港已建成億噸大港,全域旅遊示範區正在創建,以港珠澳大橋為龍頭的交通體系加快構建,全國第一部推動無居民海島開發利用的地方性法規也已經出臺,以上均為珠海創建現代海洋城市打下良好基礎。
當前,珠海迎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化經濟特區、粵港澳大灣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自由貿易試驗區“四區”疊加的重大歷史機遇,賦予珠海更大發展空間和自主權,為珠海創建現代海洋城市釋放出強大發展潛力。接下來我們主要從四個方面狠下功夫,服務和支撐海洋強省建設。
一是統籌保護利用,強化海洋資源管理。高品質高標準完成珠海市國土空間規劃、海島保護與利用規劃等規劃編制,組織實施好珠海經濟特區海域海島保護條例、無居民海島開發利用管理規定。加快推進海砂和牛頭島市場化出讓,保障重大涉海項目用海審批,探索海域使用分層設權等試點任務,嚴格落實圍填海管控要求,實施海岸線佔補制度,促進海洋生態、海洋利用和海洋管理與海洋經濟協調發展。
二是強化産業集聚,加快海洋産業發展。積極謀劃建設萬山國家級海洋綜合測試場,規劃建設珠海深海高端智造科技園,大力培育涉海創新型領軍企業和中小企業,加快推進三角島、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等一批重大項目和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提升海洋源頭創新能力和成果轉化能力,深化産學研合作,爭取突破發展海洋高端裝備、海洋生物、海洋新能源、海水綜合利用四大海洋新興産業,鞏固提升海洋旅遊、海洋油氣化工和海洋交通運輸三大海洋優勢産業,加快發展海洋金融和航運服務兩大海洋高端服務業,全面提升現代海洋産業競爭力。
三是堅持生態優先,加強海洋生態保護。堅守海洋生態保護紅線,嚴格控制陸源污染物入海,加強涉海工程環境監管和自然岸線管控保護,加快海灣、海島、海岸線生態修復和合理利用,推動實施沙灘整治修復、岸線景觀改造、海堤建設、近岸清理等工程建設,拓展高品質親海空間,打造“水清、岸綠、灘凈、沙美”的“美麗海洋”。
四是搶抓發展機遇,促進海洋合作交流。以國內國際雙迴圈新格局構建和“四區”建設為契機,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服務好澳門經濟多元發展,推進珠海與港澳、廣州、深圳等城市開展更深層次的海洋經濟、科技、人才合作。積極參與南海開發和服務保障,鼓勵涉海企業走出去,加強海洋高端裝備、海洋生物等産業境外投資合作。
在“十四五”新的起點上,珠海經濟特區將充分發揮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在廣東建設“海洋強省”上體現特區擔當、貢獻珠海力量,續寫新常態下珠海發展新篇章。謝謝。
香港大公報記者提問
香港大公報記者:請問廣東省自然資源廳,近年來,海洋資源與生態環境約束不斷加大,請問廣東在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時候是如何加強海洋修復,取得了什麼樣的結果,以及“十四五”期間會有什麼新的舉措?謝謝。
屈家樹: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納入海洋開發總佈局之中,堅持開發和保護並重,污染防治和生態修復並舉,科學合理開發利用海洋資源,維護海洋自然再生産能力。同時海岸線的整治修復更是關係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産安全,不能有半點馬虎。
自然資源部門成立三年多來,我廳認真履行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職責,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會同有關部門積極推進海洋保護修復,取得了較好成效。主要開展了以下四個方面工作:
一是強化規劃引領。正在編制的《廣東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將海洋生態保護修復作為重要內容,提出重點提升珠江、韓江等重要河口生態環境,開展大亞灣-大鵬灣、靖海灣、柘林灣等重要海灣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加強南澳島-澎湖列島等海島生態保護,重點實施海岸線生態修復、魅力沙灘、濱海濕地修復、海堤生態化及美麗海灣“五大工程”。同時,編制了《廣東省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提出了若干海洋保護修復重大工程。
二是制度體系加快完善。廣東省政府印發實施了加強濱海濕地保護嚴格管控圍填海的通知。我廳組織對廣東省近100平方公里圍填海歷史遺留問題實施分類處置,全面完成生態評估報告和生態修復方案並加快實施。構建了廣東省自然資源調查監測體系,進一步摸清海洋資源家底並開展定期監測,為海洋生態保護和修復提供數據支撐服務。強化海岸線常態化考核監管,確保大陸自然岸線保有率達到目標要求。此外,廣東省還專門成立了全國首家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協會,組織開展了廣東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十大範例評選活動,其中有3個海洋生態修復項目入選前十名,在社會各界中取得了良好的反響。
三是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成效明顯。一方面,我們積極爭取國家資金約3.6億元,支援揭陽、陽江和珠海市海洋生態修復項目實施。另一方面,廣東省財政也持續加大資金支援力度,從2019年起專門設立海岸帶生態修復專項資金,共投入13.5億元,開展海洋生態修復項目45個,修復71公里的岸線、打造魅力海灘81公頃、海堤生態化建設7公里、濕地保護1089公頃,並建設11個海岸帶保護與利用綜合示範區和10個美麗海灣。截至2020年底,廣東省累計整治修復海岸線480多公里,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目標任務。
四是紅樹林保護修復工作取得新進展。我們常説“南紅北柳”,南紅指的就是紅樹林。習近平總書記對紅樹林保護工作高度重視,專門作出重要指示。
廣東作為全國紅樹林面積最大的省份,在推進紅樹林保護修復工作方面也取得了新的進展。2020年11月27日,廣東省人大修訂通過了《廣東省濕地保護條例》,專門增加了紅樹林保護的專章,進一步完善了紅樹林保護的法律制度。我廳會同廣東省林業局聯合印發了《廣東省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提出了實施紅樹林整體保護等六項舉措。廣東湛江紅樹林造林項目成為我國開發的首個藍碳交易項目,對探索紅樹林生態價值實現、吸引社會資金投入、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具有積極意義。
“十四五”期間,我廳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陸海統籌,加快推進海洋系統修復,促進人海和諧共生。主要抓好以下三個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完善海洋生態保護修複製度體系。在海洋生態本底調查監測、相關規劃編制、海洋生態保護補償、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嚴格用海管理、歷史圍填海處置和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方面出臺一系列的政策舉措,不斷加強海岸帶綜合保護與利用,形成較為完善的制度體系。
二是加快推動實施一批重要生態系統重大修復工程。建立健全海洋生態預警監測體系,圍繞構建海洋生態一張圖,建設一批海洋生態基礎性監測站。持續開展“藍色海灣”綜合整治行動,部署推進一批海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建設,重點實施海岸線整治修復、魅力沙灘打造、海堤生態化、濱海濕地恢復以及美麗海灣建設五大海洋生態修復工程,同時進一步加大紅樹林保護修復力度,探索紅樹林綠色生態高品質發展新模式,推動紅樹林營造修復,確保到2025年底完成國家下達的營造紅樹林5500公頃和修復2500公頃的目標任務。
三是加快推動社會資本參與海洋生態保護修復。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鼓勵和支援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保護修復的意見》,探索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多元化、市場化投入機制,通過給予一定的政策激勵,構建持續回報和合理退出機制,實現社會資本進得去、退得出、有收益,從而打通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路徑。謝謝。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提問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廣東省海洋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對湛江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寄予厚望。請問“十四五”期間,湛江在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方面有哪些思路和舉措?謝謝。
湛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陳峻華
陳峻華:湛江是海洋大市,海域面積2萬平方公里,大陸海岸線1243.7公里,佔全國6.9%、廣東省30.2%,居全國地級市首位。豐富的海洋資源,是湛江最突出的發展優勢,市區坐擁世界級深水海灣湛江灣,擁有華南地區唯一通航40萬噸級船舶的世界級大港湛江港,城中有海、城海交融是湛江城市的最大特色;海洋生物種類多達2000多種,擁有一批海洋經濟研究院所。海洋經濟實力、科技創新能力位居全省前列,是全國首批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城市、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
“十四五”期間,湛江將認真落實廣東省委、廣東省政府《關於支援湛江加快建設廣東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的意見》,加快推動海洋經濟高品質發展,奮力建設現代化區域海洋城市。主要有五個方面的思路和舉措:
(一)加快構建現代臨港産業體系。堅持陸海統籌,科學佈局現代臨港産業,深入推進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聚焦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依託湛江鋼鐵等四個投資均超過100億美元的重大臨港産業項目,加強産業鏈精準招商,謀劃構建湛江大型産業集聚區和一縣(市、區)一省級工業園區“1+N”發展佈局,打造綠色鋼鐵等13個現代臨港産業集群。推動遠深海養殖、水産品精深加工、濱海旅遊、風力發電等優勢産業提質增效,培育壯大海洋能源、海工裝備、海洋生物醫藥等海洋戰略性新興産業,促進臨港産業轉型升級。
(二)加快提升海洋科技創新能力。加快國家高新區、湛江灣實驗室、海洋科創中心等創新平臺建設,打造湛江特色區域創新體系,深入推進國家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城市建設。大力培育高新技術企業,設立海洋生物基因資源、藥物資源庫,建設海洋科技産業創新基地。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合作,聯合開展海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大力引進重點科研項目、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加快科技成果轉化,促進海洋産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發揮廣東海洋大學等高等院校作用,推進海洋資源創新開發。
(三)加快推動區域海洋經濟合作。加快湛江吳川機場、5條高鐵、高快速路網、港口群等交通設施建設,為區域海洋經濟合作創造互聯互通條件。發揮綜合保稅區、國家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等開放平臺作用,拓寬區域海洋經濟合作空間。對接服務“雙區”“雙城”“雙合作區”建設,深化與廣州“核+副中心”動力機制,強化湛茂都市圈合作,推進海洋産業共建、産業鏈分工協作。深化與海南相向而行,推動廣東·海南(徐聞)特別合作區建設,推動湛江港與海南重要港口共建組合港,建設國際能源、大宗商品、航運等交易中心。推動組建平臺運營公司,深度參與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用好用足即將生效的RCEP協定政策,推動農海産品等優勢産業開闢國際市場。
(四)加快推動海洋經濟綠色發展。充分發揮紅樹林的資源優勢和碳匯作用,探索發展藍碳經濟,把“紅樹林之城”建設成湛江最靚麗的城市名片,打造海洋經濟綠色發展“湛江樣板”。統籌推進美麗港灣建設、近岸海域污染整治、紅樹林修復等工程,加大海洋生態修復保護力度,提升海洋防災減災、促淤護岸、固碳儲碳能力,持續提升生物多樣性,著力建設人海和諧的美麗湛江。
(五)加快完善海洋經濟發展體制機制。圍繞建設現代化區域海洋城市,加快完善工作機制,有序實施系列重點工程和任務,強化海洋經濟高品質發展支撐。建立常態化融資對接機制,大力發展海洋金融。完善要素保障機制,推進集約高效用海,加大海洋産業項目建設資金、用地、環保等保障力度。
湛江是海洋大市,發展底色是蔚藍的,我們在唱響藍色主旋律的同時,也將唱好綠色的副旋律,在“十四五”期間為建設海洋強省、促進廣東省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再作新貢獻!謝謝。
主持人黃惟:由於時間關係,今天的提問環節就到這裡。如果大家還有感興趣的問題,會後可以向各發佈單位了解情況。
今天的發佈會到此結束,感謝各位發佈人!感謝各位媒體記者!(圖片來源/南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