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 > 新經濟

深圳稅務:努力跑出數字化 轉型“加速度”

發佈時間:2021-08-03 09:51:12  |  來源:深圳商報  |  作者:陳發清  |  責任編輯:

近年來,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數字技術快速發展,數字政務、數字支付讓衣食住行實現了“數據多跑路,百姓少跑腿”;大數據智慧推送讓人們驚覺“演算法比自己更了解自己”;5G網路的覆蓋讓醫療、教育資源邁向“智慧共用”,城鄉之間的“數字鴻溝”越縮越小……數字技術使工作和生活模式不斷更新,也深刻地影響著政府治理的方方面面。

“要運用大數據提升國家治理現代化水準,推進政府管理和社會治理模式創新。”國家稅務總局深圳市稅務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李偉表示,2021年《關於進一步深化稅收徵管改革的意見》強調要“全面推進稅收徵管數字化升級和智慧化改造”。數字化轉型,不僅成為稅務部門必須面對的“必答題”,更已成為稅務部門必須加快推進、跟上時代的“競速跑”。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稅收現代化建設的戰略機遇期,也是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關鍵時期。我們必須以對黨的事業,對‘雙區’建設高度負責的態度和精神,迎難而上,集智攻關,確保數字化轉型加快推進、務期必成。”李偉表示,首先是思想不能松,要有“不待揚鞭自奮蹄”的自覺。只有思想緊起來,精神才能提起來,工作才能“快”起來。數字技術的發展,使經濟社會運作按下了“快進鍵”。在不斷迭代的技術面前,原地踏步就是退步。稅務部門在數字化轉型上絕不能有“等”“靠”心理,而要有先行一步、大膽探索的行動自覺。依託“科技之都”的創新優勢,深圳稅務已經在數字化轉型的路上屢開先河:打造全國首個區塊鏈電子發票項目,在區塊鏈上實現發票申領、開具、查驗、入賬;首家“微稅廳”落戶深圳中行,開創稅務服務與銀行智慧櫃檯相融合的服務新模式;首推刷臉繳稅服務,科技賦能更加安全便利;首個“稅務-産業”聯盟鏈落地,企業、金融機構、稅務機關資訊鏈上共用……數字化轉型,也必然要在一次又一次的“吃螃蟹”“摸著石頭過河”的嘗試中實現突破,找到“最優方案”。

在實現多個領域突破之後,深圳稅務數字化轉型正進入攻堅期、深水區,更要堅定“啃硬骨頭”的決心,推動數字化轉型向縱深發展。增值稅電子專票等應用創新要從個別試點向大範圍、全覆蓋推進;數字稽查、大數據“畫像”等技術實踐要從表層突破向深層革新推進;智慧大廳、人工智慧政策諮詢等服務創新要從更省時、更省事向解難題、克難關推進……

深圳市稅務局2021年已組織招募了20多個行業的250名納稅人組成納稅人體驗官隊伍,通過自主體驗、陪同體驗等方式對服務觸點和業務流程進行真實體驗。據統計,項目啟動以來,納稅人體驗官已開展177次自主體驗、30次陪同體驗,共反饋意見和建議200余條。只有一次次的傾聽反饋、躬身調研,數字技術才能真正用在刀刃上,轉化為納稅繳費體驗的切實提升。(記者/陳發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