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 > 要聞

廣東省政府文史研究館舉辦首屆《廣東文化遺産的當代價值和意義》學術座談會

發佈時間:2021-11-15 09:16:43  |  來源:中國網粵港澳大灣區頻道  |  作者:陳勁佟  |  責任編輯:

中國網廣東11月12日訊 11月12日,廣東省政府文史研究館與羊城晚報報業集團聯合在廣州舉辦《廣東文化遺産的當代價值和意義》學術座談會,廣東省政府文史研究館文化遺産研究院承辦了本次活動。

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室(文史研究館)黨組書記、主任(館長)楊漢卿、羊城晚報報業集團黨委書記、集團管委會主任、羊城晚報社社長劉海陵出席學術座談會並分別作了講話;來自廣東省政府文史研究館、羊城晚報報業集團、中山大學、廣州美術學院、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廣州大學、廣東省住建廳、廣東省非遺中心、廣州市非遺中心、潮州市文廣旅體局、廣東省嶺南文化遺産研究院等單位的專家、領導出席了座談會。

會上,專家們從不同角度暢談廣東省文化遺産的當代文化價值、社會效益、文化遺産保育未來的發展方向,提出了保護歷史文化名城的歷史地理人文格局、歷史風貌、弘揚保護地域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重視文化遺産保育的社會參與,以及通過文化遺産保護利用提升歷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價值等建議;對文化遺産地保護提出了保留具有原真性、關聯性文化資源等觀點,闡釋了地域文化精神內核影響下的傳統工藝與高品質生活關係的價值。

學術專家提出了文化遺産當代性的三個問題:第一,如何走近受眾?第二,如何走進生活?第三,如何走得更遠?非遺研究學者提出,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要適應周圍環境,被不斷地再創造,尊重人類的創造性、文化的多樣性,非物質文化遺産是動態、變化、可持續的,並認為廣東的文化遺産更有活力、更有生命力。非物質文化遺産要由社會傳承、高校介入,非遺要走入現代生活,見人見物見生活,廣東文化遺産基因具有“務實、開放、相容和創新”的鮮明特性,這就決定了廣東非物質文化遺産必然産生旺盛生命力、文化多樣性、價值認同感、求新創造力和可持續發展動力。

與會非遺研究學者認為,由於廣東文化基因中的先進特性,因此成就了廣東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多樣性、相容性、開放性、創新性,被廣泛獲得認同感和可持續感,確保了廣東非物質文化遺産旺盛的生命力,它對於當代廣東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傳承、再創造和利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應用價值。

文史專家提出了要彰顯民間文學講好中國故事、廣東故事、灣區故事的優勢,讓文化遺産成為共建人文灣區的重要內容;在政府部門加強合作、共建人文灣區的同時,充分調動和發揮民間傳播、傳承嶺南文化的積極性十分必要,同時需要拓展中華文明的傳播途徑和方式,充分展現嶺南文化的獨特魅力,讓灣區三地民眾融創業、文化娛樂、旅遊、情感交流、交友於一體,共同塑造和豐富灣區人文精神內涵,“同唱一首歌”,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灣區。

廣東省、廣州市、潮州市等地非遺管理部門負責人介紹了廣東省以及各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産工作的各方面成果;華僑文化專家提出了保護華僑文化、尊重華僑地區傳統文化、歷史建築等的建議;會議回顧了不久前廣東省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通過向省政府提出館員建議,促成了廣東省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列入廣東省十四五規劃,並且列入了廣東省人大的立法保護計劃等成果。廣東省政府文史研究館文化遺産研究院負責人作了座談會總結發言,並且提出了探索未來對廣東文化遺産分類實踐研究的工作思路,如廣州實踐、潮州實踐、社會參與實踐、政府管理實踐等工作設想;同時提出,要創造更好的條件,發揮館員的專業知識優勢、社會資源優勢、學術水準優勢,講好廣東故事,傳播廣東經驗,講好灣區故事,傳遞灣區聲音。


圖/文:陳勁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