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 > 要聞

廣東經濟復蘇穩、結構優、産業升級加速 前三季度工業投資比增21.1%

發佈時間:2021-10-25 09:41:16  |  來源:南方日報  |  作者:王彪  |  責任編輯:

原標題:粵經濟復蘇穩、結構優、産業升級加速 前三季度工業投資比增21.1%

10月23日,廣東省統計局發佈經濟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廣東經濟運作保持恢復態勢,主要經濟指標總體處於合理區間,就業民生得到較好保障。

根據地區生産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1年前三季度廣東地區生産總值為88009.86億元,同比增長9.7%,兩年平均增長5.1%。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為3425.59億元,同比增長8.2%,兩年平均增長5.6%;第二産業增加值為34684.45億元,同比增長11.1%,兩年平均增長5.0%;第三産業增加值為49899.82億元,同比增長8.8%,兩年平均增長5.2%。

“前三季度廣東經濟正在快速恢復性增長,無論是從供給側還是需求側上看,多個重要指標都保持了兩位數增長。”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副院長曲建説。

看供給:農業表現突出

支柱製造行業增長較快

復蘇仍是廣東經濟的主要特徵。從三産結構看,前三季度廣東第一産業表現突出,對經濟穩定起到支撐作用。數據顯示,早稻生産創新高,2021年廣東早稻總産量524.15萬噸,同比增長1.1%;早稻畝産407.0公斤,同比增長2.3%,早稻總産量創近16年來新高、單産創22年來最高。蔬菜産量持續穩定增長,前三季度增長3.1%。

製造業是廣東經濟的支柱,前三季度,廣東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67萬億元,同比增長12.1%,兩年平均增長5.2%。分門類看,採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1%,兩年平均增長7.3%;製造業同比增長11.5%,兩年平均增長4.8%;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産和供應業同比增長19.6%,兩年平均增長9.9%。支柱行業較快增長,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汽車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20.5%、12.1%。

這也支撐同期交通運輸總體平穩。前三季度,廣東貨運量同比增長17.7%,其中公路、鐵路貨運量分別增長24.7%、18.3%;港口貨物吞吐量增長6.7%,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增長13.4%

“廣東經濟增速與全國基本一致。跨週期調節政策取得明顯成效,在穩定經濟增長的同時,産業結構持續優化。”廣東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萬陸表示。與此同時,廣東規模以上服務業運作延續恢復態勢,1—8月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3.6%,兩年平均增長10.1%。

儘管國際經濟稍有回穩,但國內外大宗原材料價格上漲幅度大,運力緊張,加上宏觀政策對部分産業加大了調控力度,對廣東的製造業企業帶來了重大影響。在此背景下,廣東經濟特別是工業保持增長,説明通過“穩鏈補鏈壯鏈”等積極措施,特別是各地政府有效改善當地營商環境,努力幫助企業消化成本上升的壓力,提振了企業對國內外市場預期的信心。

看需求:單月進出口創新高

消費活力待進一步提升

前三季度,廣東外貿進出口總額6.03萬億元,同比增長18.6%,持續今年以來兩位數增長態勢,兩年平均增長8.0%。其中,出口3.68萬億元,同比增長19.3%,兩年平均增長8.3%;進口2.35萬億元,同比增長17.5%,兩年平均增長7.5%。

尤其是,9月當月,廣東進出口總量創歷史新高,全省進出口0.78萬億元,同比增長12.1%。其中,出口0.49萬億元,增長20.6%;進口0.29萬億元,增長0.2%。

投資是穩定經濟的重要抓手。出口旺盛帶動工業投資快速增長,成為前三季度的重要特點。前三季度,廣東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9.8%,兩年平均增長7.3%。民間投資意願較強,完成投資同比增長13.8%。工業投資自2月份以來持續保持20%以上的增速,同比增長21.1%,兩年平均增長8.2%,高於2019年同期水準3.8個百分點。

在消費方面,前三季度,廣東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26萬億元,同比增長13.6%,兩年平均增長1.5%。其中,鄉村市場恢復好于城鎮,零售額同比增長21.5%,兩年平均增長4.3%,全省限額以上單位22個主要零售商品類別中,有17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實現增長,其中11類商品增幅超過15%。

曲建建議,接下來,應利用好第四季度節假日的時間窗口,進一步提升整個消費能力,儘快實現消費市場的恢復性增長,提升經濟迴圈的內在動力。

看動力: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增速快

新能源汽車産量增長176.8%

在經濟迴圈保持穩定的同時,前三季度廣東在産業升級、新興産業發展等方面都成效顯著。在生産端,前三季度,現代産業發展較快,新能源裝備、生物藥品製造、電子元件及電子專用材料製造同比分別增長27.3%、43.1%、24.6%。戰略性新興産業重點産品産量增長形勢良好,其中,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同比均增長67.1%,新能源汽車增長176.8%,智慧手環和智慧手錶分別增長40.0%和56.7%。

曲建認為,廣東的戰略性新興産業正加快發展,特別是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等領域正在帶動整個廣東經濟向更高端産業進行升級。在未來産業發展的工業投資上,前三季度,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加快,同比增長22.9%,兩年平均增長13.2%。

金融也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9月末,廣東中外資銀行業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同比增長13.8%,其中製造業單位中長期貸款餘額增長41.7%,佔製造業單位貸款餘額比重43.4%,比上年同期提高8.1個百分點。

在消費端,前三季度廣東新消費模式發展勢頭良好,限額以上單位通過公共網路實現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25.1%,兩年平均增長22.7%。

看民生:財政支出佔比近七成

教育投資同比增長45.4%

經濟穩定復蘇,新動能持續增強,為居民收入提升提供強大支撐。前三季度,廣東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35694元,同比增長11.4%,兩年平均增長7.7%。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43592元,同比增長11.0%,兩年平均增長7.2%;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17619元,同比增長11.9%,兩年平均增長8.8%。

從政府層面看,前三季度,廣東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8萬億元,同比增長11.3%;其中,稅收收入增長14.5%,佔預算收入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2.2個百分點。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同比增長3.5%;其中民生類支出佔預算支出比重69.4%,教育、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分別增長4.5%和11.7%。

在財政投入傾向民生的同時,民生類的投資也在不斷加大。前三季度,廣東民生領域補短板投入保持較高力度,教育投資同比增長45.4%,兩年平均增長36.8%。新基建投資增勢強勁,網際網路和相關服務投資同比增長116.7%,兩年平均增長46.9%。

展望全年經濟,曲建建議,要充分利用好貨幣政策適度寬鬆的經濟環境,一方面支援外貿企業保持好良好的發展勢頭,另一方面要加快固定資産投資,特別是鼓勵社會投資儘快進入到實體經濟,推動廣東的國民經濟保持穩定發展。

廣東省委黨校原副校長、教授陳鴻宇認為,廣東一要繼續做好“粵港澳大灣區”大文章,特別是儘快落實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方案的要求;二是繼續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深化珠三角各城市科技園區之間的合作,縮短研發成果轉化為高端産業的時間;三是在繼續推進“一核一帶一圈”區域發展格局的基礎上,推進廣東五個都市圈的聯動合作,集中資源投入“沿海經濟帶”這一廣東經濟發展主戰場。(記者/王彪 實習記者/楊碧泓 通訊員/馬佳、徐可、李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