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南方非遺傳播志願服務隊正式成立,邀請廣東省內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專家學者加盟“非遺名家講師團”,開設“南方非遺學堂”,營造非遺保護傳承全民參與的濃厚氛圍。
中國功夫素有“南拳北腿”之分。2021年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的佛山咏春拳、北勝蔡李佛拳和莫家拳,都是淵源併發展于廣東的南派武術。
“南拳北腿”顧名思義,表述了北方武術重腿法,南方武術擅拳法。南拳的特點是強功力,重樁馬,講橋手。步法靈活多變,多有扭拐動作。如騎龍步、拐步、蓋步等,使身體即使在南方泥濘濕滑的地面上,穩固中還可以靈活轉向。拳諺有“手是銅錘,腳是馬”之説。
習武者,講究武德武禮,尤其是謙和忍讓、立身正直、忠孝節義。中華武術包含著深厚的人文精神內涵,表現為對人的尊嚴、價值、命運的維護、追求和關切,還有對全面發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南拳的精妙招式中,處處都蘊含著南派武術的武德規範。
以南派武術中最常見的“抱拳禮”為例。傳統南拳的“抱拳禮”,一般都是“虛步抱拳禮”。下盤虛步時,既表示對他人的尊重禮貌,又便於自己運用低腿的攻防和步法移動的轉移靈活。上肢行抱拳禮時,行禮者用左手掌遮住右拳的拳面(大拇指第一指關節彎曲,其餘四指並攏伸直),表示來者友善,而“非攻”。其蘊含之意是,還請來自五湖四海的各路豪傑多多關照。但與此同時,兩手保持抱拳的姿勢,上下運動,也能迅速地防禦住對方不懷善意的攻擊。“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行禮者的謙遜,並不意味著逆來順受,甚至乞求和平。
南派武術“尚武崇德”,內核是民族尊嚴、人格獨立、止戈為武。習武者既要謙和忍讓,也要見義勇為。正是這些精神內核,從技法到人文,讓“南拳”得以和“北腿”各顯特色,甚至分庭抗衡,佔據了中華武術的半壁江山。特別是近代中國社會之後,“寧死不當亡國奴”,嶺南武者堅定地融入中國革命滾滾洪流中,立馬當先,身先士卒。例如,三元里人民抗英、湛江寸金橋抗法等血的洗禮,成就了紅色蔡李佛拳、紅色鴻勝館,更有“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中13名嶺南武者的英魂。南派武者所具有的時代使命和責任擔當,拉開了“紅色嶺南武林”的序幕,添彩了“紅色廣東”的古今。
粵港澳三地山水相連,文化相係,許多還唇齒相依。嶺南自古“獅、武不分家”,粵港澳大灣區各地流傳有許多武術,其共同點在於:有南獅的地方,就有南拳。
南獅的步型、步法、舞法和姿態都與南拳同理、神似,在醒獅活動發展迅速的村鎮,幾乎村村都有武術班。嶺南各地武學的運動原理、技法規律等也相對一致,如步不穩則拳不發;穩馬硬橋,闊幅扎馬,蓄勢待發等。南派武術具有強烈民俗性、民間性和民族性,是粵港澳三地一條文化相係的紐帶。南派武術之所以長盛不衰,也正是源自灣區民眾這份血濃于水的文化認同感。
當然了,新時代也賦予了南派武術新的精神內核。因此,今日的南派武術在學技目的、技術招式、傳承方式上不能固步自封,要不斷地與時俱進,同時也要堅守初心,堅守南派武術的本質屬性與技法原理。
至於當前熱議的“武術進校園”的問題,我認為,武術進校園不是將原來在訓練館、比賽場上所練的武術,再換個地方,在校園裏來練,而是要考慮到學校教育培養人的需要,循循善誘,由淺入深,針對孩子們的興趣愛好,對武術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進行優化改良。此外,還應加強師資力量建設,培育起一批拳術過硬、長于教學的武術老師。畢竟再好的內容,還是需要教師規範的專業示教,通過學生的直觀感覺,提升起學武的興趣。(記者/李朝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