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 > 要聞

廣州港南沙港區四期工程預計2022年建成

發佈時間:2021-12-16 09:22:56  |  來源:廣州日報  |  作者:李妍  |  責任編輯:

原標題:廣州港南沙港區四期工程預計明年建成 建大灣區首個全自動化碼頭

南沙港區四期效果圖

鄭際毅,廣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南沙工程辦公室副主任

吳裕昆,原廣州港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南沙港四期碼頭調試現場

“十四五”開局之年,廣州全力攻堅克難,穩步推進重大基礎設施工程建設。南沙港鐵路2021年底即將開通運營,全國最大的單體冷庫和汽車滾裝專業碼頭群、華南最大的糧食碼頭將在廣州港南沙港區亮相……伴隨著這些重點項目的建設和逐步投入使用,廣州港作為華南綜合性主樞紐港的能級不斷被注入強勁動力,為廣州深度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升廣州綜合交通樞紐功能、加大航運高端資源集聚輻射、打造世界級港口集群提供有力支撐。

廣州積極推動國際航運樞紐建設

20年前,南沙港區所處的龍穴島還是廣州南部的一座荒島,四面環水,人跡罕至。如今,一座現代化的海港在這裡誕生,碼頭岸線一眼望不到邊,碼頭裝卸繁忙,一排排岸橋林立,一艘艘巨輪停泊靠港。通過港口、航運、物流、金融、貿易,越來越多的中國産品從這裡出發,融入國際經濟大迴圈中去;越來越多的海外産品從這裡抵達,奔赴中國的四面八方。

近幾年來,廣州積極推動國際航運樞紐建設,廣州港國際大港地位鞏固提升。2020年,廣州港貨物吞吐量6.36億噸,規模位居全球港口第四位,其中內貿貨物吞吐量4.9億噸,位居全國港口第一位,集裝箱吞吐量2317萬標箱,位列全國沿海港口第四位,全球沿海港口第五位,廣州國際航運中心排名在新華·波羅的海指數中上升至第13位。

2001年12月廣州港南沙工程辦公室正式成立,具體負責廣州港重點建設工程的有關規劃和建設事宜。20年來,廣州港在南沙先後建成了南沙港區一期、二期工程、沙仔島多用途碼頭工程等省、市重點工程,累計完成投資額約183億元。

2021年以來,廣州港港口外貿業務快速回穩、持續向好。2021年1~11月共接卸外輪5771艘次,同比增長6%,凈增外貿航線20條,外貿貨物吞吐量和外貿集裝箱吞吐量連續11個月實現正增長,同比增長14.8%、增長11.0%。

穩步推進7個重點建設項目

記者走訪獲悉,近幾年,廣州港全力推進航運樞紐項目建設。目前南沙港區四期工程、近洋碼頭工程、新沙港區11號12號通用泊位及駁船泊位工程、糧食及通用碼頭擴建工程、糧食及通用碼頭筒倉二期工程、廣州南沙國際物流中心7個重點建設項目正穩步推進,項目總投資額達176億元,為“十四五”廣州基礎設施建設開好局。

“十三五”期間,廣州港國際航運樞紐建設總投資額超過250億元。至2020年底,廣州港集團在全港已具備年2000萬標箱、200萬輛滾裝汽車、2500萬噸糧食的通過能力,集團萬噸級以上泊位達83個。

在“十四五”期間,廣州港集團將加快推進港口型國家綜合物流樞紐建設,把南沙四期自動化碼頭、南沙國際物流中心等重點項目建設好、運營好,積極推動南沙國際通用碼頭、南沙五期、南沙國際海鐵聯運碼頭等規劃項目建設,鞏固廣州港綜合樞紐能級和內外貿協同發展能力,為灣區打造“雙迴圈”樞紐提供有力支撐。同時,廣州港還將結合自身特色和腹地産業特點,深化港産融合,大力發展全程物流、保稅物流、冷鏈物流等專業化物流,支援灣區汽車、裝備等製造業做大做強,保障能源物資、原材料和消費品供應,更好地服務區域經濟産業發展。

建設者故事

期待廣州港碼頭建設順順利利

在同事們眼中,今年45歲的鄭際毅已經是一位“老港口人”。

從1997年大學畢業後,他就一直從事港口工程的建設管理工作。2001年,鄭際毅離開工作四年的新沙港區,來到廣州港南沙工程辦公室當“拓荒者”。他説:“那時的龍穴島還是座荒島,島上沒水沒電沒橋,上島工作需要乘坐快艇,條件比較艱苦。直到2004年上島的橋開通後,周邊交通情況有所改觀,南沙港區迎來快速的發展。”

“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南沙港區佔據重要的地位。利用江海聯運、海鐵聯運等模式,交通運輸有望節約運費、降低物流成本,讓企業和消費者受益。”鄭際毅説。

如今,家住番禺的鄭際毅,每天開車大約一小時才能抵達南沙港區,一天上下班往返的路程接近200公里,這樣的日子已經持續多年。他表示,20年來,廣州港人在南沙港區發揚了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艱苦奮鬥、真抓實幹,確保建設項目高品質完成。

2021年即將過去,在談到新年願望時,鄭際毅期待,廣州港業務蒸蒸日上,碼頭建設項目順順利利。

退休後再回南沙港區激動不已

現在75歲的吳裕昆, 1978年來到廣州港口工作,2008年退休,曾經擔任過廣州港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廣州南沙開發區建設指揮部副總指揮等。

如今,退休後的吳裕昆抽空回到南沙港區,看到已經建成的一座繁榮、現代化港口,集裝箱班輪航線數、航線密度不斷提高,他激動不已,稱讚廣州當年決定“南拓”、在南沙建設海港,有超前眼光。

他告訴記者,20年前,南沙港區所處的龍穴島還是一座荒島, 2001年12月25日,廣州港的拓荒者開始了艱辛的建港歷程。當時的建設者喊出了“就算脫幾層皮,掉幾斤肉,也要搶時間建成南沙港區”的口號。廣州港建設者請來專家和設計團隊不斷進行科學論證,開展模型研究,解決一個又一個困難。通過南沙港區十多年來的發展證明,龍穴島上可以建成一座世界級的海港。

他説,南沙港區改變了廣州缺乏優質深水碼頭的歷史,為廣州改革開放的推進,打開了一扇面向大海的優質窗口,為千年商都的繁榮昌盛提供了更堅實的支點。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廣州港可以充分運用綜合性樞紐港的優勢,發揮更大的作為。

項目名片:

廣州港南沙港區四期工程

項目定位:

南沙港區四期工程是全球首例集人工智慧、衛星導航、精準定位、大數據雲計算安全防範等前沿科技技術為一體的新一代“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

項目數據:

本項目總投資69.74億元,計劃建設2個10萬噸級和2個5萬噸級集裝箱船泊位,12個多用途集裝箱駁船泊位和4個工作船泊位,年設計通過能力490萬標準箱。

項目工期:

于2018年12月正式開工建設,力爭2022年建成。

項目進度:

目前建設投資完成約71%,項目建設進展順利,計劃2021年底完成全部海輪泊位水工結構,進行實船全流程動態調試。

意義:

工程建成後,廣州港南沙港區每年集裝箱吞吐量預計可超過2000萬標準箱,位居全球單一港區前列,屆時南沙港區集裝箱能力佈局將更加完善,整體能力提升促進規模運輸的優勢將凸現,將成為泛珠三角經濟腹地全面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出海大通道。(記者/李妍 圖片/李妍 通訊員/鄒井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