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 > 要聞

​首屆大灣區科學論壇會場內外,科學家展開思想碰撞

發佈時間:2021-12-15 09:50:14  |  來源:南方日報  |  作者:卞德龍、姚昱旸  |  責任編輯:

原標題:首屆大灣區科學論壇會場內外,科學家展開思想碰撞 探索前沿問題 衝擊科技“無人區”

大灣區科學論壇生命科學分論壇上,相關領域科學家線上發表主旨演講。南方日報記者/徐昊 攝

12月13日,為期3天的2021年大灣區科學論壇落下帷幕。在這場粵港澳大灣區最高級別的科學盛會上,近百名中外科學家圍繞新冠肺炎疫情走勢、可持續發展等人類共同面對的重大問題,以及奈米科技、網路通信、海洋科學等前沿科學,展開深入探討與思想碰撞。這是大灣區科學論壇首次與公眾見面。會場內,中外院士專家走過專門設置的“科學家通道”,分享真知灼見,成為“最閃亮的星”;會場外,大灣區各地的重點實驗室、大科學裝置、科技龍頭企業正馬不停蹄,向著科技創新的“無人區”不斷發起衝擊。

關注疫情最新進展

“人類社會可能的終極性顛覆技術是什麼?”主論壇主旨報告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校長薛其坤一開口,便拋出了一個“燒腦”問題。

“中微子的反粒子就是其自身嗎?”這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的發問。為此,他和團隊正在廣東江門建設一處位於地下700米的探測器,試圖揭開宇宙中最神秘的“幽靈粒子”之謎。

“在人類認識受到局限的領域,人工智慧能否突破人的認知邊界?”這是商湯科技副總裁劉強的思考。他注意到,人類諸多重大理論突破都源自天馬行空的猜想。“那麼,機器會猜想嗎?它們能否複製人類在科學上的跨越?”

“科學家贏得諾貝爾獎的秘訣到底是什麼?”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邁克爾·萊維特在報告中説道,很難預測在基礎科學領域下一個發現將來自哪,但“開闢新領域的發現往往比依賴於先前理論的發現更重要”。

從首屆大灣區科學論壇的主題“探索未來共用科學”便能看出,對前沿科學問題的探討必定是論壇的重要主題。

這些問題是極少有人涉足的科技“無人區”,卻是決定著未來人類發展上限的關鍵。破解這些問題,不僅需要“甘坐冷板凳”的潛心攻關,也需要頂尖科學家的思想碰撞。

大灣區科學論壇便提供了這樣一個交流的平臺。生命科學分論壇上,聽完美國科學院和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裴偉士在視頻連線中的報告,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實驗室主任鐘南山就人體感染新冠病毒後抗體與T細胞反應的話題,與裴偉士線上上展開了近10分鐘的對話。

“此刻,在北京、上海、廣州乃至全國各地的實驗室裏,科研人員仍在研究新冠病毒,加緊攻關。”生命科學分論壇上,視頻連線接通後,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直入主題。

包括鐘南山、張文宏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等在內,大灣區科學論壇雲集了中國的“抗疫天團”。即便身在會場,他們仍時刻關注著疫情的最新走勢。

在張文宏看來,“奧密克戎”未來的傳播可能有三類場景:傳播力強、毒力弱;傳播力強、毒力強,但疫苗加強針有效;傳播力強、毒力強,且加強針無效。“最後一種情況最為嚴峻,需要我們攻關疫苗的新路徑。”他説,但從目前情況看,“加強針的接種將會給人類帶來新的希望”。

“要加強80歲以上老年人群的接種,我本人是早已接種了。”主論壇主旨報告上,鐘南山再次提出倡議。

“疫苗能提供基礎免疫,尤其在降低重症率、死亡率,減少病人負擔方面有確切效果,所以我們還是要號召大家‘苗苗苗’。”高福説。

諾貝爾獎得主理查德·約翰·羅伯茨也很認同疫苗是應對疫情的重要手段。作為一名外國科學家,羅伯茨還強調了國際科技合作的重要性。他指出,新冠病毒檢測和疫苗開發很大程度歸功於中國研究人員最早發佈新冠病毒基因測序結果。

科學家“穿越”到會場

“下面有請1993年諾貝爾生物學或醫學獎獲得者理查德·約翰·羅伯茨作視頻報告。”主論壇上,當主持人話音落下,觀眾紛紛將目光投向大螢幕。令人意外的是,“羅伯茨”卻出現在舞台中央的話筒後,不少人發出驚嘆。幫助他“穿越”到會場的,是廣州南沙一家企業提供的裸眼3D全息光子屏。

大灣區科學論壇期間,這樣的科技元素並不鮮見。

科學改變生活的最後一步,是從成果轉化為産品。科技成果轉化落地,是大灣區科學論壇聚焦的另一重要議題。

“我國在奈米科學基礎研究上是處於領先地位的,成果豐碩,目前的關鍵在於如何讓這些成果從論文變為産品,從紙上走到地上。”奈米科學分論壇上,與會院士專家達成共識。

事實上,除了中外科學家,來到論壇現場的還有科技企業、孵化器、金融機構等各界代表。

以智慧工業軟體分論壇為例,在23名報告人中,近七成來自企業,他們或是首席技術官、或是高級管理人員、或是投融資機構負責人,與科學家們共同探討如何讓創新成果創造社會價值。

在中國科學院院士、蘇州大學教授李述湯看來,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大灣區有科研實力的優勢,也有産業基礎的優勢。

就在大灣區科學論壇開幕當天,《中國區域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1》出爐,廣東區域創新能力連續5年領跑全國。其中,“知識創造”“企業創新”等指標普遍排名靠前。無數的科學家、科技企業奔跑在科技創新的道路上,粵港澳大灣區的科技創新氛圍日益濃郁。(記者/卞德龍、姚昱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