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 > 要聞

廣東推進網路文明建設,全力守護群眾網上精神家園

發佈時間:2021-12-09 11:38:58  |  來源:南方日報  |  作者:王佳欣、錢明雅、謝慶裕  |  責任編輯:

原標題:廣東推進網路文明建設,全力守護群眾網上精神家園 網聚正能量 共育文明風

伶仃洋上,來自全國各地、總粉絲數超過5000萬的網路大V們乘船遠眺港珠澳大橋,向網友實時直播分享他們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期盼;

“廣東加油!”“向你們致敬!”視頻《戰疫中的廣東,硬核守護“南大門”》評論區,數萬網友跟帖留言點讚,為戰勝疫情提供強大網路輿論支撐……

自去年廣東省委、廣東省政府將網路文明促進行動納入廣東精神文明創建九大行動以來,南粵大地持續激發文明新活力,文明辦網、文明用網、文明上網、文明興網蔚然成風。

據統計,近兩年來,廣東全省共舉辦網路主題活動760多場次,開設專題專欄890多個,集納推送重要稿件1360萬餘篇次……

廣東全力守護人民群眾的網上精神家園,培育網路文化新風尚,拓展道德建設新空間,構建網路行為新秩序,打造文明創建新品牌,廣泛凝聚起網路文明向上向善的社會共識。

唱響主旋律▶▷

思想引領畫好同心圓

指尖輕點,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內一份份珍貴史料、一張張黑白照片躍然屏上。借助5G、VR、全息影像等科技手段,廣東推動紅色資源“上網”;

打開B站,廣東共青團主頁空間,一曲古琴、琵琶、竹笛等民樂合奏的《國際歌》播放量超過70萬,網友在彈幕中直呼“淚目”“震撼”……

網路空間是億萬群眾共同的精神家園。作為網際網路大省,廣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凈化網路空間,繁榮網路文化,凝聚起廣東全省上下同心、團結奮進的磅薄力量。

——高舉思想旗幟,做強網上主流輿論,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宣傳走深走實。

理論課程隨時學習、主題宣傳線上直播……廣東實施“粵學習”網上理論傳播工程,推進“廣東學習平臺”理論頻道建設;策劃開展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慶祝建黨100週年等系列網上重大主題宣傳活動;推出系列原創網評文章和新媒體作品,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成為網路最強音;做優做強南方+、羊城派等移動傳播平臺,建設一批品牌網站、欄目,持續壯大主流思想輿論陣地。

——繁榮網路文化,活化精品資源項目,讓紅色基因、優秀文化不斷傳承弘揚。

“百名書記講黨課”、紅色景點雲打卡……廣東聚焦黨史學習教育,組織開展系列線上活動,引導廣大網民從百年黨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實施紅色資源網上活化項目,讓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色景區與網際網路有機結合,網民愛黨愛國情懷不斷增強。

為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東持續開展八屆網路文化精品宣傳推廣活動;在傳統節日期間開展“網路中國節”線上主題活動,吸引網民參與傳統文化線上傳承。

從強化形式創新到深化內容宣傳,再到拓展傳播渠道,一條推進網上思想引領、深化文化培育的新路徑在南粵延伸,讓理論之花“飛入尋常百姓家”,讓愛黨愛國情懷縈繞在網民心間。

培育好網民▶▷

道德引領匯聚正能量

人無德不立,網無德不興。營造健康的網路生態,建立良好的網路秩序,道德榜樣同樣可以帶來無窮的力量。

——注重典型示範,強化網上道德引領。

勞動模範、時代楷模、道德模範、最美人物、網路大V……在網上正面輿論引導“領頭羊”帶領下,廣東建起“正能量內容庫”,擦亮“致敬好人”欄目品牌,讓網友在同頻共振中提升素養。

廣東連續4年常態化開展“南粵大愛網結同心”網路公益活動,選取樹立100個優秀網路公益項目、團隊和傳播典型;推出網路誠信動漫形象、表情包等融媒精品,徵集推廣網路誠信案例……在潤物無聲中,網民愈加積極踐行網路誠信。

——堅持素養培育,加強網上行為規範。

人工智慧、區塊鏈是什麼?如何安全上網,抵禦不良資訊?……翻開一本本圖文並茂,融入豐富的動漫、情景對話的《網路素養》教材,廣東的中小學生都可直觀地找到答案。

少年兒童是網路時代的原住民。廣東從青少年切入,創新開展網路素養教育,推動社會治理從現實社會向網路空間覆蓋,讓網民扣好網路生活“第一個紐扣”。編定國內首本進入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專題教材《網路素養》,課程從廣東推廣至省外;開展“E成長計劃”鄉村兒童網路素養支教活動,受益鄉村兒童超15萬;開展網路安全素養培訓,覆蓋廣東全省近3萬名骨幹教師……

——匯聚網路合力,積極服務民生公益。

以網際網路之手盤活網際網路企業、公益組織等資源,讓廣東網路公益活動圈層不斷擴大。去年來,“脫貧攻堅——廣東網際網路企業在行動”結對幫扶活動,為13個貧困村捐贈物資逾250萬元;通過打造“南粵大愛網結同心”網路公益品牌,兩年來共徵集232組網路公益項目和團隊;廣東省網際網路業聯合會舉辦網路音視頻行業自律公約發佈會,引導網際網路企業自覺履行社會責任。

“網路空間同樣需要榜樣,無論是大V,企業還是公益組織,他們可以承擔起帶動與守護的責任,在網路文明建設中推動網民見賢思齊。”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支庭榮説。

建長效機制▶▷

風清氣正築牢“放心網”

上課日禁玩,休息日限玩1小時……14歲的茂名少年小黎,在父母和網上守護平臺的幫助下“戰勝”了遊戲癮,成績進步明顯,成為廣東完善遊戲防沉迷機制的又一成功案例。

嚴禁大數據“殺熟”、嚴守用戶個人隱私邊界……10月22日,騰訊、華為等20余家重點APP運營企業簽署自律承諾書,向社會作出個人資訊保護承諾。

網聚誠信,天朗氣清。近年來,廣東著力構建長效機制,築牢清朗“放心網”。一項項法律法規出臺落實,一項項專項行動凈化空間,一個個品牌活動深入實施,網路生態環境不斷凈化,推動網路文明邁向新的臺階。

——織密法律之網,強化法治之力。

廣東將網路文明促進行動納入去年來部署開展的廣東精神文明創建九大行動,出臺為期3年的《廣東省網路文明促進行動實施方案》;推動網路文明立法,把文明上網寫進9月1日起施行的《廣東省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全面推進網路空間法治化。同時,推動各地將網路文明行為規範納入文明行為立法,以法治化手段推動網路文明建設。

——開展“清朗”行動,喚來朗朗乾坤。

“推動網民在網路空間知法、守法、尊法、用法。”廣東省委網信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要不斷推動依法治網、依法辦網,使網上文明創建不斷深化。

針對老百姓關注的演算法濫用、飯圈亂象、炒作網紅兒童等問題,廣東省委網信辦聯合廣東省公安廳、廣東省市場監管局等部門重拳出擊,開展“清朗·春節網路環境”整治專項行動、“清朗·演算法濫用”整治專項行動、“清朗·暑期未成年人網路環境整治”等20個專項行動,依法處置違法違規網站、APP近730家,清理有害資訊400萬條次。

——擦亮文明品牌,深化網上創建。

“折翼天使”楊佩、指揮車輛為消防車讓路的高東林、伸手挽救欲跳河輕生女子的女鐵騎……每年一度的東莞好網民故事,成為堅持與擔當、勇氣與力量的現實詮釋。

如今,超1800萬人次參與“南粵好網民”故事徵集投票、連續5年開展“匯聚南粵正能量爭做中國好網民”活動,文明之花在南粵大地落地生根。同時,推動網路文明建設相關工作納入文明城市測評指標,與文明城市創建深度融合;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縣級融媒體中心作用,讓網路文明宣傳深入基層。

文明興,網路興。廣東紮實推進網路文明建設,讓網路空間正能量更加充沛,法治保障更加有力,生態環境更加清朗,文明風尚更加彰顯,全社會共建共用網上美好精神家園的新格局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