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山裏的美育實驗
美育,豐富想像力和培養創新意識的教育。從字面意義上來看,是滿足基礎知識教育之後的個性探索。
在廣東,一座大山深處的小鎮清遠市清新區石潭鎮,近年來因為涌現出一批獲省級獎項的學生美術作品,吸引了不少關注。
繼2019年廣東省農村學校美育彙報交流會在石潭鎮舉行後,今年2月,省教育廳美育文件起草粵北調研小組赴石潭鎮開展美育調研。到訪的人們試圖理解,美育的種子是怎麼來到大山裏的?在有限的教育資源下,鄉村學校如何開足上好美術課?持續多年的美育實驗,又給孩子們帶來了什麼?
一眼望去,這裡似乎找不到適合藝術“生長”的土壤。
清遠市清新區石潭鎮“藏”在粵北大山深處,境內石灰岩山丘此起彼伏,通往鎮子的主幹道上,散佈著些水泥廠和汽修店。
但是,倘若你走進任意一所學校,就會發現這個山區鄉鎮的另一面——許多色彩斑斕、材料特別的畫作被放在校園最顯眼的位置。這些畫作來自最日常不過的美術課。
石潭鎮有中小學18所,在校生約5000人。不同於大多數學校將藝術課僅僅當副課,石潭把“美育”提到了一個不同尋常的位置,成為一種基礎教育階段的有益嘗試。
為了留住學生
2011年8月,現任石潭鎮中心小學校長的鄧國生調入石潭二中擔任副校長。彼時,居高不下的輟學率正挑撥著鄉村學校的神經。
“以前一週裏總有那麼兩三個打架鬥毆、發生家庭矛盾之類的事,每天大量學生蹺課打遊戲機。”鄧國生説。
2011年—2015年期間,石潭鎮學生流失較多,其中很多人的文化課成績不理想。據統計,全鎮輟學率一度高達30%以上。
經過調研和家訪,石潭的教育者發現,學生流失嚴重的原因與家庭因素緊密相關。過去10年,石潭大量青壯年進城務工,留守兒童現象突出。
像大多山區鄉鎮一樣,石潭一度把教學重心集中在傳統文化學科。但是學生普遍基礎薄弱,學習吃力,加之山區上學路途遙遠,導致不少學生厭學輟學情緒嚴重。
怎樣才能把學生留住?石潭各所學校想盡了辦法,比如,建立學生互助小組、送家長會下鄉、加強學生考勤、進行每日師生談話等。然而,“控輟”效果並不理想。
清遠市教研院美術教研員黃偉明參與了石潭美育的全過程,他告訴南方日報記者,清遠市教研院時任院長鄧溯明瞭解到石潭學生流失的情況,提出通過優化課堂和課程留住學生。第一課堂對基礎薄弱的學生太難,就開展體藝第二課堂,讓學生在快樂中去學,“課堂有吸引力,學生自然留下了”。
在清遠市教研院的指導下,石潭二中成為全鎮首個“吃螃蟹”的學校,一場體藝第二課堂課程化探索開始了。
押注第二課堂
這場探索首先要解決的是人員、場地和制度完善的問題,即讓體藝第二課堂像文化課一樣有專任教師、固定的場地和時間,並對課堂成果進行考核和展演。
2013年底,作為市美術教研員,黃偉明開始接手推進石潭二中第二課堂。美術出身的他加強了藝術介入,指導學校打造藝術項目,並逐階段提出改進建議。
在有專業人士指導的基礎上,石潭二中還對非專業教師進行培訓,並從家長和社會團體中,尋找有體藝特長的人來做輔導老師。
第二課堂的重要性,直觀地反映在課時量上。石潭二中將第二課堂的時間在開學之初就編入課程表,不得隨意更改和刪去,同時也作為科任老師的工作量計算。
漸漸地,景泰藍、十字繡、足球、民族舞等一批課程項目開設起來。
開設第二課堂後,校園文化節成為作品展演的重要場所,每幢教學樓的走廊、樓梯和一樓的通道邊,均懸挂、擺設了學生作品。
當自己的作品被挂上墻壁,當獲得來自各方面的鼓勵,許多“學困生”在體藝活動中發展出興趣、培養出特長、找到了自信,最終能堅持完成學業。2014年以來,石潭二中中考體藝特長生人數逐年增加,五年內美術及體育特長生升學人數從不足10人,分別升至近40人和50余人。
不過,體藝第二課堂的經驗並沒有被迅速複製。生長在應試教育土壤中的鄉村學校,不僅短時間內無法擺脫慣性,而且專業師資缺口較大。
轉機發生在2016年。石潭二中的25件景泰藍作品,登上了第26屆中南六省(區)中小學美術教育協作交流會作品展演活動。作品得到省內外專家的好評,被認為“緊貼生活”“紮根鄉土”。負責景泰藍項目的美術指導教師,在後來清新區青年教師基本功比賽中獲得了第一名,獎勵和晉陞機會也隨之而來。
“這個成功的案例,讓其他老師看見了希望。”黃偉明説,石潭中小學開展美育實驗的積極性日漸高漲。
探索鄉土美育
石潭鎮各校邊試邊行,鄉村學校少年宮、學生藝術社團等活動相繼落地,並確定共同開展以“農耕記憶”為主題的美育項目。
石潭鎮在粵北大山中偏安一隅,農事耕作底蘊深厚。如果美育走發達地區、大城市的路子,對山區孩子來説反而無從著手。而鄉村隨處可見竹殼、石頭、農耕器具等,還為藝術創作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
南樓小學是一所“小而美”的學校,校園被田野和山巒環繞,全校有16名教職工、百餘名學生。
邵曉玲是南樓小學唯一的美術教師,2017年調入這所村小時,她發現美術課都是用來自習的。
在一次赴成都學習交流中,邵曉玲接觸到木刻,想到自己的學生喜歡用刀和筆刻桌子,她便想,不如把這股好動性引導到課堂上。於是,她發動孩子們撿來許多木頭木碎料,有燒火的木材、裝修邊角料。這些木頭往往質地硬實,雕刻不易。經過反覆嘗試,師生一起摸索出原木刻畫的創作步驟。學生從剛開始“怕學不好”“瞎鏟”,到後來逐漸掌握技巧,紛紛感嘆原木刻畫“很有趣”“太神了”。
學生掌握一定美術基礎後,邵曉玲再嘗試把地方非遺文化融入美術課堂。在以“石潭蒲坑茶文化”為主題的美術課上,她介紹了蒲坑茶的相關知識,並在課堂中安排了情景劇。
這樣的改變不僅發生在南樓小學,石潭鎮其他學校紛紛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探索鄉土美術課程。
例如,大岩小學坐落在濱江之畔,師生到校門口的河灘上撿石頭,結合石頭本身的形態、紋理等自然屬性進行藝術創作;石潭鎮二小有大課間跳繩的傳統活動,在此基礎上,師生運用毛線製作拼貼畫,田園風光、勞作場景等皆入畫中。
畫作中吐心聲
美育注重動手創作、淡化分數導向,會更容易讓孩子展露出閃光點。
邵曉玲常提到一個孩子,叫梁美玲。這是個清瘦的女孩,眼神羞澀,笑起來嘴角邊露出一雙梨渦。美玲的父母都在工廠上班,每天早出晚歸。作為三個孩子中的長女,她平時除了幫忙干家務活,還要做手工串珠花賺錢。
在邵曉玲的印象中,美玲一度“很內向也沒有自信”,上課不敢舉手發言,平時畫畫勾線都不動筆,因為怕自己做不好。直到五年級,所有同學都在做原木刻畫,美玲被大家的作品吸引了,她在課間找到老師,表達了學畫的願望。
“剛開始我以為美玲沒什麼天賦,後來發現她畫得比誰都好。”邵曉玲認為,美玲的作品想像大膽、觀察獨到,色彩運用也很有個性。她多次在課堂上把美玲的作品拿出來讓同學們欣賞並加以表揚。女孩也很受鼓舞,她發現,原來除了語言,人與人還可以用繪畫交流。
去年,邵曉玲交給美玲一些木板,讓她自由創作,女孩選擇了“夢想”這一主題。
“你有什麼夢想?”
“老師,我不敢説出來,實現不了別人會笑話我的。”
“你想做什麼呢?”
“我想成為一名歌手。”
“你努力一下或許可以成功呢?”
一陣短暫的沉默後,女孩説:“我也覺得自己可以努力一下。”
在美玲製作的木刻繪本中,其中一頁有個扎著雙馬尾、穿裙子的女孩,旁邊刻著一行文字“我想成為一名歌手!”她把繪本交給老師,説這就是自己的心聲。
邵曉玲認為,與城市孩子相比,鄉村孩子往往性格敏感、不善表達,但藝術給了他們更廣闊的空間,“有藝術相伴,孩子的性格、心性成長都會更完善。”
有不少家長髮現,孩子回家也在做木刻,對電視和手機的興趣大大降低了。
向第一課堂滲透
隨著實驗推進,藝術師資短缺的問題越發突出。
石潭鎮在職在編美術教師9人,其中專職2人,其他都為兼職,臨聘3人兼教其他學科。
為解決美育師資不足的問題,2017年底,清遠市美術教研聯盟石潭實驗基地在石潭一中掛牌成立。教研聯盟整合區域師資力量,組織教師開展專項培訓、交流學習、研課、展覽等活動,併為石潭引入市級美術教育資源。
黃偉明每月至少一次到石潭指導教研工作。他發現,在教學過程中,教學對象學段(1-9年級)跨度大、教師專業素養參差不齊的問題逐漸浮現,“部分執教教師非美術專業,能上完整的一節美術課,已經實屬不易了。”
對此,教研聯盟提出“全員美育”,吸納非專業教師加入到美育教學隊伍中。
目前,清遠市美術教研聯盟石潭實驗基地共有15所成員學校,開設了18個美育特色項目,其中一半以上都是由非專業教師主持。例如,學體育出身的大岩小學校長伍世澤,在其他專業教師的幫助下從零開始學美術,帶領學生打造石頭畫;安東小學語文教師張曼媚和學生一起邊學邊做紙漿畫。
在取得前期成效的基礎上,2020年以來,石潭鎮開始探索全科美育,推動美育元素從第二課堂向第一課堂延伸滲透。“鄉村孩子基礎薄弱,我們通過藝術手段切入,讓學生對課本知識産生興趣,進而把教學品質提上去。”石潭鎮中心學校業務副主任劉勇謙説。
推動美育滲透到文化學科中,首先要讓非藝術專業教師接受這種教學方式。這個過程並非一帆風順。“非專業老師剛開始接觸美育,觀念上肯定難以適應,還有些老師理解錯了,以為上文化課必須要用美育元素。”劉勇謙説。
對此,石潭鎮舉行研討會普及全科美育的理念,並在教研活動中提升教師對這一模式的認可。
美育和文化課碰撞出新的火花。學生打著拍子讀古詩,為語文課文畫插圖,通過唱跳、遊戲等形式學英語……如今,在石潭鎮的校園裏,這樣的場景正越來越多。
教育部提出,力爭到2022年全面實行美育中考。近日,教育部通知明確,在開展校外培訓時,體育、藝術學科,以及綜合實踐活動等按照非學科類進行管理。(記者/蘇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