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 > 要聞

廣東前5月工業投資增長近三成

發佈時間:2021-07-15 14:17:51  |  來源:南方日報  |  作者:王彪、昌道勵  |  責任編輯:

原標題:廣東前5月工業投資增長近三成瞄準科創前沿,高品質投資提升産業競爭力

■大項目大未來

“發展新一代資訊通信電子産業,MLCC是構建終端産品的基礎材料。”近日,雲浮廣東微容公司高端MLCC科技大廈項目開工。微容電子科技公司有關負責人説,項目規劃MLCC(片式多層陶瓷電容器)總産能達到每年5000億片,將一舉改善行業國內供應格局。

當天,廣州灣區半導體産業園、海天華南工業區暨華南總部項目一期、江門巴德富環保新材料、清遠奕盛産業園等一大批戰略性、全局性項目同時集中開工,助力廣東打造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

2021年1月—5月,廣東全省産業工程完成投資1201億元,完成進度為53.3%,佔全部重點項目完成投資的31%。新一代資訊技術、鋼鐵石化、高端裝備製造、現代服務業重點項目共完成投資980億元。其中,1—5月單個項目完成投資超10億元的重大産業項目20個,有力拉動廣東全省工業投資增長。

“瞄準第二個百年目標,廣東要更加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特別不斷增強創新動力,讓新興産業做強做大,傳統産業持續升級,讓經濟更有活力和競爭力。”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表示,對廣東産業集群的發展很有信心。

重大項目發力

經濟品質與效率雙提升

在家電之都佛山順德,飛利浦水健康智慧家電智造基地項目已開工建設。這個總投資10.2億元的項目,將建設飛利浦水健康全球研發中心、資訊化平臺及智慧生産製造基地,建成後預計年産值18億元。

在製造業重鎮東莞,松山湖華為終端總部項目、OPPO智慧製造中心、東勤通訊高端移動終端智慧製造總部項目在內的新一代資訊技術工程和傳統産業升級工程快速推進,已分別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44.3%和43.1%。

日前啟動的廣東省第二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上,新一批戰略性支柱型産業集群的重大項目動工建設,廣東支柱産業的實力不斷發展壯大,底氣更足。

産業項目穩,代表著未來産出規模和水準的工業投資也令人欣喜。2021年前5月,廣東工業投資加快恢復,同比增長29.2%,兩年平均增長8.0%,其中先進製造業、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同比分別增長31.3%、24.2%;傳統製造業中的家居製造業、家用電力器具製造業投資同比分別增長86.4%、60.0%……

産業投資背後是有為政府的引導和支援,更是有效市場發揮作用。在全球疫情和貿易面臨很大不確定性的背景下,廣東工業投資不減反增,體現了市場對廣東發展的信心。

産業投資背後是有為政府的引導和支援,更是有效市場發揮作用。在全球疫情和貿易面臨很大不確定性的背景下,廣東工業投資不減反增,體現了市場對廣東發展的信心。

“這説明廣東在傢具製造、家用電力器具製造業依然有龐大的市場需求和産業優勢,吸引了市場投資者進入。”

産業投資背後是有為政府的引導和支援,更是有效市場發揮作用。在全球疫情和貿易面臨很大不確定性的背景下,廣東工業投資不減反增,體現了市場對廣東發展的信心。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教授林江分析道,與此同時,各方看好廣東先進製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的投資前景,相信在大灣區建設的背景下,先進製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代表了未來灣區的發展方向。

在深圳,美國開市客華南總部建設項目正在緊鑼密鼓施工中。不久後,開市客位於華南的首家旗艦賣場,將為廣東零售市場注入新鮮血液。

在湛江,巴斯夫湛江一體化基地建設穩步推進,世界500強企業法液空、陶氏化學等投資的工業項目今年相繼落戶,為廣東打造世界級石化産業帶注入新動能。

外資企業項目的順利推進,體現了複雜國際形勢下的廣東“引力”。廣東正廣納全球優質要素資源,夯實産業基礎。

高品質産業投資

讓區域發展各擅所長

高端陶瓷電容器、環保新材料、高端裝備……近年來,這些“高大上”的領域不再是珠三角的專屬,而是成為更多粵東粵西粵北地區産業投資的熱詞。

不久前,海天華南工業區暨華南總部項目一期、江門巴德富環保新材料、清遠奕盛産業園等一大批戰略性、全局性項目集中開工,讓産業佈局更均衡。

近年來,廣東積極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制定實施差別化的精準政策,更多依靠生態優勢、技術優勢、産業鏈優勢的高水準産業項目如雨後春筍、廣東全省開花。

海風吹動廣東藍色經濟的發展浪潮。近日,陽江沙扒海域,國內首個近海深水區海上風電項目——華電陽江青洲三5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進行風機吊裝,成為國內首個在水深35—50米深水區建設的海上風電場。

現代産業鏈不同環節對資源、成本、市場的不同偏好,給不同區域帶來差別化發展的更多機遇。

陽江高新區,廣青金屬科技公司車間,生産原料紅土鎳礦經過深加工成為高品質不銹鋼卷板,成為珠三角家電、汽車製造企業的重要生産材料。

在肇慶,寧德時代全資持股企業——廣東瑞慶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上半年落戶肇慶高新區,預計2021年底封頂,2022年4月試投産。加上已經實現量産的小鵬汽車,以及建設中的總投資120億元的風華高科高端電容和電阻項目,“廣佛肇整車+肇慶汽配”産業合作格局正在不斷深化。

依託更加便利的基礎設施建設,越來越多的中高端製造工廠匯聚粵東粵西粵北,與珠三角的設計研發、産品組裝和品牌協同發力,形成跨市乃至跨省的産業鏈、産業集群協同。

數字化投資促轉型

開拓未來産業藍海

在新技術、新業態涌現的全球競爭中,讓電子資訊等重點産業領域的“長板”更長,是廣東工業投資的重要方向。

向數字化産業的中高端邁進,不僅要補足晶片短板,更需要數字化平臺的建設。

2021年3月,工信部發佈了15家國家級跨行業、跨領域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下稱“雙跨平臺”)。廣東共有四家平臺企業入選,數量保持全國第一。

在廣東,平臺與製造産業的融合正在不斷走向深入。

5月27日,中山火炬區管委會與國家工業資訊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建設粵港澳大灣區AIoT(人工智慧物聯網)智慧産業創新中心。

以晶片為代表的關鍵元器件與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軟硬結合,讓廣東製造産業的數字化面貌煥然一新。

2021年以來,廣東印發多份文件,規劃到2025年,推動超過5萬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施數字化轉型,帶動100萬家企業上雲用雲降本提質增效。

數字化投資讓戰略性産業集群“如虎添翼”,一大批著眼科技前端的項目簽約、建設則讓未來産業在廣東初露崢嶸。

在廣州南沙,南沙科學城明珠科學園首批入駐項目關聯的中科空天飛行科技産業化基地項目已動工建設,預計年産30發火箭;在深圳,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寬頻通信與新型網路應用示範”項目已經啟動,將在粵港澳大灣區打造世界距離最長、容量最大的空分復用光通信“超級高速公路”。

作為中國第一經濟大省,廣東持續推進高水準、大規模、面向未來的工業投資,正為增強中高端産業的國際競爭力奠定基礎。(記者/王彪、昌道勵 實習生/吳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