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 > 新生活

深圳大鵬新區打造“傳統型+智慧化”運動舒適圈

發佈時間:2021-08-18 09:11:40  |  來源:深圳特區報  |  作者:程思瑋  |  責任編輯:

原標題:大鵬新區打造“傳統型+智慧化”運動舒適圈 面朝大海心花怒放

智慧化器材為居民日常健身注入全新科技元素。圖為居民在葵涌文化廣場“室外智慧健身房”鍛鍊。

“掃描二維碼後,請將雙手緊握壓力桿,開始測試您的握力。”55歲的于琴對自己肌肉的潛能充滿好奇,她眼前是智慧化體能測試器,只要站在機器指定位置,看著電子屏,根據語音提示操作就可完成體脂、心率、肌肉力量等身體檢測,這些設備對於剛退休開始晨練的她來説特別新奇。“以前需要跑醫院查心肺功能,現在只需要幾分鐘,數據就自動傳入手機了,真方便!”于琴告訴記者,健身器材帶著體檢功能,讓她和老姐妹們熟知自己的身體狀況,對運動強度更有把握。

這臺被于琴讚不絕口的健身設備位於大鵬新區葵涌文化廣場,這裡是新區打造的首個全民健身設施智慧化示範項目所在地,包含整合體質測試系統、各類雙功能訓練器、智慧競賽車等十余套器材。對比傳統的“雙杠”“橢圓機”等器材,智慧化的器材為大鵬新區十幾萬常住居民日常健身注入全新的科技元素,起到精準化健身的指導效果。引入先進科技之餘不忘結合社區實情,大鵬新區對傳統健身器材進行投放和翻新,滿足居民群眾對健身以及健康服務的迫切需求。

436個體育場地,每人平均可用面積9.67平米

早上7時左右,南隆社區畬嚇村健身路徑總能見到幾位老人提著腸粉、豆漿,圍著綠色“雙杠”聊天。氣氛活躍時,大家坐在“推背機”前開始按摩背部,“蹺蹺板”載著兩個小孩嬉戲玩耍,不遠處的“太極推手”也成為學生們暑假早起鍛鍊的好選擇。

由於地理區位、經濟發展等多種因素制約,大鵬新區常住人口較少,但只要有居民樓聚集的地方,就能看到“雙衛漫步機”“扭腰步道”“太極推手”“引體架”等傳統健身器材組成的健身路徑。健身路徑大多數就坐落在居民家門口,遠一點的步行幾分鐘就可到達。

較大規模的下沙社區健身路徑分為A、C兩區,A區場地面積約200平方米,有21套器材,C區場地面積約80平方米,有14套器材,可同時滿足兒童、少年以及中老年人在此放鬆身體,運動鍛鍊。下企沙村的健身路徑位置更貼心,被一棟棟舊改拆遷居民樓圍在中間,距離海堤不到20米,居民李大爺説他經常一邊利用揉推器活動上肢和肩關節,一邊欣賞海上風景。

“我們這邊老人小孩比較喜歡玩健身器材,因為離家近,位置也不偏,每天傍晚吃完飯大家就來鍛鍊一下。”新大社區負責人何金富告訴記者,全社區下設 9個村都配有健身器材,居民徒步就可到達。

據了解,截至2020年底,新區共有體育場地436個,總面積1529492平方米,主要是全民健身路徑、籃球場、足球場、乒乓球室以及三個辦事處文體中心等。按照2020年末人口15.82萬人計算,每人平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9.67平方米。由此,所有社區已實現“15分鐘健身圈”全覆蓋的建設目標。

大型運動場館實現零突破

“動感單車有競賽模式,我可以跟我鹽田的同學連接,線上PK騎行速度!”16歲的潘辰遠最近每天寫完暑假作業,就泡在葵涌文化廣場的“室外智慧健身房”裏,他告訴記者,這裡有和室內健身房一樣的彈性地面,腳感舒適,而且運動器材全免費,也不會曬。

在鵬城社區籃球場,每到晚上8點左右,下了班的青年們都會來一場賽事激烈的籃球比賽。“大家在這裡揮灑一天的疲憊,用打籃球的方式疏解內心的壓力。”38歲的周孝然因為常坐辦公室導致坐骨神經痛,晚飯後的籃球比賽成了他唯一的運動方式,他告訴記者,如果遇到暴雨,室外籃球場就會積水,所有的約定活動只能取消。“籃球場要是在室內就不用擔心了!”周孝然期盼著大鵬新區也能修建一個室內籃球場。

大型運動場館是否有望在大鵬新區落地?記者從大鵬新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了解到,目前,該區大型場館已實現零突破,金沙灣體育館已經完工,正在進行內部裝修,預計年底開放。壩光文體中心也正在進行施工,預計將於2023年投入使用。

據了解,金沙灣體育館綜合下沙旅遊度假片區屬性,場館定位為多功能體育館,整體空間可自由組合及分割,如遇平時沒有太多人進行活動時,可局部開放。“我們結合大鵬人口分佈情況,徵求多方意見,也借鑒了別的區體育中心的運營經驗,希望建設接地氣的體育場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新建的金沙灣體育館力求多元化、親民化。

另一個大型運動場館是壩光文體中心,建築面積30044平方米,被譽為“壩光之眼”。這座未來的體育中心涵蓋了游泳館、日常訓練館及綜合比賽館。“建設大型場館就是與社區的健身路徑形成定位差異化發展,與室外設備進行功能互補,滿足每一種運動需求。”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新區已將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各項指標任務,分解到各職能部門並納入績效考核範疇,形成合力促進全民健身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多方統籌保障建設維護經費

土洋社區有眾多的足球愛好者,不論是在烈日炎炎的中午,還是大雨傾盆的傍晚,青年們在這片2000平方米的七人制足球場上肆意奔跑,綻放青春。因足球場2012年建成,又使用率極高,草坪磨損嚴重,2016年進行了一次翻新維護。“現在使用感良好,但如果周圍的磚頭跑道,能改成體育塑膠跑道就更好了。”足球愛好者李楠佳告訴記者,體育塑膠跑道可減少運動傷害。

針對維護、翻新等居民關心的問題,記者採訪了大鵬新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該負責人告訴記者,受體彩公益金總量限制,現已將各社區健身路徑建設及日常維護分派到3個街道辦。“我們在有限的資金下,想方設法加強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包括聯合新區發展和財政局,將有關建設經費列入辦事處民生微實事費用予以保障。”該負責人認為,目前新區體育設施建設工作較為分散,他建議由新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牽頭,定期(3-5年一次)收集各社區新建設施需求,並結合區級層面的文體設施佈局進行統籌,向財政部門申請專項費用進行建設。(記者/程思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