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 > 新基建

大灣區南通道直流背靠背工程閥廳鋼結構網架首次提升工作順利完成

發佈時間:2021-08-25 09:13:24  |  來源:大洋網  |  作者:謝英君、蔣幸端  |  責任編輯:

“1號閥廳沙角電廠側網架已成功提升至指定位置!”8月20日,隨著工地中央控制室的密碼播報,位於東莞市沙田鎮的大灣區南通道直流背靠背工程的閥廳鋼結構網架首次提升工作順利完成,實現了電力建設領域鋼結構的毫米級高精度同步提升。

據了解,此次需要提升的網架,屬超大型構件,南方電網廣東東莞供電局採用“超大型構件液壓同步提升技術”,通過電氣同步控制系統對各個液壓提升器進行自動化控制,實現閥廳網架的毫米級高精度同步提升。

據悉,這一位於東莞的工程是粵港澳大灣區電網目標網架重點工程,工程採用世界單相容量最大的柔直變壓器。工程投産後可解決廣東電網短路電流超標和大面積停電這兩大安全隱患,作為廣東電網東西分區異步聯網的重要通道,該站猶如“電力動脈”,不斷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注入綠色動力,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將千噸重物提升至七層樓高,為換流閥廳加裝“鋼鐵鎧甲”

據了解,該工程閥廳裏的換流閥是柔性直流換流站的核心設備,而閥廳鋼結構則是保護這些設備的“鋼鐵鎧甲”,網架提升標誌著工程閥廳將由結構施工階段逐漸轉入圍護系統及地下設施施工階段。“作為直流背靠背工程的核心功能區,閥廳內柔直換流閥的電氣工藝佈置十分複雜。”該工程項目經理吳軻介紹,此次提升作業,就是把保護閥廳內柔直換流閥的鋼結構網架,上升到天花板的位置,為設備加裝“鋼鐵鎧甲”。

數據顯示,大灣區南通道直流背靠背工程2個閥廳共4個單元的網架提升作業最大跨度為58.5米,提升高度約為21米,提升總面積達1.72萬平方米,相當於2.6個標準的足球場大小,提升總重量為1948噸,相當於1298輛小汽車的重量。“也就是説,我們總共要將近2千噸重的龐然大物,平穩提升至7層樓高的位置,並且提升過程中,每一個網架中的8個提升點都要在同一個水準面上。”吳軻解釋道。據介紹,本次作業完成了其中1個單元的網架提升,其餘網架將在9月份前陸續完成提升。

面對如此巨大的“鋼鐵鎧甲”,該工程團隊意識到,若採用分件高空散裝的方式,不但高空組裝、焊接工作量大,現場機械設備也很難滿足吊裝要求,而且高空組裝拼接所需要的臺架難以搭設,不僅施工難度大,還存在較大的安全、品質風險。

經過充分調研、反覆開展技術論證,工程團隊最終採用了將網架在地面拼裝完成後,利用“超大型構件液壓同步提升技術”將其整體提升到位的方案,不僅大大降低安裝施工難度與安裝風險,還大幅度提高安裝效率與品質。

自動化控制液壓提升器,實現超大型構件毫米級提升

“本次提升的1號閥廳沙角電廠側網架是整個工程中單次提升重量最大的鋼結構。”據吳軻介紹,本次提升的網架重量接近500噸,屬於超大型構件。如果網架整體提升不同步,會導致網架結構因受力不均而變形,因此提升過程中的同步性尤為重要。

面對跨度、重量如此大的閥廳網架,怎樣才能平穩安裝到設計標高位置的呢?為保證網架提升過程中的平穩、安全、高效,工程採用“超大型構件液壓同步提升技術”,通過電氣同步控制系統對各個液壓提升器進行自動化控制,有力保證了網架提升品質。

吳軻解釋,“以液壓提升器作為提升機具,柔性鋼絞線作為承重索具,相當於一個定滑輪,通過上下錨的鬆緊,控制鋼絞線,來控制重物的提升或下降,當液壓提升器週期重復動作時,被提升重物則一步步向上移動”。因此,液壓提升器有著安全、可靠、承重件輕、運輸安裝方便等一系列獨特優點。

不僅如此,為保障現場作業的安全、品質以及工期的控制,南通道直流背靠背工程網架提升全程通過行程及位移傳感監測和電腦集中控制,通過數據反饋控制指令傳遞,可全自動實現同步動作、負載均衡、姿態矯正、過程顯示和故障報警等多種功能,降低安裝施工難度的同時還保證了安全性。

在工程專設的中央控制室中可以看到,相關數據和控制指令的發佈實時顯示在大螢幕上,工作人員通過液壓同步電腦控制系統人機界面進行液壓提升,實現了提升過程的精準智慧化管控。“在整體液壓同步提升過程中,我們會密切注意儀器和系統的工作狀態,測量人員也會通過測量儀器配合測量各監測點位移的準確數值,及時檢查調整並反饋記錄異常情況”。(記者/謝英君、蔣幸端 通訊員/吳軻、顧萱、劉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