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 > 要聞

深圳高標準建設樞紐城市,建半小時交通圈

發佈時間:2021-05-19 13:53:35  |  來源:深圳商報  |  作者:肖晗  |  責任編輯:

原標題:三個1000公里 建半小時交通圈 深圳高標準建設樞紐城市,地鐵、城際鐵路、高快速路齊頭並進織密骨幹交通網,推動城市群一體化發展

今年市政府工作報告透露,“十四五”深圳將高標準建設樞紐城市,打造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加快“三個1000公里”骨幹交通網和“四主四輔”鐵路樞紐建設,推進機場、港口、軌道交通等重大工程,到2025年機場旅客吞吐量超過7000萬人次。港口集裝箱吞吐量達3300萬標箱,地鐵運營總里程超過600公里,綠色交通出行分擔率達81%。

記者了解到,上述“三個1000公里”骨幹交通網具體是指,深圳計劃規劃1000公里地鐵、1000公里輕軌和城際鐵路、1000公里高快速路,促進國家鐵路、城際鐵路和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對接融合,與周邊城市構建半小時交通圈。

深圳市政協常委吳定海認為,從紐約、東京等世界著名都市圈的經驗看,産業和人口在都市圈內自由流動是一個普遍規律,也是都市圈形成的前提。而公共服務合作是大灣區都市圈發展的前提。正是由於交通和公共服務壁壘的消除,才使得紐約、東京等國際大都市圈産業和人口在城市群內部自由流動,推動了城市群的一體化發展和大都市圈的形成。

在加快都市圈建設,完善軌道交通方面,深圳具體如何做?記者了解到,“十四五”期間,深圳將完成地鐵四期工程,高品質推進五期工程建設。預計到2025年,深圳將形成16條線路、總長約647公里的軌道交通網路。與此同時,深圳將加強與東莞、惠州的溝通,規劃深圳地鐵10號線東延至東莞鳳崗、深圳地鐵14號線東延至惠州惠陽、深圳地鐵11號線延伸至東莞長安、深圳地鐵22號線延伸至東莞塘廈,爭取這些跨市地鐵納入深圳地鐵五期規劃建設。

而在城際軌道方面,今年披露的《深圳市綜合交通“十四五”規劃》(公眾諮詢稿)已明確,將加快推動深圳市域範圍內的城際鐵路建設,與周邊城市共同深化區域城際鐵路網路規劃研究,促進區域發展要素向城際鐵路網路集聚。

今年4月召開的深圳都市圈城際鐵路建設指揮部第一次會議則明確深圳都市圈2022年前有10個城際鐵路項目擬開工建設,總建設里程約351公里,總投資約1872億元。其中,深惠城際前海保稅區至坪地段、深大城際深圳機場至坪山段、深惠城際大鵬支線、穗莞深城際前海至皇崗口岸段、莞惠城際小金口至惠州北段等項目計劃今年開工。此外,深惠城際坪地至瀝林北段在做好前期工作的基礎上,也有望在年內開工建設。

深圳市交通運輸局早前透露,“十四五”期間,深圳將著力打造京廣深港、贛深、貴廣-南廣、沿海(廈深)、珠江-西江五大鐵路走廊,完善“南北終到、東西貫通、互聯互通”高鐵通道佈局。其中,贛深高鐵預計在今年開通運營。為進一步完善深圳鐵路多樞紐體系,在“十四五”期間,全市還將加快推進西麗樞紐、機場東樞紐、光明城樞紐等站城一體化開發,推動坪山綜合交通樞紐建設。

根據最新披露的資訊,機場東交通樞紐將是大型“空鐵聯運”的綜合交通樞紐,按6台14線規模在地下設站,集航空、高鐵、城際、城市軌道、公交等多種交通方式于一體。未來將與地鐵1號線、12號線、20號線、26號線(規劃)無縫換乘,還將引入深大城際、深茂鐵路等。

公路方面,深圳將優化升級全市幹線道路網和地下快速路佈局,全力推進1000公里高快速路網體系建設,打造人員、物資、技術等創新要素流動的“高速公路”。記者從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獲悉,2021年,全市將積極推進深中通道、春風隧道、媽灣跨海通道、濱海大道(總部基地段)交通綜合改造、沿江高速前海段與南坪快速銜接工程、外環高速二期、沿江高速二期等在建道路項目建設。加快龍大高速市政化改造、望海路快速化改造、五和大道南坪快速連接線、彩梅立交改造、機荷-惠鹽高速改擴建等項目前期,力爭全面開工建設。推進深汕第二高速、外環高速三期等項目前期,確定投資模式。(記者/肖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