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 > 要聞

2021國際消費電子大會在廣州開幕

發佈時間:2021-09-24 13:32:58  |  來源: 中國日報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9月22-9月23日,在廣州市人民政府指導下,由亞洲數據集團主辦,德國柏林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IFA展會)及其廣州子公司支援,在廣州四季酒店舉辦。圍繞國際消費電子行業發展趨勢,聚焦全球家電創新、物聯網家居生活、顯示技術發展、環境與健康家電、智慧製造、數字經濟、人工智慧、 VR/AR等多個領域創新發展的行業盛會。

本屆大會以“新·消費主義”為主題,設置了“2021消費電子領袖峰會——引領美好生活”主論壇以及兩場平行論壇。全球消費電子行業領袖、專家學者、知名企業高管、投資人都匯聚一堂,探討未來消費電子領域的諸多可能,及該産業在各個維度上對社會現實的影響與改變。

行業“風向標”:提供美好生活的中國方案

“十四五”規劃指出,發展數字經濟、推動數産融合是引領我國消費轉型升級的重要動力。作為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消費電子産業正處於創新發展的關鍵時刻。

艾媒諮詢集團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結合大數據分析表明,消費電子行業如果沿著原有賽道繼續發力,成長空間將非常有限。“這些産業在插上5G的翅膀、插上AI的翅膀之後,幾乎可以重新再做。”張毅提醒,“過去數年保持輝煌的朋友們要注意,新技術革新會讓這個行業顛覆一次。”

廣州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林敏給出了一組産業發展“公式”:IoT+AI+5G+Xs=用戶體驗3.0。他解釋道:“今後的格局不再局限于單個産品的體驗,而是要將所有的新技術加和起來。因此,接下來的5-10年我們要更多關注于連接層面的用戶體驗。”

具體實踐中,從業人員如何把握行業前景?不少與會企業家表明,中國的消費電子行業已然走在了世界産業變革前沿,打造出具有中國特色的“風向標”。這主要包括全球家電創新、物聯網家居生活、顯示技術發展等多個領域的創新發展。

“5G並非目標,而是一個技術演進和應用融合的過程。”在企業創始人兼CEO王潔看來,載體、技術路徑的核心,歸根結底是為了解決用戶需求。

匹配日益多元的用戶需求,有賴於消費電子行業持續突破技術壁壘、準確把握新趨勢。在此過程中,中國的消費電子行業共同謀劃産業新格局,提供了美好生活的“中國方案”。

Omdia高級調研經理Paul Gray以海外視角分析指出,疫情影響下,家庭娛樂設備的需求大幅度增長;消費者在過去一年中的行為改變,等於過去五年的轉變之和。在中國,電視機等較為成熟的産品市場實現了“量價齊漲”的可觀態勢。

“中國有很多品牌實現了成功轉型。今年第二季度,中國品牌的電視機在海外的銷售額是超過了在國內的銷售額。”Paul Gray提到,“總體而言,中國品牌在全球市場上的競爭力越來越高,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産業“加速器”:全球精英聚焦變革謀創新

從準備食材到烹飪食物再到清潔廚具,這個流程需要花費人們多長時間?智慧炒菜機器人給出的答案是:用戶按下一個按鈕,5分鐘便可出餐,2分鐘便可以完成自動清潔。富港萬嘉總經理傅盛以企業實踐表明,讓機器學會思考,是消費電子行業需要面臨的變革。

暗物智慧教育智慧硬體産品負責人高燕同樣期待,將AI的應用從感知層面以及簡單的識別層面推向認知的層面,讓機器真正像人一樣去思考。“我們希望構建這種認知的計算架構,來讓人工智慧完成更大的AI的應用。”高燕坦言。

艾媒諮詢會上首發的《2021年中國消費電子行業報告》顯示:從消費者畫像看,22歲-40歲之間形成了強大消費力的青年人,佔電子消費的80%以上;從消費金額看,産品定價並非越高越好,但整體消費電子還是有較龐大的消費購買力基礎;從産品本身看,品質和性能是消費者最在意的,手機和平板的儲存空間也很重要。

面對行業的變革趨勢,9月22日下午,首個平行論壇“Have Fun:2021視聽産業論壇”上,八位嘉賓深入解讀了視聽技術領域的新政策、新技術、新應用以及新發展。

在疫情衝擊下,直播與消費電子行業的結合卻迎來了高光時刻。直播+電商、直播+辦公、直播+醫療等新模式發展向好,線上線下融合提速。保利威副總裁梁瑛瑋分析了視頻技術主導下的常態直播,如何向新辦公時代的全真協作邁進。

除了消費電子對的社會生活帶來影響外,論壇還討論了該産業本身的形態進化與理念變遷。近年來,前所未有的超高清技術,讓産業進入視聽升級新階段。夏普超高清産業研究院資深副總經理高山介紹了8K超高清技術,如何為産業贏得更多資本、市場的青睞。

“我們希望搭建技術交流和産品互動的平臺,推動技術、人才、資本、服務、上下游渠道的充分對接,加速産業孕育孵化,助力創造資訊科技與智慧互聯的新型産業結構。”主辦方代表、亞洲數據集團總裁朱東方談到。

9月22日活動結束後,9月23日的“2021小家電專場:後疫情的窩居時代”平行論壇,將繼續深入細分領域及體驗場景,進一步探討小家電行業的前路與風口。(中國日報社廣東記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