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 > 新經濟

《廣東經濟社會發展形勢與分析(2021)》成果發佈會舉行

發佈時間:2021-05-18 09:33:31  |  來源:南方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2021年5月17日,廣東省社會科學院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廣東省社會科學中心聯合發佈了《廣東經濟社會發展形勢與分析(2021)》。廣東省社會科學院黨組書記郭躍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人文分社社長宋月華出席發佈會並致辭,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向曉梅發佈新書研究成果。

《廣東經濟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2021)》一書包括總報告、經濟篇、社會篇和專題篇四個篇章,由總報告和十二個分報告組成,分別從經濟學、社會學、政治學、管理學、法學等多個學科視角,以宏觀經濟、創新驅動、現代産業體系、脫貧攻堅、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社會治理、生態環境建設、法治發展、文化強省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區域發展、家庭調查等問題為切入點,深入研究、分析和總結了2020年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成績、面臨的主要問題和挑戰、2021年乃至“十四五”期間廣東經濟社會發展主要趨勢,並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政策建議。

《廣東經濟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2021)》指出,2020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對廣東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巨大衝擊,廣東持續推動“1+1+9”工作部署落地落實,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過上更高水準小康生活這一中國人千百年的夢想,正在南粵大地成為美好現實:

一是有效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努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地區生産總值110760.94億元,連續32年位居全國第一;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是全國唯一突破萬億元的省;新增市場主體238.87萬戶,同比增長8.01%,實有各類市場主體1385.85萬戶,同比增長10.5%,市場主體總量、企業以及私營企業、外商投資企業戶數等指標持續穩居全國第一,在巨大困難挑戰中展現出強大韌性。

二是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深入推進改革開放,加快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加快構建高標準市場體系,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以廣東自貿試驗區為龍頭全面提升對外開放合作水準,努力構建全面擴大開放新格局。

三是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紮實推進,“雙區驅動效應”充分釋放,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達到世界先進水準,軌道網建設正加速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正成為新的發展引擎。粵港澳大灣區內地9市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4500公里,核心區密度約8.2公里/百平方公里,超過紐約、東京等世界級城市群。深圳和廣州新基建項目共168個,總投資規模接近6000億元。大灣區世界級城市群全球資源配置能力進一步提升。

四是加快建設科技創新強省,區域創新綜合能力連續四年居全國首位,已經邁入全球創新型地區行列,2020年研發投入達到3200億元,研發投入強度為2.9%,達到發達國家和地區平均水準。

五是積極研究落實“1+20”戰略性産業集群政策,現代産業體系建設水準居全國前列,新産業新業態加速發展,規模以上工業中先進製造業、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佔比分別達56.1%和31.1%。産業內涵式發展成效明顯,産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持續增強。産業經濟效益穩步增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達9286.90億元。産業綠色發展動能增強,單位GDP能耗穩步下降。企業創新效益持續提升,高新技術産品産值達7.8萬億元。

六是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三年取得重大進展”目標如期完成,廣東農村落後面貌加快改變。廣東始終堅持把開髮式扶貧作為解決貧困的根本方針,産業扶貧、電商扶貧、消費扶貧、易地搬遷扶貧、教育扶貧等全面開花,脫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形成了脫貧攻堅“廣東經驗”,為全國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作出了廣東貢獻、提供了廣東智慧。截至2020年底,廣東如期高品質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現行標準下161.5萬相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2277個相對貧困村全部出列,貧困群眾“兩不愁三保障”全部實現。

七是珠三角核心區、沿海經濟帶、粵北生態發展區等不同區域在不同賽道上賽龍奪錦,所有地市GDP均突破千億元,擁有3個GDP過萬億元城市,“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逐步成型。

八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高品質完成十件民生實事,民生類財政支出1.21萬億元,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69.4%,基本公共服務多項指標處於全國領先水準,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九是廣東生態環境建設取得良好成效,生態環境品質持續改善,空氣和水環境品質水準再創歷史最優,PM2.5濃度降至20微克/立方米,達到世衛組織第二階段標準;全省71個地表水國考斷面總體水質狀況良好,劣Ⅴ類水體階段性“清零”;廣東以佔全國7%左右的資源能源消耗量貢獻佔全國10%左右的GDP總量,綠色低碳迴圈生産生活方式逐漸深化;廣東碳市場交易量繼續居全國首位;廣東網民對生態環境領域關鍵詞搜索排名位居全國首位,顯示廣東公眾環境意識位居全國前列。

十是紮實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營造風清氣正、幹事創業的良好政治生態,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廣東經濟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2021)》認為,2021年是中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礎上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邁進的開局之年,儘管面臨複雜變化的發展環境,但仍處於重要的戰略機遇期。廣東物質基礎雄厚,産業體系完備,市場空間廣闊,社會大局穩定,具有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諸多優勢和條件。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廣東一定能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2021年預計廣東經濟將有所反彈,GDP將增長7%左右,産業恢復穩定發展狀態,改革開放更加全面深入,發展平衡性協調性穩步提高,共同富裕取得積極進展,治理現代化水準穩步提升。為此,廣東需要繼續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強動力,加快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穩鏈紓困壯實體,加快發展現代産業體系;提質增效雙迴圈,打造成為全國雙向開放戰略支點;優勢互補促均衡,提升提高城鄉區域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攻堅克難深改革,率先構建高標準市場經濟;發展共用促和諧,建設更高水準平安廣東。