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 > 要聞

粵港澳大灣區——科創新引擎 發展加速度

發佈時間:2021-08-23 09:06:21  |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香港科學園聚焦人工智慧、生物醫藥等領域,孵化獨角獸企業;廣州匯聚20家國家重點實驗室,擁有超過1.2萬家高新企業;金磚國家未來網路研究院中國分院、國際量子研究院等機構紛紛落戶深圳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日前,“2021粵港澳大灣區創新成果巡展”活動在大灣區各大城市巡迴舉行,科技創新成為大灣區最引人注目的一張亮麗名片。

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支援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形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十四五”開局之年,粵港澳三地抓住機遇,乘勢而上,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迎來新氣象、取得新成效。

創新資源集聚 原創能力提升

“超強颱風侵襲,大橋橋墩受到撞擊,一艘貨船發生溢油事故……”日前,一場應急測繪保障演練在廣東珠海淇澳大橋附近水域展開。“雲洲無人船”不負眾望——M80搭載鐳射雷達和多波束測深儀,準確採集到水下地形資訊和橋墩、橋底的有關數據。ME120搭載側掃聲吶,順利獲取水下地貌資訊,探測到水下沉船沉物位置。

這場演練的主角來自雲洲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雲洲智慧”),由香港科技大學博士張雲飛等人于2010年創辦。“雲洲無人船”參加了南極科考、青藏高原冰川湖泊科考等重大任務,也參加了水污染等生態環境調查,業務覆蓋46個國家和地區。無人船艇領域的專利,“雲洲智慧”擁有200多項。

在香港研發,到珠海孵化。張雲飛説,無人船艇測試對海域條件、人才、資金等要求較高,他們乘上了國家支援創新創業的東風,獲得珠海科技企業創新基金等經費支援,用兩年半時間造出一款環境監測無人船。

這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科技創新的一個縮影。

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基於各自優勢,取長補短,在科技創新領域形成了完整的産業鏈。香港是享譽全球的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航運中心,擁有強大的科研團隊;惠州推出“製造業十條”,助力高品質發展;東莞把科技創新、智慧製造打造為新的城市名片……今天的大灣區,處處涌動著科技創新的生機活力,每一座城市都尋找新的機遇、謀求更好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正形成強大磁吸效應,一批批高素質人才、研發平臺、産業化基地在這裡形成聚合效應,大灣區科技創新活力盡顯。深港河套、珠海橫琴“兩點”,廣深港、廣珠澳科技創新走廊“兩廊”,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空間佈局逐漸成形。

目前,近200位院士、40余位港澳科學家集聚廣東開展研發,大灣區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大數據、雲計算等數字經濟技術正廣泛應用於各行各業,戰略性新興産業蓬勃發展。

産學研結合 粵港澳協同

4月22日,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松山湖科學城)在東莞奠基。大灣區大學(松山湖校區)、香港城市大學(東莞)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同步啟動,成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重要力量。

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如何實現産業化轉化?

隨著“大疆無人機”“雲洲無人船”等粵港澳三地創新合作的項目不斷落地成功,“港澳高校—港澳科研成果—珠三角轉化”的科技産業協同發展模式正被廣泛複製。

年初,澳門大學學者賈艷偉申報的“基於數字微流控技術的攜帶型藥物篩選平臺”等13個項目進入澳門大學—華發集團聯合實驗室。“聯合實驗室是澳門高校與珠海、與大灣區、與內地企業全方位合作的最有實質性的一個項目。”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評價,“對澳門産業多元發展、珠澳深度合作以及廣珠澳科技創新走廊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副院長李冬孚説,科研技術從成果走向市場需經歷一個投資大、風險高的初期階段。根據協議,華發集團將在5年內累計投入3億元用於實驗室建設、應用轉化及項目産業化,校企攜手共同應對初期階段的挑戰。

技術與産業的融合屢見不鮮。4月初,香港科技大學(佛山)科技成果轉化中心投入試運營,聚焦LED、新一代電子資訊、新材料等領域。這一平臺不僅協助香港科大學生及校友的科研成果走向市場,也為佛山從傳統製造轉向智慧製造提供助力。

香港科大佛山智慧製造研究院院長李世瑋説,“成功合作多年,佛山市很信任我們。只要科研成果在佛山落地,項目可以在佛山以外的地方研發。”

破除制度障礙 促進要素流動

站在深圳一大廈的觀景臺上,玻璃幕墻上清晰地標明瞭該處的地理優勢:距離香港約10千米,距離澳門約48千米。樓下,一條深圳河穿流而過,北側是深圳,南側是香港,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就坐落在深港兩地的接壤處。

2月19日,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e站通”綜合服務中心投入運營,採用全流程網辦模式,涵蓋360項服務事項。原本需耗時數月的貨車跨境運輸證件辦理業務,在這裡只需一天,為跨境人流、物流提供極大便利。

李世瑋還兼任香港科大深圳平臺執行院長。近幾年,他頻繁往返粵港兩地,目睹了大灣區不斷變化,“河套地區‘e站通’的一站式服務,非常方便。”

整個大灣區在一點一滴積累量變:港澳研發機構在廣東可以享受與內地機構同等待遇,廣東財政的科研資金可以跨境直接撥付港澳機構使用,大型科研設備可以24小時預約“即報即放、到廠檢驗”通關……

一項項體制機制障礙被破除,創新要素流動更加暢通,粵港澳三地正從合作邁向融合。

廣東省“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加快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強化與港澳創新資源協同融合,瞄準世界科技和産業發展前沿,聯合攻克關鍵環節核心技術難題,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和新技術産業化規模化應用。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香港特區政府將繼續把握大灣區發展機遇,積極推進各項有利於科技創新發展工作,深化與內地的創新合作,進一步提升創新動力和創新生活。

澳門特區行政長官賀一誠表示,澳門特區政府將進一步加強科技創新發展的頂層設計,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和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探索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産學研有機結合的發展模式。

風起大灣區,揚帆正當時。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已形成千帆競逐、百舸爭流之勢,將迎來蓬勃發展、日新月異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