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 > 智庫

以都市圈産業共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發佈時間:2021-08-10 12:51:17  |  來源:南方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吳聖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健全區域協調發展體制機制。《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強調,加快構建高品質發展的動力系統,促進各類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推動形成主體功能明顯、優勢互補、高品質發展的區域經濟佈局。現代化都市圈是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支撐城市群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平臺。大力推進都市圈産業共建,是廣東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路徑。

在新一代科學技術與産業變革的交匯口,大國間的競爭重點在於中高端産業的競爭。在現代區域經濟發展格局中,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創新能力強,是經濟發展最活躍的增長極和動力源;都市圈周圍城市在土地資源、勞動力和自然環境等要素上成本優勢明顯。從産業分工來看,都市圈的核心城市與周圍城市各具研發設計與生産製造的比較優勢,加之圈內城市之間地緣相接、互動密切,為都市圈産業共建提供了廣闊的合作空間。

頂層設計與基層探索相結合,打造都市圈産業共同體

只有全局性的頂層設計,都市圈産業共建才會更具整體性、系統性、協同性。建立健全都市圈內部的統籌協調機制,加速都市圈內高鐵、城際鐵路、地鐵、高速公路等基礎設施一體化進程。加快推動財稅分成和經濟指標分享等政策辦法實施,促進都市圈政策體系由“分散型”向“一體化”轉變,形成區域發展戰略規劃“一盤棋”。探索建立都市圈科技資源開放共建共用機制,共用核心城市科技基礎設施、科學儀器設備、科學數據、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科技資源,促進核心城市的人才、技術和資金等創新要素在都市圈內暢通流動,打造創新要素共同體。

此外,推進都市圈産業共建沒有成例可循,必須堅持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上下聯動。基層政府直接面對錯綜複雜的實際情況,最了解都市圈産業共建中的痛點所在。只有賦予地方政府必要職權,鼓勵地方政府大膽探索,才能充分調動地方政府改革創新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推動都市圈産業共建不斷走深走實。

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激發産業共建的內在動力

都市圈産業共建離不開政府的引導,但更需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激發都市圈産業共建的內在動力。深圳市南山區與河源高新區突破傳統幫扶思維,共同探索出一條市場化、可持續的區域産業合作之路,聯合共建河源高新區南山産業園,專門承接深圳具有高新技術、規模品牌、發展前景的戰略性新興産業項目。産業園于2019年10月動工建設,在2020年11月全部封頂,21個優質項目搶先入駐,發展速度飛快。

廣東河源高新區南山産業園的探索實踐證明,深圳、廣東河源兩地創新的“政府引導、市場主導、國企運營、利益共用”的體制機制是充滿生機活力的。産業園所産生的經濟收益由廣東河源與深圳兩地共用,充分調動了各方參與産業共建的積極性。深圳市南山區負責共建産業園的開發建設資金籌集、規劃設計和招商引資等,解決了廣東河源高新區建設的資金缺口問題,加速了廣東河源高新區的産業集聚。相比于深汕特別合作區,廣東河源高新區南山産業園的産業共建模式更重在發揮市場配置資源作用。

構建高品質營商環境,厚植都市圈産業共建的沃土

營商環境是市場經濟的基礎,是市場主體的生命之氧。高品質的營商環境不僅需要有環境優美、産城融合的硬環境,還需要有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軟環境。隨著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傳統生産要素的競爭優勢正在逐漸減弱,市場主體越來越關注地區的營商環境品質,營商環境成為城市發展競爭的新焦點。産業和人才一樣,哪營商環境好,就往哪流動。高品質的營商環境是支撐都市圈産業共建、提升城市競爭力的基礎性條件。

因此,要加大都市圈幹部人才互派力度,優化提升欠發達地區的政務服務品質,逐步建立與先進地區同等水準的營商環境,增強産業共建區的美譽度和吸引力。高水準規劃建設高品位城區,努力提升醫療、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供給品質,全力解決都市圈産業共建區創新創業青年的後顧之憂。只有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才能更好地承接都市圈中創新、人才和金融等高端要素,實現區域經濟高品質發展。(作者係中共廣東省委黨校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