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 > 灣區農業

深圳市深汕合作區:創新開展“榕樹下議事會”

發佈時間:2021-09-07 09:27:19  |  來源:南方日報  |  作者:陶清清  |  責任編輯:

原標題:深汕合作區:創新開展“榕樹下議事會” 畫好“同心圓”奏響城鄉融合“協奏曲”‍

深圳市深汕合作區鵝埠鎮西南村在榕樹下召開土地整備宣講會。李星照 攝

空間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根基與未來。當前,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下稱“深汕合作區”)全面打響土地整備攻堅戰,打造“平方公里級”高品質産業空間,主動承接深圳市産業轉移和城市功能延伸,以一流營商環境服務能力,僅用35天就基本完成深汕西産業園重點項目土地整備,開創新的“深汕加速度”。

很少有人知道,快速推進的背後,廣東省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鵝埠鎮西湖村富有地方特色的“榕樹下議事會”對高效促成徵拆談判起到了重要作用。

有事大家議、有事樹下談。榕樹下清風徐徐,有兒時的回憶、有不變的鄉音、有守望相助的情分,榕樹下開誠佈公,榕樹下凝聚了人心、達成了共識、議出了老村落新未來。事實上,“榕樹下議事會”已成為深汕畫好土地整備同心圓、尋求利益最大公約數的特有IP,成為西湖、西南、紅源等諸多村落迅速打開局面的獨特方式,讓土地整備工作成為民心工程,加快重大項目落地,奏響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現代化和産城融合、城鄉融合高品質發展的“協奏曲”。

廣東省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西湖村

榕樹下夜談交流,推動家園蝶變

8月17日20時20分許,鵝埠鎮西湖村班魚湖村民小組裏一棵老榕樹下,燈火通明,幾名基層幹部和數十名村民正在交流。這成為西湖村借助“榕樹下議事會”推進土地整備攻堅的一個片段。

隨著重大項目接連落地,2021年以來,西湖村邁入發展快車道,同時也意味著該村土地整備任務比較繁重。

6月中旬,深汕合作區土地整備局接到相關重大産業項目土地整備任務後,迅速組織制定重大項目(西湖村委地塊)土地整備攻堅方案和土地整備任務分解表,組建3個協商談判小組,設定目標任務及完成時限,分兩期兩個時間節點推進土地整備工作。

西湖村黨支部書記張優鈴參與了上述每一個小組。作為一名入黨9年的黨員,為全力推進徵拆工作,他每天早上開始工作,一直忙碌到深夜,連續4個星期沒有休息。

“8月17日那晚大家談了兩個多小時,主要商討項目地塊土地整備工作,以及西湖村委班魚湖村小組搬遷房屋問題。”張優鈴説,這不是西湖村第一次召開“榕樹下議事會”了。

班魚湖村民小組是一個特殊的移民村,歷史有31年,村民大多是外來住戶,從河源陸河、紫金等搬遷而來。曾某鋒就是其中一員,考慮到很短時間內需要整村搬遷,他起初有點情緒。在榕樹下開會時,張優鈴堅持原則、坦誠直言,最終讓曾某鋒想通了,愉快地簽約。“我們經歷了多次搬遷,希望能有一個安定的家,政府最大程度滿足物業補償要求,堅持公平公正,我們比較滿意。”曾某鋒説。

“區土地整備局聯合鎮、村幹部,多次與村民在老龍坑村民小組廣場榕樹下面對面開會,家家戶戶都搬著凳子出來。”張優鈴和土地整備局的幹部耐心細緻解釋“重大項目會帶來什麼好處”“怎麼搬遷”等問題。在具體工作中,大家堅持把民生利益放在首位,始終堅持公平公正公開,打消村民的疑慮,現場解決問題,確保村民合法利益。

精誠所至,事半功倍。“榕樹下議事會”拉近了彼此的距離,透出的真誠讓廣大徵拆業主和村民多了一份理解支援。

劉某照的紙板廠佔地56畝,是西湖村最大的一個徵拆談判對象,工作人員經過10天的“拉鋸戰”終於成功簽約。“開始要3000萬元,後來我們依法依規進行宣講,從政治角度、法律角度進行解釋,最終按照評估價成功簽字。”張優鈴説,不少廠房業主講大局、識大體,認識到重大項目落戶是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後,紛紛大力支援。

廣東省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紅源村

榕樹下老少齊參與,開會效率高

紅源村是深汕合作區東部組團一個重要節點,位於規劃建設的國際科教走廊片區,也是深汕灣機器人小鎮的所在地。自2015年以來該村已完成徵地約3000畝,涉及12個村民小組。

紅源村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鄭其祥出生於1970年,對於榕樹下的記憶十分深刻,小時候看到父輩們集聚在樹下聊天議事,也聽過革命先烈的故事。

紅源村原來叫“紅一生産大隊”,革命年代紅四師及東江縱隊都曾在村裏開展革命活動,故取名“紅源”。

“如今依然有許多村民喜歡在榕樹下乘涼,追憶過去崢嶸歲月,暢談未來美好生活,有好幾棵大榕樹比我年齡還大。”鄭其祥説,面對難得的發展機遇,他急切地想轉變大家的思想觀念。

早在2016年6月,鄭其祥便組織過數次“榕樹下議事會”,促成約1100畝土地徵拆,涉及7個自然村。其中人數最多的一次是在新鄉村民小組一棵大榕樹下,來了100多名村民,年長的坐在凳子上,年輕的站著,鎮上幹部也來了,會議開了兩個小時。

“村民最關心土地徵收價格,被徵收後有什麼紅利?我們都一一回復。”鄭其祥説,儘管村委也有會議室,但他更喜歡“榕樹下議事會”,榕樹下參會的有老有少,大家不拘謹,暢所欲言,效率高。

為加快土地整備推進當地引進深圳的優質教育資源和産業項目,區、鎮、村徵拆幹部主動作為,通過召集廣大村民在榕樹下談心、數次入戶宣講,及時回應村民訴求,並創新方式組織村民實地參觀考察區內第一所深圳標準的學校——南外深汕西中心學校,邀請學校老師前往村裏開展教學交流,讓村民切身感受到重大項目帶來的紅利,“看得見、摸得著”。

鄭咾是紅源村一名老黨員,他經常參加村委會的宣講會,積極做群眾的宣傳工作。他不止一次説:“徵地後重大項目落地建設,讓村民看到紅源的發展前景。”

“區、鎮幹部深入村裏榕樹下、廣場邊,與村民交流交心,創新解決村民上學難、在‘家門口’享受優質教育的訴求,得到了村民們的大力支援,土地整備難題迎刃而解。”鄭其祥説,教育是民心工程,目前紅源村片區教育基礎薄弱,支援優質教育資源落地,有助於子孫後代接受良好教育,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韆鞦的好事,徵地工作僅用1個多月就實現了全部簽約。

廣東省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西南村

榕樹下共做柴火飯,共話大發展

西南村位於小漠鎮和鵝埠鎮交界處,交通位置重要,總面積約11.4平方公里,一半都可開發,還有一塊2000多畝的高山平地。2021年以來,隨著一條城區快速路加快推進,西南村迎來發展蝶變新機遇。

7月14日至16日,圍繞上述道路的建設和村民的現實訴求,西南村黨支部聯合區土地整備局、鵝埠鎮相關負責人與村民舉行了一次面對面的政策宣講交流會,地點就在西南村數百年樹齡的古榕樹下。

“我們連續開了3天,分別召集桑園、田心、楊安3個村民小組的村民宣講交流。”西南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劉歡華説,楊安村來了200多人,其餘兩個村各100余人,很多人還從廣州、深圳、惠州、汕尾等地趕回來。

在榕樹下政策宣講會現場,有村民問“青苗補償多少錢”,有村民問“怎麼安置”……

對此,劉歡華和其他村“兩委”幹部帶頭先簽約,並在現場公開表態,拍著胸脯為徵地賠償款擔保,一一解答村民的疑慮。

“我們對榕樹下這種親切的交流方式很滿意,他們面對面耐心細緻解釋村民提出的徵地相關政策問題,我們很滿意。”楊安村民小組村民劉成發説。

政策宣講會從9時30分開始,開到12時。到了中午飯點,由於西南村位置偏僻,也沒有飯店排擋,劉歡華和村支部黨員便一起號召村民留下來就地取材、共同做飯。於是,一個特別的幹群互動場景在大榕樹下出現:煮飯的煮飯、添柴的添柴,忙而有序。

“我們還專門去買來一口大鍋,一頓要吃一兩包大米,土味野菜分外香,大家都很高興。”劉歡華説,在這鍋碗瓢盆、山肴野蔌之間,政策宣講接地氣,入心入腦,徵拆簽約推進迅速。“午餐後,村民開始簽約,一下子就簽了80%,很快桑園和田心村民小組全部完成,楊安村民小組200多戶只剩下最後幾戶,近日也做通了工作。”

榕樹下密切交流,榕樹下憧憬未來,榕樹下謀劃發展。曾經,劉歡華在榕樹下許了一個夢想,就是把貧窮落後的村子改變成一個欣欣向榮的美麗新農村。如今,這個夢想正在照進現實。(記者/陶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