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 > 要聞

捕捉發展新機遇 與內地實現共贏

發佈時間:2021-08-26 09:22:56  |  來源:南方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原標題:國家“十四五”規劃宣講團對話香港工商界人士:捕捉發展新機遇與內地實現共贏

“貿發局正在籌備一系列的活動,推廣香港優質産業,捕捉國家發展的新機遇,與內地企業共贏。”香港貿發局主席林建岳説。

作為國家“十四五”規劃宣講團在港系列宣講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擁抱‘十四五’融入‘雙迴圈’”高峰論壇8月24日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由香港中國企業協會和香港貿發局主辦。來自香港工商界、學術界、外國商會和外資企業代表,以及中企協會會員代表等300余人與會。林建岳出席論壇開幕式時發表上述致辭。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説,新發展格局意味著新的發展機遇,“十四五”規劃進一步明確香港的定位和角色,為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提供了對接的路徑。“金融服務是香港一個極具競爭力的行業。利用好‘十四五’規劃對香港的定位,香港可以更深化擴大與內地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以更好發揮金融優勢。”

此外,香港中國企業協會名譽會長孫煜、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展戰略和規劃司副司長胡朝暉、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也分別通過致辭、主旨演講和視頻專題演講的形式,分享了相關心得體會。

支援香港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和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是國家“十四五”規劃對香港的兩個重要定位,也是香港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的領域。圍繞這一內容,本次高峰論壇特設“互聯互通與綠色金融新機遇”和“深化區域合作助推創科新發展”兩個分論壇,來自中國人民銀行、科技部等單位的宣講團成員與香港特區政府官員及工商界代表就此展開互動交流,“跨境理財通”“人民幣國際化”“創科人才”等熱詞頻現。

宣講團成員、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周誠君表示,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中,香港是一個非常好的試驗田,全世界的市場主體、各類投資者不僅可以通過香港市場分享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機遇,也可有效管理和防控風險。“按照‘十四五’規劃對香港在金融發展定位要求,結合香港金融市場自身條件,香港若能抓住機會真正建設成為國際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不僅可以推動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發展,還可以幫助內地更好更快實現綠色轉型發展。”

在談及未來香港和內地在科技合作方面的機遇時,宣講團成員、科技部成果轉化與區域創新司副司長黃聖彪表示,今後將推動香港和內地的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合作,把創新成果産業化,以實現開放協同創新共用的局面。科技部中國科學技術交流中心副主任李嘯也表示,今後將進一步擴大國家重大科研任務向香港科學家開放力度,發揮香港科學家的優勢和作用。

香港科技協會會長林至穎聽取了論壇的全過程,感到十分振奮。他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説:“國家‘十四五’規劃中,香港的科技企業有很大發展空間,比如在前期的研發和專利保護等方面,可以發揮優勢,做出貢獻。香港商界應該起好帶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