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 > 灣區農業

“菜籃子”藏菜于地、藏菜于市,廣州​探索出超大城市都市現代農業的發展途徑

發佈時間:2021-08-31 09:01:50  |  來源:大洋網  |  作者:葉卡斯  |  責任編輯:

民以食為天。外地朋友提起廣州,很容易會想到美食之都的聲名,卻很少有人想到,“食在廣州”,背後一定連結著琳瑯滿目的新鮮食材。廣州人的“菜籃子”是如此豐富:遲菜心、大芥菜、黑皮冬瓜、四大家魚……數不勝數。2020年,廣州的蔬菜自給率超過100%,水産品自給率超過90%,擁有300個粵字號農業品牌。“菜籃子”帶給廣州的,不僅僅是口腹之欲的滿足,還是有口皆碑的影響力。

獲“菜籃子”考核同類城市最好成績

桑基魚塘,歲稔年豐。8月31日,早已晉身為國際化大都市的廣州,一直有著務農重本的傳統。守著街頭巷尾香飄十里的各色食肆,承襲不時不食、食不厭精的飲食文化,廣州的“菜籃子”建設始終在有條不紊地推進著。

廣州設立了由市長任組長,分管副市長任副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每年政府工作報告對“菜籃子”工作進行部署。廣州市委、廣州市政府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多次赴生産基地、各類市場等實地考察“菜籃子”工程建設情況。到目前,廣州建有47家省級“菜籃子”基地,81家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基地,10個農業農村部畜禽養殖標準化示範場,37個國家級水産健康養殖示範場,45個省級水産健康養殖示範場。同時,建成15家省級現代農業産業園,建成國家級“一村一品”示範村鎮6個,省級專業鎮12個、專業村102個。擁有農民合作社1601家,家庭農場559家,國家級、省級農業龍頭企業分別達11、124家。

在首次開展的“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考核中,廣州獲得全國同類城市最好成績,並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介紹經驗做法。

跟著兒子家住廣州海珠的蘇萬華阿姨,每週都喜歡坐車到廣州芳村買菜,市場裏各種産品,品類都比家附近的菜市場多,價格還便宜。雖然從外地來廣州生活還不到一年,蘇阿姨早就“摸清”了周圍大大小小市場的分佈,“做菜不容易,每天要換著花樣做,好在買菜很方便,之前我常到芳村買好多羊肉,放在冰箱裏,想吃就做。”蘇阿姨樂呵呵地説。

成為華南地區“菜籃子”産品集散中心

一頭是星羅棋佈的農業基地,一頭是貨如輪轉的專業市場,在“千年商都”廣州,農業與商業一經跨界,便勾勒出一幅打破“次元壁”的紅火圖景。

據廣州市農業農村局介紹,廣州建成了32個“菜籃子”産銷地市場,成為華南地區“菜籃子”産品集散中心。廣州建有田頭冷鏈基礎設施,郊區産地和田頭市場蔬菜、水果冷鏈約35萬噸,同時,常態化升級農貿市場,農産品零售網點達到11044個,公益性網點2251個。

此外,廣州還開展主題促消費活動,推動農超對接、網上對接,舉辦多場貧困地區農産品推介活動。

農業農村部門表示,廣州生活必需品和本地農産品生産供應充足,設置129個重點生産保供企業,實現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菜籃子”産品在規定時限內快速響應,確保供應不斷檔。廣州還開展農副産品、豬肉價格臨時調控和價格監測分析,權威渠道每日發佈價格資訊;健全儲備工作機制,豬肉儲備規模達1萬多噸,鮮蔬儲備做到生産與流通、庫存與調運多層次動態相結合,實現“藏菜于地、藏菜于市、藏菜于技”。

廣州江南果菜批發市場,是全國乃至東南亞果菜銷量最大的批發市場之一。該市場建成資訊中心、結算中心、檢測中心等較為完備配套設施,同時,有完善的資訊發佈系統、監控系統、財務結算等系統,為市場的果農、菜農、果菜經銷商提供了國內同行更為優越的交易環境。

2020年,江南果菜批發市場果菜總交易量達54.26億千克;總交易額達到260.89億元,果功能表品交易量連續17年名列全國第一。廣州人常説,“出處不如聚處”,在廣州生活,不但能品嘗到本地出産的時令食材,全國各地的新鮮農産都隨手可得。通過日益完善的物流體系,“廣州製造”的特色農産品也遠銷五湖四海。2021年,廣州荔枝就首次出口日本,這為農業發展、農民增收開闢了新路徑。

市民獲得感不斷提升

通過建設“菜籃子”工程,廣州市民的獲得感不斷提升。如今,廣州“菜籃子”主要産品充足,2020年,蔬菜自給率超100%;生豬産能比2019年增長2.5倍,超過省調整規劃目標40.7%;水産品自給率達90%。主要“菜籃子”産品品質優良,現有72個綠色食品,8個全國名特優新産品,300個粵字號農業品牌,有效保障了廣大市民需求。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菜籃子”工程發揮很好保障作用,廣州全市範圍確定124個疫情防控保障農産品重點生産企業,根據反饋及時完成應急響應,為全市疫情防控大局提供有力支撐。本地主要農産品基本滿足需求,有力支撐疫情期間供應保障。

在“菜籃子”工程良好效應推動下,2020年廣州農林牧漁業總産值514.03億元,同比增長11.3%,增速創26年來新高。廣州農業生産實現豐收,特別是生豬生産模式發生巨大變革,由原來平地散養或集中養殖發展為標準化養殖、樓層養殖、工廠化養殖,為廣東全省探索出一條超大城市都市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效途徑。2020年,廣州農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3.12萬元,同比增長8.3%;增速居珠三角第一,並連續13年高於城鎮居民。

打造公益性、權威性服務平臺

更為難得的是,在寫好“菜籃子”這篇文章上,廣州體現出了國家中心城市的情懷和擔當。以“一個標準供灣區”為原則,廣州構建以自身為樞紐的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産及流通服務體系。進入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系統的産品,無論供應港澳市場還是內地市場,均統一按照供港澳農産品的品質安全標準進行供應銷售。不僅如此,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還成為外國農産品進入國內的一個通道,全國消費者都可以在這個平臺上“買全球、賣全球”。

由廣州牽頭推進的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目前已構建由港、澳地區和138個地級市(州)組成的跨地區、跨部門協作機制;認定1285個生産基地、93家加工企業,佈局建設17個配送中心(分中心)、1個通關便利區,打造公益性、權威性、公正性、開放性服務平臺,發揮了良好示範引領作用。該平臺在全國率先創建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食用農産品全程品質安全追溯體系總體構架,實現溯源與監管同步和産品逢出必檢、逢進必檢的制度機制,優質安全可溯源産品累計流通量超52萬噸。

湖南果秀食品董事長陽國秀清楚記得,三年前由於外貿環境轉差,她的産品出口遇阻。看著堆積如山的貨物,陽國秀心急如焚。恰在此時橫空出世的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給她送上了“救命稻草”,“加入這個平臺之後,銷路一下就打開了,它幫我找到的買家,幾乎消化了所有積存的産品,解決了大難題。”陽國秀對記者説。自那以後,陽國秀每隔一段時間就跑一趟廣州,參加平臺組織的各種活動。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也成了她推陳出新的一大動力。

推行食用農産品合格證制度

記者從廣州市農業農村局了解到,接下來廣州還將繼續推進都市現代農業高品質發展,針對都市現代農業産業鏈的發展現狀和特點,聚焦“菜籃子”産品等主導産業,補齊産業鏈短板,鍛造産業鏈長板,促進全環節提升、全産業鏈融合,拓展産業增值增效空間,全力推進都市現代農業産業鏈培育壯大,加快推進都市現代農業高品質發展。

同時,編制《廣州市“菜籃子”專業市場佈局規劃(2021-2035年)》,優化市場規劃佈局。規範市場管理,持續推進農産品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強化市場供應能力和公益屬性。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在壯大産業的同時,廣州也將加強農産品品質安全日常監管,利用資訊化手段加快推進食用農産品産地準出和市場準入管理銜接;推行食用農産品合格證制度,保障試行主體合格證使用率達100%,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此外,廣州也將加快市內外基地、配送中心(分中心)建設,提供更多更優更安全農産品,帶動對口幫扶地區“三農”發展,繼續彰顯廣州擔當。(文:記者/葉卡斯 圖:記者/莊小龍(圖文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