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 > 要聞

羅紹基:堅持改革創新 情係水電人生

發佈時間:2021-07-06 13:32:16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盧鑒、​陳婧  |  責任編輯: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在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電力系統要如何適應新形勢新要求,持續保障安全可靠供電?如何通過改革創新推動南方電網調峰調頻事業高品質發展?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黨齡62年的老黨員羅紹基接受了採訪,回顧了他在電力行業66年的奮鬥歷程。

羅紹基院士接受採訪。林曉蕾 攝

羅紹基是發電工程專家,是南方電網調峰調頻公司廣蓄公司顧問,出生於廣州,畢業于清華大學,他從事水電站設計和建設管理66年,今年88歲的他精神矍鑠,談起自己熱心水電事業和首倡的廣東抽水蓄能領域,一口氣談了一個多小時。

抽水蓄能的工作原理是什麼呢?羅紹基説,它是利用電力負荷低谷時的電把下水庫的水抽到上水庫內,以水的勢能的形式蓄能;在系統負荷高峰時段,再從上水庫放水至下水庫進行發電,將水的勢能轉換為電能,為電網提供電力。

他説,大學時他所學的就是水電專業,畢業後,他曾長期在水電勘測設計單位工作,參與了湖南鳳灘水電站、貴州天生橋水電站等工程建設工作。

20世紀80年代,他回到故鄉廣東廣州,改革開放後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對電力的需求也不斷提升,大規模西電東送開始實施,深圳大亞灣核電站也在籌建中,他認為抽水蓄電站前景廣闊。

他説:“我到了廣東以後,就感覺到電力供給有問題。廣東的火電多,水電少,用電負荷的峰谷差很大,調節非常困難,電能品質很不穩定。蓄能電站能快速響應,而且容量大,可以發揮很好的調節作用,我就萌生了建設抽水蓄能的想法。”

1988年,為保障深圳大亞灣核電站平穩安全運作,羅紹基開始負責組織建設當時世界上裝機規模最大的抽水蓄能電站——廣州抽水蓄能電站的建設工作。該電站位於廣州從化區,總裝機容量240萬千瓦,分兩期建設,水頭(上、下水庫的高度差)超過500米。這樣高水頭、大容量的抽水蓄能電站,當時在我國還是第一個,設計和建設都沒有經驗。

羅紹基回憶説:“一開始是很困難的,沒有準備工程。那麼大一個工程要放在現在的話,一般都要平好地、蓋好房、工人才進駐。當時我們施工隊伍什麼都沒有就開工了,工人住在山下水庫的庫盆裏邊,我也住在裏面。”

在電站設計和建設過程中,羅紹基和同事遇到不少技術難題,比如高壓岔管的設計,按照當時的規範,需鋼板襯砌,而鋼板運輸、成型、焊接都要在地下隧道進行,施工難度很大。改革開放讓他能對標國際進行建設,他創新地引入了鋼筋混凝土岔管、斜井混凝土襯砌的施工和電廠自動化控制等先進技術,提前了工期,節約了成本,並提升了國內施工人員在實際水電站建設中的技術和管理水準。1997年,“廣州抽水蓄能電站建設關鍵技術的研究與實踐”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廣州抽水蓄能電站建設過程中,羅紹基還大膽地進行了三方面改革:一是對建設管理體制進行了改革,打破了過去建管分離的模式,實行項目法人責任制;二是對運作體制進行了改革,引進了外國電力公司運作管理經驗,實踐出一套無人值班、少人值守的管理模式;三是對經營管理進行了改革,廣蓄電站建立了容量租賃和容量使用權出售的經營模式,改變了以電量計價為經營指標的模式。

“改革和創新是永恒的話題”。“十四五”是“碳達峰”的關鍵期、窗口期,南方電網區域正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著力提高利用效能。羅紹基認為,新時期電力行業充滿機遇與挑戰下,唯有迎難而上、保持改革創新才能實現我國水電事業高品質發展。

退休後,他依然持續關注電力行業的改革和創新,關心著南方電網調峰調頻領域的建設和發展,他受聘為三峽工程品質檢查專家組成員、副組長,南方電網專家委員會委員和南方電網調峰調頻發電公司廣蓄公司顧問。因電力體制改革而成立的專業化公司——南方電網調峰調頻發電有限公司于2006年7月成立,目前總裝機容量1073萬千瓦,羅紹基院士始終關心著該公司的發展。2021年底,該公司建設的規劃裝機240萬千瓦的廣東梅州抽水蓄能電站將投産發電,相同容量的陽江抽水蓄能電站將於2022年投産。他期盼著新電廠的建成。

回憶起70年前自己的清華大學時的歲月,他説,自己年輕的時候的偶像是自己的同鄉、愛國工程師詹天佑。他希望年輕人都要保持愛國理想和艱苦奮鬥的精神,堅持改革創新,推動水電事業高品質發展。(記者/盧鑒、陳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