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 > 新基建

粵港澳大灣區再添兩個巨型“充電寶”

發佈時間:2021-12-14 10:18:51  |  來源:中國網粵港澳大灣區頻道  |  作者:劉林明  |  責任編輯:

中國網廣東12月14日訊  南方電網梅州抽水蓄能電站(簡稱“梅蓄電站”)、陽江抽水蓄能電站(簡稱“陽蓄電站”)首臺機組相繼投産發電,成為“十四五”開局之年南方電網服務區域內首批投産的抽水蓄能機組,使粵港澳大灣區電網調節能力提升近一成,也為今冬明春的電力可靠供應提供了有力支撐。至此,南方電網抽水蓄能裝機達858萬千瓦,其中廣東省內抽水蓄能裝機容量達到798萬千瓦,佔全國23.4%,成為目前全國抽水蓄能裝機容量最大的省份。

陽蓄電站水庫  圖/曹耀安

據了解,梅蓄電站、陽蓄電站兩座電站(一期工程)總裝機容量為240萬千瓦,總投資150億元,主要服務於粵港澳大灣區,在電網中承擔調峰、填谷、緊急事故備用任務,兼有調頻、調相和黑啟動、儲能作用,是電網的“穩定器”、“調節器”、“充電寶”。

陽蓄電站1號機組 圖/曹耀安 

兩座電站首臺機組均提前半年投産,本次首臺機組投運後,廣東省抽水蓄能的投運容量已佔到了統調負荷的7%,2022年全面建成投産後,預計年發電量將達34億千瓦時,相當於廣州市710萬戶家庭兩個月的用電量,有力保障粵港澳大灣區電力供應。南方電網調峰調頻公司基建部負責人李育林介紹,兩座電站還可帶來明顯生態效益,每年可節約標準煤3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94.6萬噸,減少二氧化硫及粉塵排放0.65萬噸,同時兩座電站每年可為當地帶來近2億元稅收,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增添動力。

梅蓄電站是國家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及《贛閩粵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規劃》重點項目,電站上、下水庫庫容分別為4102萬和4382萬立方米,位居全國第二,主體工程開工至首臺機組投入試運作僅用時41個月,創造國內抽水蓄能電站主體工程建設最短工期紀錄。陽蓄電站是目前國內單機容量最大抽蓄電站,高水頭、大容量帶來的製造安裝技術難度大,實現了40萬千瓦級單機容量、700米高水頭抽蓄機組全自主化製造,電站水道是世界首條800米水頭級的鋼筋混凝土襯砌水道,工程建設過程中成功攻克十余項重大關鍵技術,為國內後續大規模建設同類電站奠定了堅實技術基礎。兩座電站建設的先進經驗將為後續抽水蓄能項目建設提速增能。

梅蓄電站首臺機轉子 圖/陳泓宇

南方電網公司加快抽水蓄能建設,計劃在“十四五”和“十五五”期間分別建成投産600萬和1500萬千瓦抽水蓄能,以滿足2億千瓦新能源接入電網調節和大規模清潔能源消納的需要,有力支撐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構建,服務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通訊單位/南方電網公司 通訊員/蔡思浩、楊彬丁、卯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