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 > 智庫

全力推動工業化生態化數字化深度融合

發佈時間:2021-07-26 09:18:28  |  來源:南方日報  |  作者: 顧大煒、林露、劉穩  |  責任編輯:

湛江正搶抓機遇、感恩奮進,不斷提升城市發展能級,推動高品質跨越式發展。湛江市委辦供圖

■權威訪談

“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統領,帶著感情、帶著責任、帶著使命抓落實,扎紮實實把重要講話精神轉化為推動湛江高品質發展、跨越式發展的生動實踐。”日前,湛江市委書記劉紅兵接受南方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大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是一篇馬克思主義綱領性文獻,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理論意義、實踐意義。

面向新征程,湛江將認真對標對表習近平總書記“九個必須”根本要求,深刻體悟總書記、黨中央及廣東省委、廣東省政府對湛江的深情厚愛,堅定扛起“全力建設廣東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的時代使命和責任擔當,搶抓機遇、感恩奮進,在工業化、生態化、數字化融合發展上謀求新突破,奮力譜寫好中國夢的湛江篇章,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掀起學習貫徹熱潮▶▷

推動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落地生根

南方日報: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請問湛江如何在湛江全市掀起學習貫徹熱潮,讓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在湛江落地生根、結出豐碩成果?

劉紅兵:學習宣傳貫徹好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是我們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頭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務。連日來,湛江認真落實黨中央及廣東省委要求,精心安排部署,週密組織實施,迅速在全市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

7月1日下午,湛江市召開湛江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傳達學習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7月2日,召開全市幹部大會,對學習宣傳貫徹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進行再動員再部署;7月5日,舉行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座談會,組織社會各界暢談學習體會,共謀發展新篇。

在黨史學習教育深入開展之際,湛江把學習貫徹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作為核心內容,部署各基層黨組織開展專題組織生活會進行深入學習研討。我個人也參加了組織關係所在黨支部的組織生活會,與支部黨員共同學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談收穫體會,講差距不足。

湛江全市宣傳部門認真組織開展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的宣傳活動,在主流媒體重要版面、重點時段開設學習專題專欄,組織開展“百姓宣講”和專題宣講活動,推動學習“七一”重要講話精神深入基層、深入群眾。

貫徹落實“七一”重要講話精神,關鍵要落實在行動上、貫穿在工作中、體現在實效上。目前,湛江全市上下正按照相關部署要求,聯繫工作實際,持續用好“大學習、深調研、真落實”工作方法,制定落實舉措,更好地把握當前湛江面臨的大好機遇和大好形勢,咬定奮鬥目標,增強信心決心,全力推動湛江走上發展快車道,朝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堅定前行。

錨定四大戰略定位▶▷

提升城市發展能級

南方日報:上半年,廣東省出臺了支援湛江發展的系列扶持政策。湛江如何結合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履職擔當攻堅克難的實際行動,將政策利好轉化為發展紅利,為廣東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作出湛江貢獻?

劉紅兵:近幾年,湛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戰略機遇期和發展窗口期。特別是今年3月29日,廣東省委、廣東省政府出臺了《關於支援湛江加快建設廣東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賦予湛江四大戰略定位,明確了湛江現代化建設的目標路徑。

第一是服務重大戰略高品質發展區。湛江位於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範區、海南自貿港、北部灣城市群等幾大國家戰略交匯處,區位優勢明顯。湛江將主動承接“雙區”産業轉移,融入整體産業鏈,更好地提供産業配套和規模支撐。“與海南相向而行”是總書記賦予湛江的使命和任務,湛江將推動與海南自貿港聯動融合發展,重點加強交通對接、産業對接,提升開放合作水準,推動廣東海南(徐聞)特別合作區建設,合力打造瓊州海峽兩岸優質生活圈。

第二是陸海聯動發展重要節點城市。以參與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為牽引,加快建設高水準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暢通湛江與西部省(區、市)的內迴圈,並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更好聯通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利用兩種資源。

第三是現代化區域性海洋城市。湛江已初步形成了以海洋經濟為引領,以鋼鐵和石化等臨港大工業為主導的特色産業體系,正按照李希書記調研時提出的要求,全力做好臨港産業、濱海旅遊、特色優勢農業、融合發展“四篇文章”。

第四是廣東全省區域協調發展重要引擎。作為粵西地區的中心城市,湛江在廣東全省“一核一帶一區”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中地位重要、責任重大,將主動扛起區域中心城市的責任擔當,提升發展能級,打造廣東經濟新的增長極。

目前,我們結合湛江工作實際,梳理出貫徹落實廣東省委、廣東省政府《意見》的102項具體任務,按照工作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責任化,制定了實施方案,明確了路線圖、任務書、時間表、責任人。本月底,我們將召開湛江市委十一屆十三次全會,系統謀劃、深入推進下一階段湛江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

抓好三大重點工作▶▷

實現高品質跨越式發展

南方日報: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大會重要講話中指出,新的征程上要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品質發展。未來,湛江將採取哪些措施,推動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

劉紅兵:當前,湛江與全國全省一道,踏上了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新的趕考路。我們將切實抓好加快大園區建設、推動大文旅開發、深化大數據應用等重點工作,在工業化、生態化、數字化融合發展上謀求新突破,全力推動高品質發展、跨越式發展,努力走出一條體現中央精神、順應時代趨勢、切合湛江實際的現代化建設之路。

湛江大園區建設正如火如荼地進行。大園區包括兩個範疇,一是落實建設“廣東全省最大工業園區”的要求,加快建設620平方公里的廣東湛江臨港大型工業園;二是各縣(市、區)都要以園區為抓手和平臺,加快工業化建設步伐。對湛江而言,工業化發展乃是當務之急,必須通過大園區建設,加速實現湛江高品質、高水準、高層次發展。

同時,湛江地處南海之濱,三面環海,是全國海岸線最長的地市,自然稟賦得天獨厚,文化資源豐富多彩。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發揮獨特的歷史、文化、自然生態優勢,大力發展全域旅遊,建設世界級濱海休閒旅遊目的地。不久的將來,湛江將融入大灣區1.5小時交通圈。屆時,湛江的文旅資源優勢將得到充分體現,越來越多的人會體驗“在大灣區加班,到湛江來度假”。

數字時代的到來,給湛江實現高品質發展、跨越式發展提供了歷史性機遇。深化大數據應用,一方面要推進網際網路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數字産業化、産業數字化,實現整個工業、農業、服務業數字化賦能和數字化轉型,推進智慧製造、智慧産業的發展;另一方面,要借助大數據、人工智慧,加快數字社會、數字政府、智慧城市建設,提升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準。

提升群眾幸福感▶▷

跑好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接力賽

南方日報:湛江是農業大市,曾經也是廣東全省貧困人口最多的地市。在脫貧攻堅戰中湛江交出了圓滿答卷,接下來將如何跑好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的接力賽,讓發展紅利惠及人民,提升人民幸福感,讓百姓獲得感與廣東省域副中心城市共成長?

劉紅兵:湛江是農業大市,農村戶籍人口占全市戶籍人口的62%,農用地面積佔湛江全市土地總面積的77%。脫貧攻堅戰之前,湛江有23萬多貧困人口,高居廣東全省第一。在各方的大力支援和湛江全市的共同努力下,湛江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在這個基礎上,怎樣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按照廣東省委、廣東省政府統一部署,我們已經成立了鄉村振興局,制定了關於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施意見,進行新一輪謀劃部署。下一步,將全力用好5年過渡期,推進強鎮興村,推動工作著力點從過去主要在村一級轉向統籌鎮、村兩級發展,做好駐鎮幫鎮扶村工作,實現鎮村同建、同治、同美。

鄉村振興不僅僅關乎農業、農村、農民,實際上和整個高品質發展緊密相關。廣東省委、廣東省政府為湛江量身定做的“四篇文章”中的特色優勢農業,為湛江下一步推進鄉村振興明確了方向。我們正謀劃如何以大園區為抓手,把工業和農業結合起來,依託工業力量來做強做大優質農副産品深加工,拉長産業鏈,提升附加值,形成更多優質特色農産品品牌,打造成為湛江發展新亮點。

■數讀

●今年前5月,湛江全市固定資産投資完成430.69億元,同比增長43.1%,居廣東全省各市第1位,投資總量及增速均為近6年來同期最高水準。5月份當月,湛江全市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52.6%,居廣東全省各市第1位。

●湛江市第二季度新開工重大項目43個,總投資614.27億元,其中包括5個廣東省重點項目。第二季度竣工16個項目,總投資127.81億元。

●2018—2020年,湛江環境空氣品質綜合指數保持廣東全省前3名。2020年,AQI達標率為96.7%,六項主要污染物濃度保持全面達標。

●湛江現有廣東海洋大學等4所本科高校,是珠三角以外廣東本科高校數量最多的城市,全日制在校生共計10.81萬人。

湛江全市“一縣一園、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現代特色農業發展格局基本形成,共建成國家級現代農業産業園4個,廣東省級現代農業産業園14個。(記者/顧大煒、林露、劉穩 通訊員/黃少娥)

■工作清單

1著力打造以大港口、大交通、大航空為主骨架的全國性高水準綜合交通樞紐。

2加快構建現代産業體系,全力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

3全力推進寶鋼湛江鋼鐵、中科煉化、巴斯夫(廣東)一體化基地、廉江清潔能源等重大産業項目建設。

4規劃建設“粵西數谷”大數據産業園,推動5G、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等産業發展。

5全産業鏈佈局發展熱帶農業,大力發展海洋漁業特色産業。

6聚力建設區域創新中心、文化教育中心、醫療中心、商貿服務中心、金融服務中心。

7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不斷增強暢通國內大迴圈和聯通國內國際雙迴圈功能。

8深化廣州、湛江“核+副中心”動力機制,加快融入“雙區”建設。

9加快中國(湛江)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和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建設,建好用好湛江綜合保稅區。

10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努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