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身於香港觀塘舊工廈的工作室飄著清爽的檸檬香,那是膠片清理溶液散發出的味道。兩張靠墻工作臺各放置了一大盤膠片,目測直徑超過20公分,密密麻麻粘了黃色膠布,電影修復師們正戴著白色手套,在一盞檯燈下小心清理膠布。
據博亞電影修復所經理、電影修復師鄭子宏介紹,黃色膠布是膠片剪輯遺留的痕跡,經年存處倉庫難免濕氣侵入,膠水發脹,摸上去略感凹凸,若呈現到影院大銀幕上,則會是突兀的晃動。
所以,電影修復師要做的,便是清理這些膠布和膠水,重新換上一批專用膠布,再抹去膠片殘存的灰塵,之後放入4K掃描機將底片錄入電腦轉為數字影像資料,利用科技一幀幀修復、調色。“電影修復並不一定是讓舊電影變得更靚,而是恢復它們以前的樣貌。”
入行多年、經驗豐富的鄭子宏瞥了一眼桌面那盤膠片便如卜卦神算:“這是武打片吧,而且不是開頭就是快結束了。”得到同事肯定的回答後,他得意地笑起來,“看這些黃色膠布就知啦。”一部電影底片大約有7盤膠片,“香港舊武打片特徵是開頭先展露身手,打戲很多,中間開始敘事,到電影快結束又打起來了。”那些你來我往的高手過招,招式多變,需要頻繁切換鏡頭、剪輯,“哇,你是沒看到徐克的武打片膠片,膠布貼到密集恐懼症都要犯,人手清理起來那才叫崩潰。”
旁人是在影院看當下最時興的電影,鄭子宏卻是透過一方小小膠捲回望過往輝煌的港産片,同樣過癮。他也是後來才頓悟,原來他修復電影的歷程與港産片發展軌跡不謀而合——“都是由武打片開始,之後逐漸趨向劇情片,如關錦鵬、王家衛、許鞍華。”
對於電影修復的意義一問,鄭子宏沉吟片刻,概括為“文化的傳承與保留”,那些上世紀80、90年代的珍貴影像,生動捕捉了一些猝然離世的巨星花樣年華里的一顰一笑、記錄著正在變遷的城市景觀。
比起這些,雖微小卻更觸動人心的,是那影像背後為夢想忙碌奔走的背影日漸佝僂,看到煥然一新畫面猛然記起熱血年華。鄭子宏記得,那年修復完電影《英雄本色》,他飛往北京帶給導演吳宇森及剪輯師看,“兩位前輩都看得流淚。拍攝時他們都很年輕,那時的努力、付出,如今可以在大螢幕重新回看,那感覺很震撼。”
2021年香港國際電影節精選多部世界各國經典電影修復版上映,包括4部王家衛導演的代表作《春光乍泄》《花樣年華》《2046》《墮落天使》的4K修復版,全出自鄭子宏之手。
“王家衛對電影修復很有要求,他很清楚自己的電影應該用什麼方法去修復,也記得當年的拍攝細節。”所以王家衛可一眼挑出旁人不易覺察的瑕疵,無形間令鄭子宏備感壓力。
《重慶森林》修復到九成時,王家衛和攝影師杜可風來到工作室觀看成果。“我當時特別緊張,尤其是兩位傳奇大師一起來,好怕他們看完站起來罵人。”鄭子宏的擔心純屬多餘,兩位大師一路看一路笑,懷念不已,“他們一直在説‘記不記得當時我們拍這裡的是怎樣怎樣’。”
近年電影節對於修復電影的推薦,以及網路時代串流平臺日益增多和對畫質要求,在鄭子宏看來皆是行業發展的契機,“香港曾經拍過那麼多電影,所以一路都會有修復的需要。”這麼看,那個佳作涌現的香港電影黃金時代和浪潮裏吵吵鬧鬧、令人難忘的港産片,也許正等待著在不遠的將來重臨大銀幕。(記者/韓星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