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 > 要聞

大灣區“跨境理財通”內地首批試點銀行公佈

發佈時間:2021-10-20 13:30:03  |  來源:南方日報  |  作者:唐柳雯、陳穎  |  責任編輯:

原標題:大灣區“跨境理財通”今日開賣 內地首批40個試點銀行分支機構公佈

備受關注的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內地首批試點銀行終於“浮出水面”。10月18日,人民銀行廣州分行、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在其官網公佈了“跨境理財通”試點銀行名單,內地首批40個銀行分支機構進入試點名單。

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公佈的名單中有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交通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等六大國有銀行廣東省分行;招商銀行、平安銀行、廣發銀行、浦發銀行、民生銀行、興業銀行、中信銀行等7家股份制銀行廣州分行;渣打銀行、東亞銀行、匯豐銀行、恒生銀行、澳門國際銀行、南洋商業銀行、星展銀行等外資銀行廣州分行。

深圳首批試點銀行名單則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交通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等六大國有銀行深圳分行;招商銀行、平安銀行、廣發銀行、浦發銀行、民生銀行、興業銀行、中信銀行等7家股份制銀行深圳分行;東亞銀行、大新銀行、恒生銀行、匯豐銀行、南洋商業銀行、星展銀行、渣打銀行等外資銀行深圳分行。

按照《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實施細則》,試點銀行名單挂網後相關銀行即可展業,首筆“跨境理財通”業務將在今日落地。

從首次提出探索建立“跨境理財通”機制,到首批試點銀行出爐,歷時將近一年半。這段時間裏,粵港澳大灣區金融主管部門、金融機構做了哪些準備?未來或將有哪些機構和産品加入“跨境理財通”試點?我們對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市場互聯互通還能有怎樣的期待?

業務辦理流程“友好”

“跨境理財通”不僅有利於大灣區居民更加靈活地配置家庭資産,而且有利於三地金融機構擴容業務、深化合作,推動大灣區金融基礎設施“硬聯通”和規則機制“軟聯通”走深一步。

作為首個為個人投資者設計的金融互聯互通機制,“跨境理財通”涉及理財資金跨境匯劃、理財産品範圍、銀行跨境合作、三地投資者保護等關鍵問題,對金融主管部門和金融機構提出了一道道難題。

以金融主管部門為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及相關部門對“跨境理財通”的業務思路和政策框架“進行了反覆論證、修訂和完善”,最終形成了《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實施細則》。

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副行長蘇赟透露,“跨境理財通”業務辦理流程對投資者十分“友好”。“為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資者業務辦理效率,‘跨境理財通’支援線上簽約、代理見證開戶、線上風險測評、遠端購買産品,基本能實現全流程遠端辦理。”

獲得開辦資格當天,中國銀行廣東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該行將在轄屬灣區8市10家二級分行、52家跨境金融服務中心同時啟動,全面滿足粵港澳大灣區三地居民辦理香港、澳門、南向、北向、線上、線下的“跨境理財通”業務需求。

“大灣區”概念産品可期

“目前,加入我們銀行‘跨境理財通’産品池的都是存量理財産品。”一名國有銀行相關負責人説。

記者採訪發現,目前內地代銷銀行準備的“北向通”産品,大多為各銀行理財子公司的存量理財産品,産品等級多以R2和R3為主,覆蓋日、周、月、年等不同久期。

早在1個多月前,恒生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行長宋躍升就透露,該行預計在“跨境理財通”開通初期可為“南向通”客戶提供超140種産品;招銀理財方面也表示,其優選了中低風險産品25個系列共426隻公募理財産品。

未來,粵港澳大灣區投資者對“跨境理財通”産品體系或許可有更多的期待。

招商銀行負責理財業務的一名負責人介紹,未來將根據港澳客戶需求和偏好推出具有針對性的“北向通”産品。比如針對匯率風險的管理,可考慮加入與美元指數掛鉤的設計,以及創設以大灣區內企業的債券或債權為底層資産的大灣區概念産品等。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現行安排,參與“跨境理財通”試點的機構僅局限在銀行業。不少機構呼籲增加“跨境理財通”服務機構類型。

廣發控股(香港)副董事長林向紅就直言:“基金公司、券商和第三方理財機構是資本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在推動大灣區互聯互通發展、深化粵港兩地的金融合作中也不應該缺席。”

國信證券副總裁成飛呼籲“跨境理財通”適用主體擴展至券商。成飛認為,這將使大灣區內地券商直面海外投行競爭,從而推動內地券商以更高的標準拓展業務、提升核心競爭力,實現高品質發展。

開闢人民幣國際化新路徑

“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是粵港澳三地又一項支援大灣區建設的金融創新舉措。在當前我國擴大金融雙向開放背景下,它具有更深遠的戰略意義:為人民幣國際化開闢了新的路徑。

在廣東金融學院副校長易行健看來,“跨境理財通”的“閉環資金管道”“合格試點銀行”“合格投資者門檻”“産品風險限制”等內容體現了試點邏輯。“讓資本跨境流動的風險能夠可控,讓投資者風險可控,為推進大灣區金融市場更深度的互聯互通和資本項目進一步開放以及人民幣國際化積累更豐富的前期經驗。”易行健説。

事實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印發以來,粵港澳大灣區已經陸續落地多項創新性金融政策,為大灣區經濟高品質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開展港澳代理見證開立內地個人銀行賬戶試點、自由貿易(FT)賬戶試點;

——推動跨境移動支付更加便利化;

——推進更高水準的貿易投資便利化試點、資本項目便利化改革……

回望《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為大灣區金融互聯互通繪製的藍圖,“擴大香港與內地居民和機構進行跨境投資的空間,穩步擴大兩地居民投資對方金融産品的渠道”已經被具體化,成為“跨境理財通”試點。

未來,我們是否可以期待更多灣區金融互聯互通落地?答案是肯定的。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為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行長白鶴祥分析,未來在合作區內將推進股權投資基金跨境投資試點、探索開展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業務試點、研究開展非金融企業外債便利化額度試點、探索擴大跨境資産轉讓範圍等。(記者/唐柳雯、陳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