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 > 要聞

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全自動化碼頭實船聯合調試

發佈時間:2021-06-04 10:10:59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田建川  |  責任編輯:

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全自動化碼頭廣州港南沙四期工程6月2日成功進行實船聯合調試。這套自動化作業系統融合了北斗導航、5G通信、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分析等先進技術,我國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産權。

在調試現場,岸橋按照資訊系統自動發佈的指令精準地抓取船上的集裝箱,自動放置在無人駕駛智慧導引車上。導引車通過智慧演算法自動規劃路徑,將集裝箱運往堆場。軌道吊自動對位,抓取集裝箱後放到指定位置。

此次聯合調試涉及碼頭管理、智慧調度、設備管理三大系統。這套自動化系統由廣州港集團有限公司、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煙臺華東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等聯合研發。

廣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宏偉説,此次聯調是廣州港南沙港區實現全自動化操作的關鍵節點,意味著國産的自動化碼頭管理系統具備了實際工況運作能力。

以往的自動化碼頭多采用磁釘導航,該方式建設成本和維護成本高,不適應老舊碼頭的重新改造和新建碼頭自動化的發展需求。

廣州港南沙四期工程使用的是北斗導航無人駕駛智慧導引車,該車利用北斗、鐳射和視覺導航定位技術,不需要借助磁釘就可以行駛,路徑靈活多變。

廣州港集團有限公司通報,南沙四期工程使用的“北斗導航無人駕駛智慧導引車+堆場水準佈置側面裝卸+單小車自動化岸橋+低速自動化軌道吊+港區全自動化”自動化方案,為全球首創,我國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産權。這讓傳統碼頭的低成本智慧化改造成為可能,改造後可節省約7成人力。

廣州港南沙四期工程是廣東省重點建設項目,擬建設2個10萬噸級和2個5萬噸級集裝箱泊位,配套12個集裝箱駁船泊位。該工程于2018年底動工,預計今年底可投入使用。

2020年,廣州港貨物吞吐量6.36億噸,規模位居全球第四。廣州港南沙四期工程建成後,南沙港區每年集裝箱吞吐量預計可超過2400萬標準箱。(記者/田建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